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世山

作品数:42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台湾中流文教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篇考古
  • 11篇文化
  • 6篇遗址
  • 5篇商代
  • 5篇商王
  • 5篇商文化
  • 5篇考古学
  • 5篇古学
  • 4篇遗存
  • 4篇晚商
  • 4篇西周
  • 4篇考古学文化
  • 4篇出土
  • 3篇都城
  • 3篇殷墟文化
  • 3篇原始瓷
  • 3篇商代晚期
  • 3篇商王朝
  • 3篇西周时期
  • 3篇先周文化

机构

  • 42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英属哥伦比亚...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青海省文物考...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42篇牛世山
  • 8篇岳占伟
  • 6篇唐际根
  • 6篇何毓灵
  • 6篇岳洪彬
  • 4篇李志鹏
  • 4篇荆志淳
  • 2篇唐锦琼
  • 2篇刘小贞
  • 2篇郭梦
  • 2篇陈国梁
  • 1篇许新国
  • 1篇赵欣
  • 1篇许宏
  • 1篇赵海涛
  • 1篇高天麟
  • 1篇宋江宁
  • 1篇肖永明
  • 1篇赵静玉
  • 1篇王宏章

传媒

  • 9篇南方文物
  • 8篇考古
  • 5篇考古与文物
  • 4篇中原文物
  • 4篇三代考古
  • 3篇考古学报
  • 2篇江汉考古
  • 2篇古代文明辑刊
  • 1篇文物世界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华夏考古
  • 1篇大众考古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商代扁体铜卣的铸造工艺研究
2019年
本文依据殷墟出土的铜卣、卣范和卣芯等实物资料,主要从铜卣表面的范线、圈足上的镂孔、器底的网格、圈足与器底间的加强筋、止动装置、垫片、气孔、补铸、二次浇注、分铸等铸造痕迹,以及卣范和卣芯反映的器身、器盖、提梁等的分范方式,提梁与器身、盖与钮的连接方式,綯索状提梁、肩部兽头和提梁末端兽头的制作方法,卣范与范、范与芯之间的组装方式,以及器身、器盖、提梁上浇口的设置等铸造工艺,全面介绍了商代扁体铜卣的铸造技术和制作工艺。
岳占伟岳洪彬牛世山刘煜
关键词:商代
商文化京当类型:判别、分歧与解析
2016年
商文化的京当类型是分布于陕西关中西部的一个文化类型(图一),是商王朝势力西进到陕西渭河流域,并融合本土族群后在物质文化上呈现的新的文化形态。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一样,学界对京当类型的研究,同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关中本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交互进行;同时,商王朝中心地区一些典型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为确定京当类型的年代提供了明确的标尺,并通过京当类型与典型商文化的比较研究.
牛世山
关键词:考古学本土文化
《考工记·匠人营国》与周代的城市规划被引量:7
2014年
《考工记·匠人营国》是周代关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文献,对后代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很大影响。它蕴含特定的城市规划模式,具有明确的初始总体规划;具有这种规划的城市布局严谨规整,建置主次有序。这个规划模式可能还是西周王朝礼制在城市规划方面的重要内容。《匠人营国》的城市规划思想,是西周、春秋时期等级社会的反映。
牛世山
关键词:考工记周代城市城市规划
周族起源与先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7年
以周先公、先王为核心的周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族,周人建立的西周王朝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重要地位,史迹遗存也相当丰富。文献记载周人在灭商前已建立了国家,所谓'周虽旧邦'(《诗经·大雅·文王》),或自称为'小邦周'(《尚书·大诰》),周原卜辞里称周的首领为'周方伯” [1],均可证。
牛世山
关键词:先周文化考古学文化
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东地三座商代晚期车马坑发掘简报
2024年
2017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村东地发现3座车马坑。其中K1埋葬两马一车一人,K2埋葬一车两人,K3埋葬两马一车。K2中的两人应为驾车的驭手,车马坑中两匹马的位置摆放两人的现象以往在殷墟不见。3座车马坑出土有铜车马器、骨器、金箔等。K1的年代不早于殷墟三期;K2、K3的年代为殷墟三期。
牛世山王新丽(整理/电脑绘图)王梦恒(整理)杨梦慧(整理)李浩嘉(整理)蒙景怡(整理)许雯(整理)陈柳(整理)
关键词:车马坑
北方地区出土商代前期的硬陶和原始瓷来源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北方地区出土的商代硬陶和原始瓷来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赞同北方地区出土的商代前期硬陶和原始瓷来源于南方说,具体而言来自江西地区。有关硬陶和原始瓷可分为5组,其中3组可能产自赣西北,1组产自角山文化区,另1组可能产自吴城文化核心区,但也不排除赣西北也有产地。
牛世山
关键词:原始瓷
西周时期的楚与荆
2006年
商周金文和先秦典籍中关于国或族的称谓有'楚'、'楚荆'、'荆楚'、'荆'、'荆蛮'之名,其中'楚'应指芈姓楚国族,现无疑义,至于其他称呼,或以为全指楚国或楚族,是其不同的称呼,或认为并非全为楚国或楚族之称,有的应该指荆族,并涉及楚、荆地望及文化关系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就楚与荆之别、西周时期的楚与荆族地望及其文化关系等作进一步探讨。
牛世山
关键词:西周时期楚族文化
关于殷墟(大邑商)都城布局研究的新思考——以2021-2022年殷墟洹河北岸地区的考古收获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河南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面积达30平方千米。1899年来,殷墟因出土甲骨文而闻名于世。殷墟考古开始于1928年,是中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遗址之一,工作已历90多年。工作历时之长、发掘次数之多、发现的地下遗存之丰富、研究之深入,在中国古代遗址中居于前列。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圣地。但有关殷墟的考古和研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由于殷墟各区域考古工作不平衡,已经影响了对其整体的研究,其他还有对其分布范围与规模、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等“基本面”仍然没有解决。只有全面、均衡地开展殷墟考古,才能搞清殷墟(大邑商)的规划和建设历程,构建包括商文明在内的上古史;在比较文明的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道路,阐释其当代意义。
牛世山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明考古发掘上古史商王朝古代遗址
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附论中原和北方地区商代原始瓷的来源被引量:18
2016年
殷墟出土硬陶、原始瓷和釉陶的时代涵盖殷墟第一期晚段至殷墟第四期,与代表典型殷墟文化的青铜器和大量普通陶器风格不同。从原料、技术、文化面貌等方面看,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与湖南湘江下游地区和江西赣江流域以吴城遗址为中心的地区联系紧密,包括殷墟在内的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商代原始瓷可能来自南方。
牛世山
关键词:原始瓷文化风格
河南商丘县东周城址勘查简报被引量:23
1998年
一、引言商丘地区处在历史上所称的黄泛区,自北宋末至清咸丰年问黄河南泛所引起的大量泥砂堆积,导致了大部分史前和历史时代的文化遗址被深埋于黄河冲积物之下。1936年李景聃先生为探索先商和早商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曾在商丘一带作过调查。
高天麟慕容捷荆志淳牛世山
关键词:夯土墙城址东周早商文化考古钻探勘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