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春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国家所有权的公权本质与私法行使——从国家所有权到国企公司治理的视角
- 2008年
- 随着国企改革和法制建设的推进,国家所有权的本质属性问题受到了法学界和管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形成了各种观点。从国家所有权的来源、主体与价值来看,国家所有权应当是一种公共权力,但私法行使方式正成为公权的行使方式的发展方向之一,而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家所有权的私权转化是国有所有权行使方式改革的关键。
- 燕春
- 关键词:国家所有权公权私权国有股权
- 防范通货紧缩的要义
- 2005年
- 在面对潜伏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背后,是需要尽快做出战略调整和政策转型,避免中国经济错失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 燕春
- 关键词:通货紧缩经济增长经济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升值
- 人民代表股东会与国企公司治理被引量:1
- 2007年
- 一.国资委模式批判: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逐步确立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其中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管的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如果我们根据宪法确认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为全民所有的原则,那么在存在国有股权的公司中其完全的委托代理链可用下图表示:
- 燕春史安娜
- 关键词:公司治理人民代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股东会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国有资产
- 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批判与重构--从国资委到人民代表股东会被引量:18
- 2008年
- 国资委的双重地位在法律上被赋予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作为政府监管机构,国资委行使的是公权力性质的监督权和管理权,可借助权力的"公"的性质强制性地推行一些改革措施,或者借助公权力颁布行政规章;同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人,国资委将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使国有股东权利,这种权利虽然以"国家的代表"作为主体,但是本质上仍然属于私权利范畴,基于这种权利"私"的性质,国资委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于是国资委享有的公权力和私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发生利益冲突难免,最终只会导致两种权利的扭曲。既然中国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存在国有股权的公司是营利法人,那么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应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亦应当是正确的,即本质上国资委出资人制度设计并没有解决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出资人"缺位"问题。建立一个人民代表股东会组织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是国有资产监管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选择。人民代表股东会中的国资委代表只享有召集、主持人民代表股东会的程序性职权及委派国有企业监事的实体性职权。
- 燕春史安娜
- 关键词:国资委国家所有权人民
- 人民代表股东会与国企公司治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我国国资委模式下国有股权的分化性与层次性、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函数的差异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地位不平等性、信息不对称性与责任不对等性等缺陷,决定着国资委出资人制度的设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出资人"缺位"问题。比较理想的设计应当是成立一个由人民代表组成的股东会或股东委员会来行使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职能。人民代表股东会的建构不仅意味着国有资产监管的重构,而且意味着国企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重构。
- 燕春史安娜
-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 国家所有权视角下的国有公司激励制度重构被引量:4
- 2008年
- 国有公司的激励问题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点,但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激励模式,都游离了国家所有权公权的本质和私法行使的属性,因而不可能使激励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剖析国家所有权属性的基础上,逻辑地推导出国有公司激励制度的价值取向——兼顾公平与效率,运用这一理论批判了现阶段国有公司主流的激励模式——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认为其不是解决国有公司激励问题的有效路径,进而提出"经济增加值(EVA)薪酬制"应成为我国国有公司激励的基本制度。
- 燕春
- 关键词:国家所有权公平
- 实践观视野下的经济与伦理
- 2007年
- 实践是一个通过工具、物质媒介与规范、认知等中介的相互作用机制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身关系的有机系统。通过人伦规范与物质媒介形成的相互适应的关联模式,经济与伦理共同构成实践的耦合系统结构。
- 燕春史安娜程恒贵
- 关键词:伦理
- 国有股权的公权本质与私法行使被引量:4
- 2008年
- 国有股权是国家所有权在公司法人制度下的转化形式。国有股权来源上的公法性、运行目的的公益性、意志形成过程中的公法性决定其本质上属于国家公权范畴,但在公司法人的内部运行过程与市场环境中,国有股权应当保持股权的一般私法特征。明确国有股权的本质属性与其私法运行方式对于完善国家所有权制度与国企公司治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 燕春
- 关键词:国有股权公权私法权利行使
- 从国资委到人民代表股东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批判与重构被引量:3
- 2008年
- 理论界基于不同的视角、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定位问题上形成了全民论、国家论、政府论、综合论、缺位论等理论解释。但从国家所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是全体人民、国家政府只是国家所有权的代理人。而且,从这一定位角度来审视,我国现有的国资委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从法律上建构一个独立的人民代表股东会,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 燕春史安娜
- 关键词:国家所有权人民国资委
- 基于国家所有权的国有公司治理研究
- 本文试图在前人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所有权的视角,审视了国内外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论述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的价值取向,并由此架构了我国国有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国家所有权。
...
- 燕春
- 关键词:国家所有权公司治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