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虎

作品数:155 被引量:896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45篇流行病
  • 45篇流行病学
  • 27篇疫情
  • 25篇病毒
  • 17篇疫苗
  • 14篇病例
  • 13篇接种
  • 13篇暴发疫情
  • 12篇流行病学分析
  • 11篇腹泻
  • 10篇诺如病毒
  • 10篇流行性
  • 8篇登革热
  • 8篇流行病学特征
  • 8篇儿童
  • 8篇发病
  • 8篇出血热
  • 7篇流感
  • 7篇流行病学调查
  • 7篇发病率

机构

  • 153篇广州市疾病预...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市荔湾区...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增城市疾病预...
  • 4篇武警广东省总...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暨南大学
  • 3篇广州市花都区...
  • 3篇广州市黄埔区...
  • 3篇广州市天河区...
  • 3篇广州市白云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4篇王大虎
  • 30篇李美霞
  • 29篇梁建华
  • 23篇傅传喜
  • 22篇魏跃红
  • 19篇陈纯
  • 15篇谭慧峰
  • 15篇汪慧
  • 15篇陆剑云
  • 14篇袁俊
  • 12篇李志群
  • 12篇王鸣
  • 11篇李晓宁
  • 11篇冯小娥
  • 10篇李铁钢
  • 10篇杨智聪
  • 10篇鲁影
  • 9篇康燕
  • 9篇肖新才
  • 8篇刘艳慧

