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空气质量
  • 2篇APEC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功能区
  • 1篇蛋黄
  • 1篇蛋黄卵磷脂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行为
  • 1篇畜禽
  • 1篇畜禽粪
  • 1篇畜禽粪污
  • 1篇乙醛
  • 1篇乙醛酸
  • 1篇应急
  • 1篇应急保障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磷
  • 1篇中苯
  • 1篇砂芯

机构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天津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9篇王浩
  • 3篇柴发合
  • 3篇王月
  • 3篇高健
  • 3篇李轶
  • 3篇王淑兰
  • 2篇王颖
  • 1篇吴昌永
  • 1篇柴路
  • 1篇郭飞
  • 1篇孙福红
  • 1篇展思辉
  • 1篇白顺果
  • 1篇魏源
  • 1篇冯伟莹
  • 1篇朱元荣
  • 1篇朱建超
  • 1篇王浩
  • 1篇吴丰昌
  • 1篇李会仙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非线性动力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污染方式对典型成层土中苯胺迁移转化的影响
2024年
苯胺污染场地的治理因其特有的相间转换性质而具有挑战,污染方式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起到关键作用,掌握苯胺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预测不同污染方式对苯胺在上部低渗透、下部高渗透(low permeability zone-high permeability zone,LPZ-HPZ)的典型成层土中迁移转化的风险,对污染场地苯胺的修复方案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以贺兰山冲积扇的典型成层土为研究对象,在场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吸附/解吸实验和土柱淋滤实验,并根据污染场地条件建立苯胺迁移转化模型,研究土壤类型和污染方式(短期高剂量,1个月泄漏100 kg;长期低剂量,1年泄漏100 kg)对苯胺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砂土和粉土介质对苯胺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满足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②TMVO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污染方式下典型成层土中苯胺的迁移转化过程。③相同泄漏量情况下,苯胺在长期低剂量污染方式下迁移更深,证明污染源浓度与迁移深度关系密切。④污染事件发生前期,在短期高剂量的污染方式下97.21%的苯胺以非水相液体(nonaqueous phase liquid,NAPL)相存在,长期低剂量污染方式下NAPL相的占比略低,为93.76%;泄漏后期,两种污染方式下均有99.8%以上的苯胺溶解为液相,并达到相间的动态稳定。⑤苯胺进入地下环境3年后,在长期低剂量的污染方式下率先在LPZHPZ界面发生突破行为,进入高渗透层后苯胺纵向迁移速度增加,对地层更深处造成污染,并且此时相间重分配现象最明显。因此在泄漏发生后应在苯胺进入高渗透介质前及时补救,最晚不应超过泄漏事件发生后3年,且前期修复方案选择着重苯胺的NAPL相修复,后期选择利于液相苯胺修复的方案。
高芮王月白顺果朱建超王颖王浩
关键词:污染方式苯胺
一种分析沉积物悬浊液溶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沉积物的实验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分析沉积物悬浊液溶解性有机磷酶可降解程度的实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装置主体包括外套件和内套件,所述外套件包括腔体装置,其中部设有内玻璃磨口;所述内套件为砂芯装置,其下部...
朱元荣吴丰昌冯伟莹李会仙魏源孙福红陈海燕王浩郭飞
文献传递
圆Couette流中吸引子的动力学行为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通过激光散射的功率谱密度、相图、Poincare截面和关联维数,对圆Couette流吸引子进行了刻划,揭示了这种吸引子随雷诺数Ri变化的动力学行为。首次报导了在对应混沌态的功率谱中观测到了高频成分,并结合维数随Ri的变化图象,证实了圆Couette流汲引子低维特性。
柴路王浩
关键词:吸引子关联维数动力学
土壤中苯系物挥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结合石油类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和精准管控的需要,针对甘肃某地区污染场地,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挥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场地特征污染物苯系物(BTEXs)进行挥发模拟实验,得到不同温度、降雨量、光照及风速下苯、乙苯和间,对二甲苯挥发趋势以及挥发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土壤中BTEX挥发通量大小依次为:苯>乙苯>间,对二甲苯;温度对BTEXs在土壤中的挥发速率影响显著,但对总挥发量无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初始时间内的挥发通量就越大,随着时间变化,通量逐渐变小;BTEX在土壤中的挥发与降雨量呈负相关,降雨量增加会使土壤中BTEXs的浓度及挥发通量减少,在测定的时间内,挥发通量趋势无明显变化;风速在1~3 m!3/h范围内,土壤中苯的挥发通量随着空气流速增大而增大;苯系物易在环境空气中发生光化学反应,光照作用下加速苯系物挥发。
王浩王浩
关键词:VOCS影响因素
蛋黄卵磷脂反相囊泡在乙醛酸修饰碳纤维上的构建
2016年
利用乙醛酸修饰碳纤维制备了蛋黄卵磷脂反相囊泡,并通过倒置生物光学显微镜实现反相囊泡的原位表征。乙醛酸和蛋黄卵磷脂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对双分子层磷脂膜的构建和反相囊泡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3 d的较长时间内,在乙醛酸修饰碳纤维上构建的反相囊泡结构能够较好地保持。
李轶谢宝荣王浩展思辉
关键词:蛋黄卵磷脂乙醛酸氢键
2007-2014年北京地区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38
2016年
