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之
- 作品数:74 被引量:2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藻中5种砷形态被引量:14
- 2020年
-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海藻中5种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检测方法。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以25 m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对比2种提取方法对海藻中总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硝酸溶液浓度为0.3 mol/L,提取温度为100℃条件下,海藻的总砷提取率最高;5种砷形态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仪器精密度良好,加标回收率在79.50%~115.73%;将建立的方法对不同海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铜藻、羊栖菜中毒性大的无机砷为主要的砷化物,海带、裙带菜、鼠尾藻中主要以无毒性的AsB形式存在。该方法灵敏度高、简单、快速,适用于分析海藻中的5种砷形态,并为其食用安全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 陈露嵇晶金佳颖郑丽杰韩威王欣之王欣之吴皓
- 关键词:海藻砷形态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杂色蛤水提醇沉上清液中总核苷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杂色蛤水提醇沉上清液中核苷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方法以HPLC法测定核苷含量,比较了8种型号大孔树脂对醇沉上清液中核苷类成分的纯化性质,进一步考察总核苷类成分的纯化参数,并优化纯化工艺。结果确定以SP207大孔树脂用于纯化水提醇沉上清液中核苷类成分,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5.71mg/mL,上样流速1mL/min,上样液pH5.9,最大上样量1.6BV,径高比为1∶10,上样后用5倍柱体积(BV)的水洗脱,再用10BV的5%乙醇洗脱,收集5%醇洗液,最后以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醇洗液,纯化后HPLC法测定11种核苷含量达61%。结论该工艺可较好地富集核苷类成分,且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适合核苷类成分的纯化。
- 谢冬云刘睿程建明吴皓王欣之王令充李娜陈涛
- 关键词:杂色蛤纯化工艺
- 探索调节性T细胞在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损伤中作用
- 2015年
- 调节性T细胞(Treg)缺乏被认为参与了多种肝脏病理过程,如胆道闭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但Treg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少有研究.雷公藤甲素为传统中药雷公藤提取得到的有效活性成分,有研究报道雷公藤甲素能通过调节Treg对肾移植模型起到药效治疗作用.随着剂量升高,雷公藤甲素显现出明显肝毒性,而免疫因素在其肝毒性中作用并不明确.为了阐明雷公藤甲素是否通过干扰Treg影响肝脏免疫系统诱发肝毒性,探讨雷公藤甲素的肝毒性机理,采用了雷公藤甲素与Treg过继转输合用或者与抗CD25抗体合用,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发C57BL/6雌性小鼠肝脏毒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给以雷公藤甲素后,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细胞坏死,肝脏Treg比例降低,脾脏Treg比例变化不明显,Treg转录因子和IL-10的mRNA水平降低;Treg过继转输外源性补充Treg后,能降低雷公藤甲素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减轻肝脏病变程度;而给予抗CD25抗体清除Treg后,能进一步升高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脏病变程度加重.综上所述,Treg参与了雷公藤甲素干扰肝脏免疫介导的肝损伤,雷公藤甲素可削弱IL10的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作用,Treg可能成为潜在的保护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靶细胞.
- 王欣之江振洲孙丽新张陆勇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雷公藤甲素肝毒性过继转输IL-10
- 干燥温度对珍珠贝软体中核苷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对马氏珍珠贝软体中核苷类成分进行分析并且考察干燥温度对核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Q-TOF/MS鉴别珍珠贝中核苷类成分,通过鉴别共有13种核苷类成分;使用HPLC-UV对不同温度干燥的珍珠贝软体进行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60℃下干燥的马氏珍珠贝核苷含量最高,三角帆蚌在50℃含量最高。结论马氏珍珠贝软体中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多糖外,实验首次对小分子的核苷类成分进行了鉴定并建立了HPLC-UV含量测定方法。
- 杨书婷吴皓刘睿王欣之张焱张焱程建明
- 关键词:珍珠贝核苷
- 加纳籽中的一个新β-咔啉型生物碱(英文)
- 2013年
- 目的:研究加纳籽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LH-20以及制备薄层对加纳籽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以及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使用MTT比色法对相关化合物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从加纳籽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β-咔啉型生物碱griffonine(1),以及7个已知的生物碱hytioerectineB(2),3-carboxy-6-hydroxy-β-carboline(3),hyrtiosulawesine(4),5-hydroxyindole-3-carbaldehyde(5),5-hydroxy-3-(2-hydroxyethyl)indole(6),trigonelline(7),5-hydroxytryptamine(8)。化合物1,2和4的细胞毒活性实验显示它们抑制HepG2细胞的IC50分别为23.5,9.6和19.3μmolL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和4有潜在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王欣之吴斐华曲玮梁敬钰
