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连夫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肺癌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手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毒副作用
  • 1篇血清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动脉
  • 1篇支气管动脉灌...
  • 1篇支气管动脉灌...
  • 1篇支气管肺癌

机构

  • 5篇惠州市第三人...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惠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牛连夫
  • 2篇王峰
  • 2篇郭宁宁
  • 2篇凌永志
  • 2篇谢兴
  • 1篇郝凤华
  • 1篇骆佳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1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吻合器在食管癌手术中78例的应用
2011年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然是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吻合口的处理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经吻合器食管癌手术因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低,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法吻合术[1]。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13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就吻合器在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牛连夫骆明浩谢兴
关键词:吻合器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选取为7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为2016年10月到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组研究,每组各35例,其中一组成员命名为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另外一组成员命名为观察组,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引发的毒副作用,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疾病控制有效率占比中,观察组患者97.14%较对照组77.14%更高(P<0.05);毒副作用占比中,观察组28.57%与对照组20.0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分析得知,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在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疾病控制率更高,疗效突出,一定程度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虽毒副反应有所增加,但对治疗效果未产生影响,在患者耐受范围内。
郭宁宁姜蕲乘王志峰牛连夫
关键词:晚期胃癌毒副作用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辅助性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辅助性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存率。结果治疗组经术前MVP辅助性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44.7%。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为86.8%,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56.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2%、76.3%和47.4%,对照组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0%、44.0%和24.0%,两组之间预后生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辅助性化疗的近期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牛连夫骆明浩谢兴
关键词:非小细胞癌手术
介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及生物蛋白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患者,其中吻合口瘘合并狭窄1例,单纯吻合口狭窄11例,单纯吻合口瘘2例,植入进口支架4个,国产支架8个,对于单纯吻合口瘘患者全部采用生物蛋白胶进行粘堵。结果11例单纯食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后,进食情况明显改善,1例食管狭窄合并食管瘘患者,支架植入后瘘口立即消失。2例单纯吻合口瘘口少于3mm一次性粘堵成功,一例瘘口大于5mm患者分两次粘堵成功。结论食管内支架植入及生物蛋白胶是缓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修补食管吻合口瘘的一种良好方法,其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凌永志牛连夫王峰
关键词:食管狭窄食管瘘放射学介入性内支架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K1检测及EGFR靶向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K1检测及EGFR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80名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TK1水平,并分析不同参数血清水平的变化情况(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及脏器转移等),分析两组血清TK1水平,观察组采用EGFR靶向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血清TK1水平,进一步分析TK1水平与EGFR靶向治疗效果的关联。结果患者的血清TK1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及脏器转移等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病理分类等无关;观察组血清T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TK1水平为(2.05±0.13)pmol/L,治疗3个月后血清TK1水平为(1.84±0.08)pmol/L,治疗6个月后血清TK1水平为(1.60±0.12)p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K1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经过组织学或外周血驱动基因EGFR检测后得知,组织突变者58例,血液突变者22例;19del突变者45例,21L858R突变者35例。患者历时6个月靶向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46例,疾病稳定22例,疾病进展3例。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其血清TK1水平对疾病分期、治疗及预后,甚至疾病复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预测EGFR靶向治疗效果,了解疾病治疗进展。
郭宁宁戴光明欧阳鹏廖国龙牛连夫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合并栓塞治疗肺癌
2007年
目的 总结106例肺癌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加栓塞(BAI+BAE)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肺癌经支气管动脉共338次介入治疗的疗效,其中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66倒(共化疗236次);化疗合并栓塞42例(共治疗102次)。两次治疗间隔4~5周。结果 66例接受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其中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4例,缓解率达45.5%,稳定(SD)26例,进展(PD)8例;有效缓解率45.5%,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6.1%与36.3%,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接受化疗栓塞(BACE)的42例患者中,其中CR7例,PR23例,SD9例,PD3例,缓解率达71.4%。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是78.5%与62.3%,化疗合并栓塞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结论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合并用栓塞是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治疗肺癌的方法。
凌永志王峰牛连夫骆佳郝凤华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支气管动脉
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FOLFOX4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用FOLFOX4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CD8+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FOLFOX4化疗方案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用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对其进行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近期疗效,改善其免疫功能。
姜蕲乘牛连夫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结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