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树森

作品数:64 被引量:56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乳腺
  • 28篇乳腺癌
  • 28篇腺癌
  • 21篇预后
  • 15篇肿瘤
  • 13篇淋巴
  • 13篇淋巴瘤
  • 9篇鼻咽
  • 9篇鼻咽癌
  • 8篇细胞
  • 8篇金淋巴瘤
  • 8篇霍奇金
  • 8篇霍奇金淋巴瘤
  • 7篇受体
  • 7篇分子
  • 7篇靶向
  • 6篇药物
  • 6篇乳腺肿
  • 6篇乳腺肿瘤
  • 6篇晚期

机构

  • 63篇中山大学
  • 3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重庆大学附属...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3篇王树森
  • 21篇林桐榆
  • 20篇管忠震
  • 16篇徐菲
  • 15篇袁中玉
  • 13篇黄慧强
  • 10篇黄岩
  • 10篇姜文奇
  • 9篇张力
  • 9篇徐瑞华
  • 9篇覃涛
  • 8篇夏忠军
  • 8篇孙晓非
  • 8篇杨燕华
  • 8篇秦歌
  • 7篇夏雯
  • 6篇汪波
  • 5篇史艳侠
  • 5篇肖健
  • 5篇廖玉婷

传媒

  • 11篇癌症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抗癌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学杂...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第三届中国肿...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耐药后的治疗策略
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在全部乳腺癌中占25%~30%.HER2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的靶点,也是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HER2基因过表达通常提示更差的预后,曲妥珠单抗在...
陆倩仪王树森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靶向药物耐药机制
国际预后分数预测晚期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按标准方案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Nslymphoma,HL)治愈率可达60%。晚期HL国际预后因素课题组研究总结出晚期初治HL的7个不良预后因素:男性、年龄≥45岁、Ⅳ期、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并据此提出了国际预后分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score,IPS)的概念。本研究旨在探索应用IPS预测晚期HL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次治疗的141例晚期HL,按照确诊时患者不良预后因素的数目计算IPS。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部分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按IPS分组计算生存率并进行生存率比较。结果:141例晚期HL患者5年无失败生存率(failurefreesurvival,FFS)为57.6%,5年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为68.1%。IPS=0~1、2、3和IPS≥4组的5年FFS分别为67.7%、63.2%、61.8%、34.9%;5年OS分别为81.0%、75.5%、70.3%、42.3%。低危患者(IPS0~2)和高危患者(IPS≥3)5年FFS分别为65.4%和48.9%(P=0.012);5年OS分别为78.4%和57.1%(P=0.004)。接受ABVD方案[阿霉素(A)、博来霉素(B)、长春花碱(V)、氮烯咪胺(D)]或MOPP方案[氮芥(M)、长春新碱(O)、甲基苄肼(P)、强的松(P)]治疗的低危患者的5年OS均优于高危患者;接受ABVD治疗的高危晚期HL患者5年FFS和OS均显著优于接受MOPP方案治疗者。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结外病变、接受MOPP方案化疗为晚期HLFFS和OS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IPS对晚期HL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高危晚期HL患者接受MOPP方案化疗生存比接受ABVD方案差,推荐接受ABVD方案或更强的方案化疗。
付晓红王树森黄岩汪波黄慧强张力孙晓非徐瑞华林桐榆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分析
鼻咽癌组织中EGFR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GFR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分子EGFR、p—ERK的表达,并对它们与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鼻咽癌组织中EGFR、p—ERK的表达进行检测,用统计学软件SP...
王树森管忠震向燕群汪波林桐榆姜文奇张力张惠忠侯景辉
关键词:鼻咽癌信号传导EGFR
文献传递
CD20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R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背景与目的:B淋巴细胞标记CD20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HRS(Hodgkin and Reed-Sternberg)细胞的表达率为5%~58%,CD20表达对预测CHL预后的意义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了解CD20在中国CHLHRS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5年1月到2004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存档的70例初治CHL石蜡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行CD20、CD15和CD30染色。以高于10%的HRS细胞胞膜表达CD20作为阳性标准。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部分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1例(30.0%)CHLHRS细胞CD20阳性,年龄≥45岁的CHL患者CD20的阳性率(53.3%)显著高于年龄<45岁患者(23.6%)(P=0.026)。26例CHL(37.1%)患者CD15阳性,70例CHL均为CD30阳性。全组中位随访时间58.3个月,CD20(+)组和CD20(-)组CHL5年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6.2%和77.6%(P=0.48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和92.5%(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分期为CHL无失败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D20在CHLHRS细胞的阳性率为30%,年龄≥45岁CHL患者HRS细胞CD20阳性率显著高于年龄<45岁患者,但未能证实CD20是初治CHL无失败生存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付晓红王树森黄岩肖健翟林柱夏忠军黄慧强孙晓非林桐榆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预后CD20免疫表型
30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72
2008年