- 关键词:生物碱细胞毒活性
- UPLC法分析藤黄炮制前后4种成分的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建立UPLC法分析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及其炮制品(高压制、豆腐制、清水制)中藤黄烯酸、表藤黄烯酸、藤黄酸、新藤黄酸含有量的变化。方法该植物乙腈提取液的分析采用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80∶20);体积流量0.3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 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100.9%~103.0%(RSD〈3.0%)。炮制后,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含有量均有所下降,分别在清水、豆腐制品中最低。同时,新生成了藤黄烯酸和表藤黄烯酸,两者含有量在清水制品中最高,高压制品中最低。结论清水制法有利于藤黄烯酸和表藤黄烯酸的生成。
- 董棒文红梅窦娟李伟王欣之吴皓单晨啸
- 关键词:藤黄酸新藤黄酸UPLC
- 贻贝活性肽类研究与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贻贝是我国重要经济贝类,也是一味海洋中药,具补肝益肾,滋阴息风,养血调经,益精填髓,软坚散结,止血止泻之功效。以贻贝富含的蛋白质、肽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效应机制、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研究为切入点,梳理了近年来发现的贻贝活性肽类成分,基于现代药理研究与传统功效关联来发现贻贝活性肽类物质。从贻贝资源调查与品质评价,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及资源循环利用理念开发贻贝资源、突破贻贝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产学研用合作促进贻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等方面对贻贝资源开发应用提出展望,为贻贝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提供思路与参考,促进贻贝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 蒋鑫怡杨大鹏韦源青王欣之林彬燕刘睿吴皓
- 关键词:海洋中药贻贝活性肽资源综合利用
- 人参炔醇抑制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考察人参炔醇(PAN)对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造成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考察PAN诱导相给药对耳廓肿胀的影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MTT法检测PAN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ConA刺激的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水平。结果:PAN10 mg.kg-1诱导相给药可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PAN可减轻模型小鼠局部水肿及血管扩张,减少淋巴细胞浸润;PAN对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静息状态的脾细胞未观察到显著影响;PAN10μmol.L-1起明显抑制体外ConA刺激脾细胞的IFN-γ分泌,且作用在早期(6 h)即已呈现。结论:PAN对实验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细胞增殖和IFN-γ的分泌有关。
- 洪敏郑劼王亮匡烨文红梅王欣之
- 关键词:人参炔醇迟发型超敏反应IFN-Γ
- 蒙药京大戟奶制前后肠道毒性变化及成分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蒙药京大戟奶制前后肠道毒性变化与成分组成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小鼠灌胃给予生品京大戟、牛奶浸泡京大戟(奶制)及水浸泡京大戟(水制)的95%乙醇提取物,以粪便含水量、小鼠各肠段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为指标,考察京大戟奶制前后的泻下作用及肠道致炎毒性变化;采用LC-MS/MS分析京大戟奶制前后95%醇提取物的成分组成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京大戟生品、水制品可导致小鼠粪便含水量及各肠段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生品组相比,奶制品组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水制品组则无显著差异,表明水制不能起到减毒作用,辅料牛奶是降低京大戟毒性的关键辅料。质谱分析结果显示,京大戟中共鉴定出50个成分,其中萜类成分38个,酚酸类成分6个,其它成分6个,奶制后各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生、制品京大戟质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发现,生、制品成分可明显聚为2类,通过t检验筛选出生、制品的13个差异性成分,其中11个是萜类成分,表明京大戟奶制后萜类成分组成发生显著变化。炮制后牛奶辅料残液中检测出来源于京大戟的17个成分,其中16个为萜类成分,表明京大戟萜类成分在炮制浸泡过程中转移至辅料牛奶中。结论京大戟奶制后毒性降低、泻下作用缓和,其减毒机制可能与牛奶浸泡炮制过程中,萜类成分转移至牛奶中,饮片中毒性成分含量降低有关。
- 刘璐郁红礼吴皓王欣之崔小兵曹玉林伟豪沈昌丽曹杰
- 关键词:京大戟萜类成分
- 通过调节NKT细胞及其分泌的Th1/Th2细胞因子保护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损伤
- 目的:免疫抑制药物的副作用严重阻碍了免疫性疾病的治愈进程。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NKT cell)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免疫性疾病的靶标。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肝脏NKT细胞在雷公藤甲...
- 王欣之张陆勇江振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