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冬

作品数:8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丹参
  • 6篇肾纤维化
  • 6篇黄芪丹参
  • 5篇鼠肾
  • 3篇肾小管
  • 3篇肾小管上皮
  • 3篇肾小管上皮细...
  • 3篇肾组织
  • 3篇鼠肾组织
  • 3篇细胞
  • 3篇小管
  • 3篇小管上皮细胞
  • 3篇大鼠肾组织
  • 2篇蛋白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型
  • 2篇上皮型钙黏蛋...
  • 2篇转分化
  • 2篇黏蛋白
  • 2篇量效

机构

  • 7篇遵义医学院第...
  • 4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8篇王冬
  • 7篇李均
  • 6篇阳小敏
  • 6篇周萍
  • 4篇曹轶璇
  • 1篇付旭
  • 1篇赵任杰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芪-丹参药对干预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Fosinopril组、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颗粒剂配伍组、黄芪-丹参组分配伍组。造模后第2天各组按剂量给予相应药物ig治疗14 d。福辛普利组按6.6 mg.kg-1给药,丹参总酚酸组按40 mg.kg-1给药,黄芪总皂苷组按37.5 mg.kg-1给药,黄芪丹参组分配伍组中黄芪总皂苷、丹参总酚酸分别按37.5 mg.kg-1和40 mg.kg-1给药,黄芪丹参颗粒剂组黄芪、丹参颗粒均按10 g.kg-1给药,第15天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检测及代谢笼收集尿液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α-SMA,E-cadherin表达变化。结果:肾功能结果分析显示,UUO组大鼠术后血清Cr达(52.34±7.63)μmol.L-1,显著高于正常组(43.29±4.13)μmol.L-1(P<0.05),但除福辛普利组外,各给药组大鼠Cr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血清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造模组大鼠尿RB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福辛普利组、组分配伍组大鼠尿RBP分别为(0.41±0.05),(0.41±0.04)μmol.L-1,与模型组(0.49±0.09)μmol.L-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均以模型组病变最严重;病变最轻的为福辛普利组及组分配伍组。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UUO大鼠肾功能、肾小管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减少模型鼠肾组织α-SMA表达,增加E-cadherin表达,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李均曹轶璇王冬阳小敏周萍
关键词:肾纤维化丹参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
黄芪丹参及其有效组分抗肾纤维化的体外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近年来,中医药基于长期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实践和优势,从单味中药、中药有效组分、中药有效组分配伍、复方中药提取物等层面,积极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的实验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将对近年在抗肾纤维化临床应用中使用药频率最高的两种药物黄芪、丹参及其组分抗肾纤维化的体外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李均王冬
关键词:丹参肾纤维化
黄芪丹参药对干预UUO大鼠肾组织中E-cadherin的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干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量效关系,分析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干预作用,并观察比较不同浓度黄芪丹参药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黄芪丹参药对颗粒剂配伍(1∶1)低剂量组(以下简称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双蒸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4 d,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胶原沉积,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内E-cadherin的变化。结果各组肾脏肾功能损害、病理损害、胶原沉积及免疫组化结果均以模型组最明显;表达最轻的为高剂量组。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对UUO大鼠肾功能及肾小管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随用药剂量的增加,其效果愈明显,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逐步增强E-cadherin表达有关;黄芪丹参药对干预梗阻大鼠肾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以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阳小敏李均王冬周萍
关键词:丹参上皮型钙黏蛋白量效关系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对肾纤维化梗阻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对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福辛普利组(用蒙诺化学名取代商品名)、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黄芪丹参颗粒剂配伍1∶1组(简称颗粒配伍组)、黄芪丹参组分配伍1∶1组(简称组分配伍组)。各组手术后第15天取出梗阻侧肾脏,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24h,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制成石蜡切片。部分进行HE、Masson病理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另一部分进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Ⅰ、Ⅲ型胶原沉积情况。结果:各组肾脏病理损害、胶原沉积及免疫组化结果表现一致,均以模型组最明显;表达最轻的为福辛普利组及组分配伍组。结论:UUO大鼠肾组织胶原沉积明显,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干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肾纤维化。
李均曹轶璇王冬阳小敏周萍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丹参
黄芪丹参有效组分不同比例配伍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有效组分不同比例配伍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造模组(n=48)。造模组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分为模型组(n=8)、黄芪丹参药对组分1∶1配伍组(n=10)、黄芪丹参药对组分1∶2配伍组(n=10)、黄芪丹参药对组分2∶1配伍组(n=10)、福辛普利组(n=10)。造模后第2天开始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共干预14 d。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肾功能,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丹参有效组分不同剂量配伍各组对肾纤维化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S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配伍治疗组肾组织E-cadherin表达灰度值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阳性表达增强。而福辛普利组、组分配伍1∶1组肾组织α-SMA表达灰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其阳性表达降低。结论:黄芪丹参药对有效组分1∶1配伍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而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其抑制转分化作用与福辛普利相当;其余不同剂量配伍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抑制作用效果不明显。
李均王冬曹轶璇周萍阳小敏
关键词:肾纤维化EMT丹参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药对颗粒剂配伍组、黄芪丹参药对组分配伍组、丹参总酚酸组、黄芪总皂苷组、福辛普利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尿β2微球蛋白、肾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肾组织JAK/STAT通路的影响。结果:各治疗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黄芪丹参药对组分配伍能降低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尿β2-MG(P<0.05),与福辛普利组相当,其余各治疗组有下降趋势,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可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JAK、STAT1、STAT3蛋白的表达,以组分配伍及颗粒配伍作用显著,与福辛普利相当,黄芪总皂苷作用不显著,其余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及其组分能保护单侧输尿管梗阻的肾小管功能,一定程度改善肾纤维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UUO大鼠肾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李均曹轶璇王冬周萍阳小敏
关键词:JAK/STAT信号通路丹参总酚酸黄芪总皂苷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抗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HGF、PAR-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含药血清对高糖干预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细胞极性蛋白...
王冬
关键词:丹参细胞生长因子肾纤维化
黄芪丹参“药对”干预肾纤维化抑制因子par-3的量效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药对"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干预肾纤维化抑制因子par-3的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造模组(n=32)。造模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分为模型组(n=8),黄芪丹参低剂量组(n=8)、中剂量组(n=8)、高剂量组(n=8)。造模后第2天开始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2周后处死大鼠,收集相应标本,检测肾功能、尿α1-微球蛋白,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par-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血清C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除高剂量组BUN水平无差异外,其余各组血清BUN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尿α1-微球蛋白均降低(P<0.05),各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肾脏组织病理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④黄芪丹参"药对"可以促进par-3的表达,并且随用药剂量的增高表达量增加。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可通过促进par-3的表达,从而保护肾小管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周萍李均阳小敏王冬付旭赵任杰
关键词:丹参肾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