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孟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经济效果
  • 3篇钢铁
  • 3篇钢铁工业
  • 2篇企业
  • 2篇经济学
  • 2篇技术经济
  • 2篇技术经济学
  • 2篇钢材
  • 1篇单机架
  • 1篇单位产品成本
  • 1篇冶金
  • 1篇冶金工业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折旧率
  • 1篇入关
  • 1篇生产率提高
  • 1篇世界钢铁工业
  • 1篇适宜性
  • 1篇收益率
  • 1篇思辨

机构

  • 6篇北京市首钢研...
  • 5篇北京冶金管理...

作者

  • 11篇王志孟
  • 1篇陶雪良

传媒

  • 4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冶金经济与管...
  • 2篇技术经济
  • 1篇中外产业科技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 1篇1986年中...

年份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87
  • 3篇198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外成本比较须注意几个问题
1993年
入关在望,我国众多企业都将面临着原、燃料购价上涨,产品售价下降的双重压力,形势逼人。除少数属于受保护的幼小工业企业外,多数企业都将被推上国际大循环的链条之上,经受公平竞争的考验。对于每个企业说来,入关后能否继续生存、发展,关键要看企业未来的成本高低。于是,许多企业都开始不约而同地关注起本企业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产品成本的对比分析问题。这是一种进步,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人在进行国内外成本比较时,采用过分简单的,很不科学的方法,即按现行汇率换算后作直接的比较分析。这样作是十分危险的,很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和结论,危害很大,目前我国企业成本与国外相比,有着极大的不可比性,必须慎重对待。
王志孟
关键词:企业
对世界钢铁工业长短流程的思辨被引量:1
1995年
王志孟
关键词: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技术创新资金收益率
技术经济学还应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
1986年
一、技术经济学还应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本人从事技术经济设计实践二十余年,在自己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技术经济学作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实践要求了,必须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这样,技术经济学才是一门完整的科学,才更符合其学科的特点。作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它的任务是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计算与评价问题;而作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其任务是为满足特定经济目标要求。
王志孟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活套装置单机架冷轧薄板
关于入关后我国钢材成本预测模型及方法的建议
1994年
前言 怎样正确预测入关后我国钢材成本并与国外作比较分析,这是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普遍关切的新问题。由于国内外成本间存在显著的不可比性,从而给这类比较分析造成诸多困难和困惑。本文拟进一步就“如何预测估算入关后钢材成本”问题。
王志孟
关键词:钢材
技术经济学应加强对方案创造的研究
1987年
一、经济效果的源泉在于方案创造迄今为止,技术经济学偏重于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计算与评价问题,所以有人把它概括为“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学”,这是技术经济学发展初期的必由之路。因为一般说来,要讲究经济效果,首先必须解决经济效果的计算与评价的理论方法问题。然而,随着生产、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仅仅从事经济效果的计算和评价,有时未必能够得到满意的经济效果。
王志孟
关键词:经济效果学技术经济学适宜性
根治老企业沉疴关键在加速折旧
1994年
王志孟
关键词:国有企业折旧率
2000年我国钢铁需求量预测被引量:1
1993年
1 加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是当务之急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要上新台阶的要求,钢铁工业的现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质量上都不适应。加速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从而支撑工业化迅速起飞,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国内有些人对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钢铁工业地位受到削弱的事实缺乏历史的具体分析,误认为钢铁工业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也沦为“夕阳工业”,贬低其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有人还认同托夫勒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必发展自己的钢铁生产能力。
王志孟陶雪良
关键词:钢铁工业钢材消费经济发展建筑用钢
高效钢材的经济效果及合理作价计算方法
王志孟
关键词:经济效果单位产品成本
如何评价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王志孟
关键词:冶金工业技术经济效果经济评价
怎样提高老厂技术改造设计方案的投资效果
1986年
一、前言老厂技术改造方案设计过程远比新厂建设要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它要受老厂现有的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像在一张白纸上面那样可任意作画。正所谓“改衣更比做衣难”。老厂技术改造只能从现有技术、设备等物质条件出发作文章,通过巧改、巧革达到充分利用和发掘原有生产能力和潜力的目的。追加投资用好了,可起到“药到病除”和“画龙点晴”的作用。所以把老厂技术改造方案的构思,设计过程称之为创作过程,是毫不夸张的,因为它需要更多的创造性。
王志孟
关键词:老厂改造生产率提高影响因素边界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