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二龙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阿司匹林
  • 3篇疗效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手术
  • 2篇破骨
  • 2篇破骨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骨细胞
  • 2篇关节
  • 2篇分化
  • 2篇冲击波
  • 1篇多孔
  • 1篇腰椎
  • 1篇腰椎内固定
  • 1篇愈合
  • 1篇置换术
  • 1篇乳胶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30...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武警安徽省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牛二龙
  • 5篇桑宏勋
  • 5篇张毅
  • 4篇李阳
  • 3篇青祖宏
  • 3篇王瑞安
  • 3篇高巍
  • 3篇王慧娣
  • 3篇梁媛
  • 3篇覃君慧
  • 3篇刘明
  • 2篇何蔚
  • 1篇周勇刚
  • 1篇张达
  • 1篇李想
  • 1篇柴伟
  • 1篇马义善
  • 1篇蔡靖宇
  • 1篇郝立波
  • 1篇秦国良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Ⅰ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治疗战士Ⅰ期PTT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战士Ⅰ期PTTD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随访1年。疗效评价:治疗后效果优为36例(75%),良为8例(16.7%),可为2例(4.1%),差为2例(4.1%)。结论冲击波联合扶他林膏剂治疗PTTD具有疗效可靠、康复快并且非创伤的优点。
高巍刘明青祖宏何蔚牛二龙王慧娣
关键词:胫后肌腱冲击波疗效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去势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去势后(OVX)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去势模型,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传代4次后进行成骨诱导,建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阿司匹林组(0.25、0.5、1、2及5mmol/L)。于不同的培养时间点,倒置显微镜观察并进行MTT检测细胞增殖生长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上清ALP活性;于诱导7d和21d时分别行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结果]阿司匹林无明显促进BMSCs增殖作用,而大剂量阿司匹林(5 mmol/L)具有抑制BMSCs增殖作用。实验组(0.25、0.5、1、2 mmol/L阿司匹林组)细胞培养上清中AL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1、2 mmol/L组)阳性表达增强;茜素红染色显示,实验组(0.5、1、2mmol/L组)钙结节数量、钙化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不能直接促进去势大鼠BMSC增殖活性,但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提高体外培养BMSC成骨活性,增强钙盐沉积,促进钙结节形成。
牛二龙张毅李阳张扬覃君慧梁媛王瑞安桑宏勋
关键词:阿司匹林去势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大鼠破骨细胞RANK表达抑制骨质吸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OC)RANK(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和M-CSF诱导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破骨分化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1.5 mmol/L)和雌激素(雌二醇10-6mmol/L)处理,而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h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扫描电镜观察骨磨片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RT-PCR技术检测破骨细胞表面RANK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阿司匹林和雌激素都可以使大鼠破骨细胞成熟分化程度和骨吸收活性降低,抑制破骨细胞RAN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且阿司匹林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阿司匹林对大鼠破骨细胞RANK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及骨吸收功能。
张毅匡红英牛二龙李阳梁媛覃君慧王瑞安桑宏勋
关键词:骨质疏松阿司匹林破骨细胞RANK
DEXA对骨髓炎骨缺损治疗中骨痂密度的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DEXA对骨髓炎骨缺损治疗中骨痂密度的评价及意义。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1例骨髓炎清创后伴大段皮质骨缺损一期植骨的病人。术后4,6,8,10个月后对骨折端骨痂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并进行X摄片以及Enneking评分,从而明确植骨区愈合骨痂的密度变化趋势,骨愈合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X线摄片结果显示:4个月后:骨缺损区依然清晰可见,内有少量稀疏骨痂通过,少量外骨痂形成。6个月后:植骨区内骨痂含量明显增多,且外骨痂膨大。8个月:缺损区模糊,有较致密骨痂生成,且外骨痂逐渐减少。10个月:植骨区骨痂更加致密,且部份髓腔再通。(2)Enneking评分:患者术后第10个月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正常功能20例,20分以下的患者1例。(3)BMD测定:骨折端的骨密度及骨密度比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植骨10个月后患侧的骨密度已可基本上达到正常对照侧的骨密度水平。结论: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痂的力学强度特性。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可以作为检测植骨区的恢复情况的参考。
华伟伟桑宏勋冯靖蔡靖宇吴富章张毅牛二龙
关键词:双能X线骨折愈合骨痂
分期关节置换术治疗感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一期感染清创占位器植入、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感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对比观察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及胫骨平台占位器两种占位器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分期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6例(27关节)感染性膝关节炎患者。标准治疗方案分两个阶段:一期手术对膝关节彻底清创后植入术中自制胫骨平台占位器(A组)或抗生素骨水泥珠链(B组);间隔期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感染清除后行二期关节置换术。在术前、间隔期、关节置换术后进行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及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3个月(12~54个月)。23例(24关节)按预期完成分期手术,3例珠链组患者感染控制后放弃二期手术。两组中各有1例更换同型占位器,最终所有患者均清除感染,且无一例感染复发。关节置换术后,A组平均HSS评分改善至(90.5±5.5)分(83~95分),平均ROM提高至(109.4±18.1)°(85°~130°);B组平均HSS评分显著改善至(80.9±13.5)分(63~95分),平均ROM提高至(96±23.3)°(65°~130°)。术后,两组患者ROM及HS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间ROM(P=0.153)及HSS评分(P=0.05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感染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案,可控制感染并改善膝关节功能。对于膝关节感染控制后不确定是否行关节置换的患者,更推荐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珠链。
邓涛倪明李想徐驰柴伟牛二龙周勇刚郝立波张国强陈继营
关键词:分期手术