背景与目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neu均无表达的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以侵袭性强、预后较差为主要特征的乳腺癌。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8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学检查证实ER、PR和HER2/neu均为阴性的三阴乳腺癌305例(23.8%)。回顾性分析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组乳腺癌患者中有23.8%(305/1280)是三阴乳腺癌,多见于年轻患者,诊断时肿块较大、局部淋巴结阳性者较多,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较多。截止至2007年6月,三阴乳腺癌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2个月(28~89个月),有234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94例已死亡。三阴乳腺癌组局部复发率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三阴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发生率显著增高,主要表现肺转移(HR=4.41,P<0.001)和肝转移(HR=2.13,P=0.006)发生率高。生存分析显示,三阴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3.7%和88.5%,均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80.8%和92.8%,P=0.025,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和淋巴结状况是影响三阴乳腺癌预后的两个主要因素。结论:三阴乳腺癌在乳腺癌中占有约1/4的比例。这些患者往往年轻、有乳腺癌家族史、肿块较大、淋巴结阳性多。三阴乳腺癌容易出现肺转移和肝转移,这可能是导致三阴乳腺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袁中玉王树森高岩苏争艳罗文标管忠震
关键词:PRHER2/NEU预后因素
术前CA15-3和CEA水平在接受托瑞米芬治疗的管腔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英文)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为了探讨在使用托瑞米芬治疗的管腔型可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术前CA15-3及CEA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368名于2000年至2009年在本中心使用托瑞米芬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进行分类变量的比较,使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同时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并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分层分析法来寻找和DFS及OS相关的预后指标。【结果】在这368例患者中,分别有29和47例患者术前检查发现CEA和CA15-3的升高。CEA和CA15-3升高与淋巴结状态,HER2状态及是否进行辅助放疗相关。CEA和CA15-3升高的患者较瘤标正常患者预后更差。多因素分析和分层分析提示,术前CA15-3水平是管腔A样和管腔B样(HER2阴性)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托瑞米芬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中,术前CA15-3水平在管腔A样及管腔B样(HER2阴性)亚型中为独立预后因素。在管腔A样及管腔B样(HER2阴性)亚型患者中术前CA15-3及CEA升高提示预后更差。
夏雯郑秋帆覃涛秦歌陆倩仪徐菲王树森
关键词:乳腺癌托瑞米芬预后肿瘤标志物
CA15-3在托瑞米芬治疗的可手术Luminal型乳腺癌的预后作用
目的:术前血清CA15-3与转移性乳腺癌亚型研究提示Luminal型乳腺癌中升高比率较多,但在早期Luminal型乳腺癌中研究尚不明确.本文探讨托瑞米芬治疗的Luminal型乳腺癌中术前CA15-3水平的预后作用. ...
覃涛秦歌杨燕华廖玉婷兰琳王树森
关键词:乳腺癌托瑞米芬预后作用
靶向血管的抗肿瘤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近年来,癌症的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已有部分癌症可以仅靠药物治疗而治愈,还有多种癌症可借助于药物治疗而提高治愈率和延长生存期。在癌症的药物治疗中,目前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仍将是癌症药物治疗的主体,但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肿瘤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在癌症的治疗中正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林桐榆王树森
关键词:抗肿瘤治疗血管细胞毒性药物高治愈率分子肿瘤学长生存期
85例妊娠相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性乳腺癌(PA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治的85例PABC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估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诊断模式和治疗情况。年龄、BMI及孕周等指标为偏态分布,用M(P25,P75)表示。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一步分析初诊早期PABC患者(初诊时无远处转移)乳腺手术后的DFS和初诊晚期患者(初诊时有远处转移)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85例患者诊断为PABC的年龄为33(30,36)岁,BMI为22.5(20.5,24.0)kg/m^(2)。4例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在85例患者中,48.2%(41/85)诊断时处于妊娠期,51.8%(44/85)诊断时处于产后1年内。在妊娠期诊断的患者中,孕周为28(19,32)周,而在产后诊断的患者中,诊断时间为产后4(1,8)个月。病理方面,67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黏液癌,6例混合性癌,4例其他类型癌,3例未知;38例患者组织学分级为3级,26例2级,21例组织学分级不明。54例患者为ER/PR阳性,30例HER-2阳性。luminal B1型、三阴型、luminal B2型、HER-2阳性型和luminal A型分别为25、22、21、9、5例,3例分子分型未知。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患者分别为10、27、27、16例,另有5例分期未知。59例患者的诊断模式为查体+超声+穿刺活组织检查。本研究有74例患者接受手术,包括59例改良根治术,8例区段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3例乳房全切术加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4例区段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37例患者仅接受化疗,22例接受化疗+内分泌治疗,11例进行化疗+靶向+内分泌治疗,11例接受化疗+靶向治疗,3例仅接受内分泌治疗,另有1例治疗信息未知。化疗多采用以蒽环类和紫杉类为主的化疗方案。45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且均在产后。在妊娠期诊断的患者中,27例在妊娠期未进行治疗,1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4例�
蒋逵葵洪若熙夏雯徐菲王树森
关键词:乳腺肿瘤妊娠期
重组腺病毒TRAIL基因联合抗EGFR靶向药物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TRAIL基因制剂联合抗EGFR靶向药物对H460肺癌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重组腺病毒TRAIL基因治疗制剂分别与EGFR信号通路靶向治疗药物Iressa、Tarceva、以及C225联合应用于H460肺腺癌细胞株,采用MTT法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用药方案的抗肿瘤作用;在裸鼠H460肺癌模型中验证重组腺病毒TRAIL制剂与C225的协同抗肿瘤作用。结果:在体外实验中发现Iressa和Tarceva可以增加重组腺病毒TRAIL基因制剂对H460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P<0.05);重组腺病毒TRAIL基因制剂在体外实验中与C225并不存在协同效应(P>0.05),但在裸鼠H460肺癌模型中重组腺病毒TRAIL基因制剂与C225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作用(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基因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抗肿瘤作用,实验发现EGFR信号通路上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EGFR单克隆抗体均可以增加重组腺病毒TRAIL基因制剂抗肺癌作用。
徐菲黄岩田莹王树森肖健曹亚兵Saroj Niraula林桐榆
关键词:TRAILEGFR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