传媒

  • 98篇医学动物防制
  • 9篇华南预防医学
  • 6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18篇2021
  • 12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2002-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2-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0年广州市乙脑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2-2010年共报告44例乙脑确诊病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1/10万。44例病例发生在除南沙区和萝岗区外的10个县。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的68.18%,其次是5月。81.82%的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79.55%的病例无免疫史。结论广州市自2004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脑发病率处于低水平,控制效果显著。今后仍需提高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和防蚊灭蚊工作。
谭慧峰王大虎梁建华许建雄陈健袁俊傅传喜云雪霞张春焕
关键词:乙脑流行病学流动人口
诺如病毒重组株GⅡ.P16-GⅡ.2在广州地区引起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揭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源头及其规律。方法通过哨点医院和各级疾控中心收集病例信息和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核酸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寻找同源性最接近的参考序列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通过广州市感染性腹泻监测网络共收集标本854人份,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0.67,78.33%的病例为7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共检出诺如病毒GII组核酸阳性220份(25.76%,合并GI组核酸阳性5份);2016年下半年流行的主要型别是GII.Pe-GII.4.Sydney_2012型(94.64%),2017年上半年流行的主要型别是GII.P16-GII.2型(67.65%)。2016年9月份开始广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的报告数逐渐增多,至2017年2~3月份迎来发病高峰,4月份疫情报告数开始下降,5~6月份之后腹泻疫情报告数下降至2~3起/月。2016年9~11月份的暴发疫情均由GII.Pe-GII.4.Sydney_2012型引起;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的暴发疫情由GII.P16-GII.2型引起;部分疫点的厨工和保育员标本中有检出诺如病毒GII组阳性,且与病例标本的型别一致。结论2016至2017年冬春季节在广州地区暴发的诺如病毒疫情是诺如病毒重组株GII.P16-GII.2型在本地的首次暴发,各疫点间病毒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提示可能是同一来源;部分疫点的厨工和保育员可能在部分疫情的扩散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苏文哲耿进妹赖赛麟刘静雯汪慧陈纯王大虎狄飚张周斌谢华萍
关键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分子分型分子流行病学
1935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特点与疫苗接种依从性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特点与疫苗接种依从性现状,为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6年某院犬伤门诊收治的1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登记资料,分析其一般情况、暴露分级、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依从性、接种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2014-2016年某院共收治1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年均暴露率672.96/10万;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农民居多,占48.48%;15~44岁和45~65岁组暴露最多,分别占33.64%和25.06%;致伤动物家犬占76.28%,猫占13.54%;伤口分级以Ⅲ级暴露为主,占83.20%;伤后24 h就诊并规范处理伤口占82.38%,不规范处理伤口占17.62%;Ⅲ级暴露者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率低,占11.36%。有132例暴露者未全程接种疫苗,疫苗接种依从性为93.18%,Ⅲ级暴露者接种依从性高于Ⅱ级暴露者;学生(7~14岁)接种依从性最高,文员类从业者(15~44岁)接种依从性最差。结论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狂犬病防控知识普及率,增加和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等在农村地区防控狂犬病有实际意义。
黄伟彬王萍李志坚王大虎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依从性
广州地区鼠类及鼠体寄生蜱的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鼠类及鼠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构成,为蜱传疾病防治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收集鼠体表寄生蜱。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蜱类进行计数及鉴定。结果捕获的鼠类经形态学鉴定,确认分为2目2科4属8种;采获鼠体寄生蜱157只,计2属2种,为粒形硬蜱和板齿鼠血蜱。结论广州地区鼠体寄生蜱类种类较单一。发现罕见板齿鼠血蜱。
潘志明张豪王大虎李成玲任文锋刘小宁钟斐郭荣同
2005-2010年广州市霍乱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广州市2005-2010年霍乱流行特征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0年共发生霍乱病例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4...
李美霞魏跃红杨智聪康燕王大虎
关键词:霍乱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社区水痘疫苗保护效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水痘疫苗对水痘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2002~2004年的水痘病例,按性别、年龄、户籍和居住地为每个病例选择1个对照,利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系统采集相关免疫信息。结果:共有856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1剂水痘疫苗对水痘的保护效果为90.0%(95%CI86.3%~92.7%),国产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为93.5%(95%CI89.7%~95.9%),进口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为89.7%(95%CI72.9%~96.1%)。结论:上市后疫苗效果研究表明1剂水痘疫苗对低年龄儿童水痘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傅传喜梁建华王大虎王鸣
关键词:水痘保护效力病例对照研究
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人员素质及培训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从业人员的素质 ,探讨经过岗位培训后取得的成绩与其自身素质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3~ 2 0 0 4年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班的学籍资料数据库进行分析 ,对不同区、县级市和不同学历、职称、年龄、工作时间人员的培训后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 36 7岁 ,中专及以下学历占 70 7% (80 2 /1134) ,医师及以下职称占 85 1% (96 5 /1134) ,非医学专业学历人员占 2 0 2 % (2 2 9/1134) ,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平均为 10 5年。培训后 ,学员成绩平均分为 6 0 9分 ,不同学历、职称、年龄、工作时间的学员培训成绩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1) ,学员成绩随学历、职称的升高而升高 ,年龄为 2 5~ 34岁、工作时间为 2~ 4年的学员成绩最高。结论 广州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低 ,基层免疫预防工作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袁俊梁建华王大虎谭慧峰冯小娥李志群许阳李小芸
关键词:门诊医疗接种教育
2005-2010年广州市霍乱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广州市2005-2010年霍乱流行特征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0年共发生霍乱病例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4/10万,带菌者21例,无死亡病例,无二代病例,以暴发疫情为主(61例),感染来源主要是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优势菌株为稻叶1f(54.4%)和小川2f(40.5%),O139群也有检出。监测分离到的菌株主要来自水产品(鱼类、贝类、青蛙和甲鱼等)、腹泻病人和水体。结论加强腹泻病人和外环境的监测,掌握菌型变迁,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是控制霍乱的重要策略。
李美霞魏跃红杨智聪康燕王大虎
关键词:霍乱流行病学
1997-2006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广州市1997-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6年广州市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9.4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48/10万,2004-2005年发病具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05年发病数最高.发病率为105.53/10万。该病的发病特点为: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六、七月份,分别占全部发病总数的13.41%和13.51%。人群主要分布在学生(50.74%)、幼托(23.26%)和散居儿童(13.09%)。以10~14岁年龄组的发病数最高。男女性别比例为1.7: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x^2=1615.74、p-=0.000)。结论 近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在控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开展腮腺炎防控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腮腺炎发病.促进人群健康。
许建雄陈健云雪霞王大虎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流行病学
2009年广州市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2009年广州市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查特点。方法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层析法、ELISA法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并采用PCR对病毒进行分型。结果两名患者均来自登革热疫区,出现乏力、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的DEV-IgM均呈阳性,DEV-IgG呈阴性,病毒型别均为登革Ⅰ型。结论两名患者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由于发现及时,患者救治方案正确,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二代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宋韶芳王大虎董志强王玉林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