阿司匹林对大鼠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和骨吸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成熟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由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共同作用的大鼠破骨细胞骨髓诱导体系,将雌激素(10-6mmol/L)和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0.25 mmol/L、0.5 mmol/L、1.0 mmol/L、1.5 mmol/L)分别作用于破骨细胞。诱导培养后分别对破骨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he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破骨样细胞数量;将各组破骨细胞接种于骨磨片上,建立破骨细胞-骨磨片活性分析模型,于不同时间点对骨磨片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雌激素组破骨细胞数量和骨吸收陷窝面积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加,阿司匹林组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数量、骨吸收陷窝面积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激素组相比,低浓度阿司匹林组(0.25mmol/L)没有明显差异;但中、高浓度阿司匹林实验组(0.5mmol/L、1.0mmol/L、1.5mmol/L)破骨细胞数量和骨吸收陷窝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骨吸收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张毅牛二龙李阳梁媛覃君慧衣慧王瑞安桑宏勋
关键词:阿司匹林破骨细胞骨吸收骨质疏松
冲击波联合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Hoffa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冲击波联合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治疗战士Hoffa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战士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炎(Hoffa病)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膝关节Insall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随访1年。疗效评价:治疗后效果优为32例(64%),良为10例(20%),可为6例(12%),差为2例(4%)。结论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Hoffa病具有非创伤、疗效可靠、康复快的优点。
高巍刘明青祖宏何蔚牛二龙王慧娣
关键词:HOFFA病冲击波疗效
生物玻璃和壳聚糖改性的多孔活性骨水泥体内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型多孔活性骨水泥(porous bioactive bone cement,PBC)在体内的生物力学特性,观察材料降解及新骨形成情况。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粉末、生物玻璃粉末和壳聚糖颗粒按照不同质量百分比(W/W,%)比例配制成3种PBC:PBCⅠ(50︰40︰10)、PBCⅡ(40︰50︰10)和PBCⅢ(30︰60︰10)。32只10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4.0~4.5 kg;制备直径4 mm、深10 mm的双侧股骨髁部缺损模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n=8),分别于双侧缺损处植入单纯PMMA骨水泥(A组)、PBCⅠ(B组)、PBCⅡ(C组)和PBCⅢ(D组)。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1周时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3、6个月取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和Van-Gieson染色组织学观察;取未植入的对应骨水泥行生物力学测试,作为对照。结果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1周X线片检查示各组植入骨水泥位置良好。生物力学测试示,植入前及术后3、6个月,C、D组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A组明显下降(P<0.05);B组压缩强度及3、6个月弹性模量较A组明显下降(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前及术后3个月,C、D组两指标均较B组明显下降(P<0.05);6个月,C组压缩强度和D组弹性模量较B组明显下降(P<0.05)。与植入前相比,B、C、D组术后3、6个月两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A组无显著变化(P>0.05)。组织学观察示,术后3个月,A组纤维结缔组织环绕在PMMA和骨组织之间;B、C、D组壳聚糖颗粒有不同程度降解,其中D组降解最明显;6个月,A组较前无明显变化;B、C、D组可见骨组织沿壳聚糖降解后形成的空隙向骨水泥内部生长,C、D组骨生长优于B组。定量分析显示,A、B、C、D组骨组织含量百分比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各组内术后6个月显著高于3个月。结论以PMMA粉末、生物玻璃粉末和壳聚糖颗粒按照质量百分比(W/W,%)40︰50︰10及30︰60︰10比例制备的PBC较单纯PMMA骨�
李阳雷伟王征张毅牛二龙于龙吴剑维臧渊刘峙辰吴子祥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玻璃壳聚糖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
阿司匹林预防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防去势大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48只3月龄SD雌性大鼠并随机分为6组:去势组(OVX组)、对照组(Sham组)及4个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干预组,每组8只。OVX组及4个阿司匹林组均行卵巢切除术。去势后1周,阿司匹林干预组分别按2.25、4.46、8.92及26.75mg/kg(A1、A2、A3及A4组)灌胃,1次/d。OVX组及Sham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1次/d。灌胃3个月后观察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水平;以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测量L5椎体骨密度;对股骨骨小梁微观结构、胃黏膜应激情况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Micro-CT分析腰椎椎体骨小梁微观三维形态结构。结果与OVX组比较,A3、A4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A2、A3、A4组骨钙素与Sham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DX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MD值与OV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织形态学显示阿司匹林各剂量组骨小梁形态结构较OVX组好;A3、A4组胃黏膜可见黏膜红斑及黏膜下出血,A4组最明显。Micro-CT分析表明,与OVX组比较,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V/TV、Tb.Th、Tb.N、BMD均显著提高(P<0.01),BS/BV、Tb.Sp显著降低(P<0.01),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V/TV、BS/BV、Tb.Th、Tb.N、Tb.Sp、BMD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改善去势大鼠骨小梁结构,增加骨质密度,可用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骨吸收及刺激骨形成发挥作用,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用于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建超颉强桑宏勋陈志文王军秦国良马义善张达张毅牛二龙
关键词:阿司匹林骨质疏松骨密度
一期清创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介绍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保留内置物的彻底清创技术。[方法]2010年1月~2017年1月腰椎内固定术患者692例,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岁(58~80岁)。引流管或伤口引流液培养均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其中MRSA 2例,表皮葡萄球菌8例,肠杆菌1例,肠球菌1例。获得细菌学证据后,采用亚甲蓝标记后彻底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4例患者清创后切口引流液培养均阴性,切口均Ⅰ期愈合,14 d拆除切口缝线。清创术后3 d CRP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ESR及CRP均持续下降,术后3个月ESR及CRP均降至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征象。[结论]采用亚甲蓝标记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可获得Ⅰ期治愈。
刘明青祖宏高巍王慧娣刘杨牛二龙
关键词:腰椎内植物清创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