为更好地解析北京地区ρ(PM_(2.5))的长期变化特征及气流轨迹聚类分析结果,对2007年8月—2014年7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实测的ρ(PM_(2.5))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其年际、季节和月际变化特征;通过计算PM_(2.5)的AQI分指数,分析了污染等级的时间变化特征;结合后向气流轨迹,对ρ(PM_(2.5))年际、季节变化与气团来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2008—2013年ρ(PM_(2.5))年均值分别为111.5、95.8、94.8、80.5、75.2、81.3μg/m^3,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污染水平依然较高;ρ(PM_(2.5))由高到低的季节次序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平均值分别为111.6、94.8、77.2、70.5μg/m3,PM_(2.5)重污染时段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并且冬季ρ(PM_(2.5))近年来逐渐呈上升趋势;ρ(PM_(2.5))月均值呈单峰型变化,11月最高(为125.3μg/m3),7月最低(为76.4μg/m^3);轨迹聚类分析发现,途经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的气流轨迹中ρ(PM_(2.5))较高,而来自北方及西北方向的气团相对较清洁,ρ(PM_(2.5))较低.北京地区近些年实施的大气污染减排措施对于控制PM_(2.5)污染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针对秋冬季节重污染过程的控制力度仍需要加强,同时也要注意区域污染传输对北京地区ρ(PM_(2.5))的影响.
王浩高健李慧王涵李轶王淑兰柴发合
关键词:PM2.5质量浓度
APEC会议期间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特征及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被引量:29
2016年
为研究2014年APEC会议期间(11月1—11日)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特征并评估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对处理不同功能区的封龙山站(背景站)、人民会堂站(市区站)、高新区站(开发区站)的ρ(SO_2)、ρ(NO_2)、ρ(CO)、ρ(O_3)、ρ(PM_(2.5))、ρ(PM_(10))进行分析,对比了各站点APEC会中与会后、APEC会议期间与2013年同期的空气质量等级状况及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2014年APEC会议期间石家庄市整体空气质量好于2013年同期,除O_3外,其余各大气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封龙山站的ρ(SO_2)、ρ(NO_2)、ρ(CO)、ρ(PM_(2.5))、ρ(PM_(10))较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5.1%、22.9%、16.7%、36.8%、31.0%,人民会堂站的降幅分别为35.5%、28.0%、32.6%、36.9%、56.2%,高新区站的降幅分别为49.4%、26.6%、16.5%、32.9%、53.5%.应急减排措施也使各站点的首要污染物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扬尘控制措施有效遏制了PM_(10)对于市区站和高新区站的影响,而对于高架源的控制也有效降低了背景站的SO_2污染水平.结合后向气流轨迹和气象图分析发现,尽管2014年APEC会议期间石家庄市的气象条件较2013年同期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气象指数等级高、气团滞留时间长),但通过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应急减排措施,其空气质量仍有明显改善.
王浩李轶高健王淑兰柴发合魏金来
关键词:城市功能区空气污染
西北生态脆弱区畜禽粪污处理技术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23年
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在不同地区适用性有较大差异。为全面、客观、科学地筛选出适宜西北地区的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将生命周期评价、费用效益评价与层次分析法耦合,从技术、经济、气候、直接环境影响与间接环境影响5个方面,建立了包含18项指标的西北生态脆弱区畜禽粪污处理技术评价体系;以兰州市畜禽粪污处理技术为例,分析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垫料利用3种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兰州市畜禽粪污处理技术适用性综合排序为垫料利用(72.21分)>好氧堆肥(71.55分)>厌氧发酵(68.79分),垫料利用技术更适宜在西北地区推广;垫料利用技术环境友好性明显优于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技术;使用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污可为养殖场增加额外收益。该研究可为西北地区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模式构建和优化提供指导。
王颖王月吴昌永范帅王浩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命周期评价费用效益分析
天津市不同功能区APEC会议期间大气污染物特征及污染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2014年APEC会议期间天津市采取大气污染应急防治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利用3个不同城市功能区站点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2013年和2014年及APEC会中和会后空气质量达标情况,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以及污染物特征浓度比值,结合后向气流轨迹模式对典型重污染过程污染物来源和传输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天津市区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较明显,NO_2、PM_(10)、PM_(2.5)、SO_2和CO平均浓度同比分别削减了20.3%、41.2%、23.6%、52.2%和6.9%,但因受区域传输的影响,背景站点空气质量却有所恶化。
魏金来王浩高健王淑兰柴发合
关键词:城市功能区空气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