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PB语言开发药品即时动态盘点表被引量:4
- 2004年
- 张忠太王斌
- 关键词:药品药房工作发药医院药房处方单据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快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8
- 2019年
- 设计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系统,具有ADR快速上报功能、ADR查询统计功能、临床用药决策辅助功能、ADR报告自动抽取功能。ADR上报系统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接口提取所需要的信息,便于临床医护人员上报。该系统对药品处方敏感信息做适当处理,以保护患者隐私。
- 王韶锋王斌刘江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医院信息系统处方
- 某肿瘤专科医院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某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该院2008年325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325例ADR中,男188例,女137例,涉及怀疑药品128种,抗肿瘤药引发的ADR最多(169例次),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附件损害最多。新报告的ADR(31例)占总例数9.54%,其中中药注射液引发9例(29%)。医护人员报告ADR意识不强,部分科室报表数过少。结论:应完善ADR相关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ADR宣传教育,提高ADR报告的数量与质量。
- 王斌杨彩珍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 抗肿瘤及提高人体免疫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分析
- 目的:分析抗肿瘤及提高免疫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表现。方法:通过对我院1-9月份不良反应报告以及用药情况分析,对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和发生原因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肿瘤药占57.5%,提高免疫力的占4...
- 刘如良王斌
-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提高免疫注射剂
- 文献传递
- Effects of Dendritic Cell Vaccines on Hematogenous Micrometastasis of Bladder Cancer Carrying for PBL-SCID Mice
- Objective It was studied that the effect of dendritic cells loaded with whole tumor antigen on hematogenous mi...
- 王斌
- 文献传递
-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人化荷人膀胱癌SCID鼠循环微转移转归影响的研究
- 目的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u-PBL)腹腔转输方法构建有效的具备人免疫环境SCID鼠模型,研究探讨树突状细胞(DCs)疫苗对荷瘤SCID鼠血循环膀胱癌细胞微转移转归的影响。方法Boyden小室模型体外侵袭筛选膀胱癌细胞株...
- 米振国王斌李志斌史天良任连生张少云郭素堂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SCID鼠免疫重建微转移
- 文献传递
- 药房区域网常见非系统故障及排查法
- 2002年
- 张忠太赵志荣王斌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临床疗效分析
- 我科从1985年以来用中西医两法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初步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男43例、女3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8岁;其中17岁以下1例,18—35岁38例,36—45岁24...
- 郝林玉王斌许雁云张明德刘冰心傅秀英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尿石症结石部位临床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
- ^(125)I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高危高龄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125I粒子植入术以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等优势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广泛应用[1]。此外,为了提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效果,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近距离内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已开始应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因此,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116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内分泌治疗和125I粒子植入联合内分泌治疗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化无进展生存率,进而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研究证据。
- 崔嵛陈惠庆宋继文王斌庞东梓张建斌刘洪宇张超邢天俊王玮米振国
- 关键词: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粒子植入术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限性前列腺癌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手术和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手术和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采用手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GC方案化疗(试验组)和手术+术后GC方案化疗(对照组)治疗局部晚期(T3~T4期)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癌。试验组65例,男45例(69.2%),女20例(30.8%);年龄46~80岁,中位年龄56.5岁;肾盂癌39例(60.0%),其中局部淋巴结转移13例(33.3%),输尿管癌26例(40.0%),其中局部淋巴结转移11例(42.3%)。对照组63例,男46例(73.0%),女17例(27.0%);年龄47~81岁,中位年龄57.1岁;肾盂癌40例(63.5%),其中局部淋巴结转移12例(30%),输尿管癌23例(36.5%),其中局部淋巴结转移10例(43.4%)。两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局部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DFS)率、疾病特异性生存(DDS)率、总生存(OS)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随访5~62个月,中位时间为50.5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5年肿瘤累积复发和远处转移分别为2例、5例、11例、16例、21例,5年累积复发和远处转率32.3%(21/6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5年肿瘤复发和远处转分别为3例、5例、17例、21例、32例,5年累积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50.8%(3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试验组和对照组5年DDFS率分别为61.5%(40/65)和41.3%(2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5年DDS率分别为69.2%(45/65)和50.8%(3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5年OS率分别为53.8%(35/65)和36.5%(2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
结论与手术加化疗相比,采用125I放射性粒
- 韩雪冰刘建武庞东梓李志斌王斌宋继文陈惠庆米振国
-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放射性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