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得宁

作品数:90 被引量:4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化学工程
  • 35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1篇聚氨酯
  • 17篇注射成型
  • 17篇反应注射
  • 17篇反应注射成型
  • 13篇聚氨酯脲
  • 11篇异氰酸
  • 11篇氰酸
  • 11篇RIM
  • 10篇异氰酸酯
  • 10篇涂料
  • 10篇氰酸酯
  • 9篇弹性体
  • 9篇异氰脲酸
  • 9篇异氰脲酸酯
  • 9篇改性
  • 8篇水性
  • 7篇树脂
  • 7篇聚氨酯弹性
  • 7篇聚氨酯弹性体
  • 6篇杂化

机构

  • 79篇华东理工大学
  • 10篇华东化工学院
  • 6篇青岛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黎明化工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0篇王得宁
  • 36篇应圣康
  • 22篇袁荞龙
  • 20篇胡春圃
  • 11篇罗宁
  • 11篇杲云
  • 7篇陈永林
  • 6篇王士才
  • 6篇李旭华
  • 6篇李宝霞
  • 5篇党晓容
  • 5篇杨宇润
  • 5篇张建元
  • 5篇修玉英
  • 4篇肖桂普
  • 4篇宋春梅
  • 3篇孙新波
  • 3篇王洪宇
  • 3篇虞浩
  • 2篇黄学成

传媒

  • 15篇合成橡胶工业
  • 8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高分子学报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林产化学与工...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聚氨酯工业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3篇塑料工业
  • 3篇华东化工学院...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弹性体
  • 1篇塑料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涂料工业
  • 1篇波谱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8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10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8篇199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下施工涂料的研究
2001年
综述了水下施工涂料开发的意义及水下施工特点。讨论了涂料各组分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及选用原则,并介绍了一些简要配方。
王得宁
关键词:水下固化涂料成膜物
高强度、耐蒸煮胶粘剂及其复合材料的中试研究
胡春圃王得宁陈永林
该项目针对目前复合包装、建筑装饰板材、电缆光缆的连接等行业对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提出的高强度(室温剥离强度大于8N/15mm),耐高温(100℃~110℃蒸煮)的要求,研究开发了新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并已达到上述要求。这...
关键词:
关键词:复合材料中试研究
催化剂和模温对RIM聚氨酯形态的影响
1991年
利用DSC、SEM和FTIR证明了改变反应注射成型(快速反应)聚氨酯弹性体的催化剂用量和活性可以影响微相分离和硬链段的有序程度。聚合反应进度加快,硬链段的热转变温度降低,远程有序程度变差,硬段富集区尺寸较为分散,试样微相分离程度不如聚合速度较慢时高,而提高模具湿度具有与样品热处理相同的效应,能提高硬链段的有序程度,改善微相分离。
张建元王得宁胡春圃应圣康
关键词: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微相分离
全文增补中
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反应注射成型(RIM)──聚醚醇结构对所制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在DMP-30催化作用下,用反应注射成型(RIM)法研制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弹性体,并对其聚合反应过程及RIM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所制材料组成分析,确定是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通过聚酸醇结构对所制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在异氰脲酸酯高度交联网络结构中引入改性的氨酯结构,能显著降低材料脆性,但要在保持异氰脲酸酯良好热稳定性的同时降低脆性,则要求氨酯改性所用的聚醚具有:a)含伯羟基官能团;b)羟基官能度为2;c)聚醚醇分子量适中(M=1000~2000)等结构特点,同时-OH/-NCO配比要适宜。
王士才李宝霞王得宁应圣康
关键词:聚醚醇RIM异氰脲酸酯改性
新型非线性光学杂化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由硅烷染料 ASD与钛酸四正丁酯在酸性条件下共水解、缩合得到杂化材料 ,利用透射电镜 ( T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 ( EDS)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杂化溶胶粒子是由硅和钛的化合物组成的球形纳米粒子 .由一维刚性取向气体模型计算杂化材料膜再极化后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χ(2 ) 为 1 .4 3× 1 0 - 7esu.差示扫描量热法 ( DSC)测得杂化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可达 4 6 9K;用紫外 -可见光谱对杂化膜在极化前后的取向及取向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用原子力显微镜 ( AFM)和 X射线衍射 ( XRD)研究了材料在极化过程中的结晶行为和微观结构对生色团取向稳定性的影响 ,初次在这种极化后的膜中观察到了介观结构 .
李旭华袁荞龙王得宁
关键词:微观结构
RIM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态及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9
1994年
研究了适用于反应注射成型(RIM)过程的含聚氧化丙烯三元醇软段的聚氨酯(PU)与乙烯基酯树酯(VER)形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形态与力学性能,发现VER与PU网络能较好地互穿,但由两种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碳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形成的IPN的形态与力学性能,与这两个网络在各自放热条件下形成的IPN有较大差异。这与由前者形成的材料形态中存在明显的PU硬段远程有序结构有关。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在明,刚性的VER网络或弹性的PU网络对两种由不同异氰酸酯形成的IPN材料均有较明显的增强效果或增韧效果。
黄学成胡春圃陈永林王得宁应圣康
关键词:聚合物网络聚氨酯
杂化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被引量:89
2000年
较详细地介绍了杂化材料的概念及其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重点是有机高分子 -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李旭华袁荞龙王得宁应圣康
关键词:杂化材料复合材料
一种新型芳香二胺护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杲云王得宁应圣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芳香二胺扩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扩链剂以亚甲基为桥基,将邻氯苯胺和邻乙基苯胺连接起来,合成一种液体芳香二胺扩链剂-3,-氯,3'-乙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简称CEMDA。该扩链剂制备工艺...
关键词:
嵌段聚氨酯脲的形态与性能——软链段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被引量:5
1993年
合成了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醚型、聚酯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以及聚醚-聚酯软链段聚氨酯脲弹性体(PUU)。借助SEM、DSC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其结构、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分离程度随软链段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在软链段分子量相同时,聚醚为基础的PUU的相分离程度较聚酯为基础的PUU高。以聚醚-聚酯为软链段的PUU呈现了聚醚型和聚酯型PUU的各自形态,有较大的相区尺寸和较明显的相界面。力学性能数据证实了形态研究的结果。
修玉英王得宁胡春圃应圣康高永琪李俊贤
关键词:聚氨酯脲嵌段共聚分子量
以植物油为分散介质的聚氨酯涂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涂料,所说的聚氨酯涂料主要由脂肪族或芳香族类的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的植物油得到。所用的反应介质为无毒、耐水性好且成本低廉的干性或半干性植物油,所用的干性及半干性植物油既可作为聚氨酯的分散介质使用,又可在...
王得宁王洪宇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