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树仁

作品数:32 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章古台
  • 15篇沙地
  • 14篇造林
  • 8篇固沙
  • 7篇樟子松
  • 6篇固沙林
  • 5篇引种
  • 4篇沙丘
  • 4篇树种
  • 3篇杨树
  • 3篇育苗
  • 3篇造林技术
  • 3篇造林模式
  • 3篇植被
  • 3篇乡土树种
  • 3篇科尔沁沙地
  • 3篇护林
  • 3篇更新造林
  • 3篇防护林
  • 2篇凋落

机构

  • 32篇辽宁省固沙造...
  • 3篇辽宁省林业科...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作者

  • 32篇焦树仁
  • 9篇曹文生
  • 8篇李玉航
  • 6篇邢兆凯
  • 6篇高树军
  • 6篇刘淑玲
  • 6篇袁春良
  • 4篇赵晓明
  • 3篇王国晨
  • 3篇宋晓东
  • 3篇尤国春
  • 2篇刘敏
  • 2篇张日升
  • 2篇赵冰
  • 2篇徐贵军
  • 2篇陈江燕
  • 2篇吴祥云
  • 2篇孟鹏
  • 2篇王浩
  • 2篇白雪峰

传媒

  • 18篇防护林科技
  • 8篇辽宁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内蒙古林业调...
  • 1篇第四次全国森...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人工恢复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作为沙地里干旱沙丘、湿地与水域相结合的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模式.通过那不斯莱自然保护区的封沙育草、人工植树种草等人工恢复植被措施,使沙地植被覆盖率提高30%,林带附近风速降低52.9%,水面蒸发降低55.4%,空气湿度提高0.2%~1.1%,同时也提高了沙地肥力,保护了珍稀的残遗植物荷花、鸡头米等.
曹文生焦树仁刘亚萍
关键词:生态环境
章古台沙地彰武小钻杨造林试验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营造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以银中杨、小美旱杨、黑林-1杨和樟子松等树种为对照,选择彰武小钻杨在不同沙丘部位进行造林试验。试验表明:在平缓沙地彰武小钻杨生长量比较高,树高和胸径分别为银中杨的91.8%和104.2%,为黑林-1杨的105.9%和120.6%,为小美旱杨的112.5%和195.2%;在沙丘下部彰武小钻杨比樟子松生长量显著增加;而在沙丘上部比樟子松生长降低,并发生干枯。
李玉航焦树仁刘淑玲袁春良王浩艾婷婷成文博
关键词:生长量
科尔沁沙地耐旱乡土灌木树种的选择及其生长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在干旱年份,从科尔沁沙地干燥沙丘选择特别耐旱的灌木树种进行育苗试验。通过对1、2年生苗木生长状况分析: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鼠李(Rhamnus porflorus)、桃叶卫矛(Evonyms bungeanus)、驼绒蒿(Eurotia arborescens)和杠柳(Periplocasepium)等适应性强,1年生苗木高度为对照树种胡枝子的49.6%~101.8%,2年生苗木为对照树种胡枝子的89.0%~97.9%,可以进一步进行沙地造林试验;东北木蓼生长缓慢,不宜继续进行造林试验。
徐贵军曹文生陈江燕孙海红刘桂荣张日升刘敏焦树仁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乡土树种灌木育苗
章古台固沙林更新造林中天然更新的结合与利用被引量:3
2008年
辽宁省章古台固沙林经过经营疏伐与块状采伐以后,通风透光条件改善,促进了天然下种更新。天然更新强度,在采伐迹地为690株.hm-2,人工更新造林地为575株.hm-2,油松和赤松林下松树为181株.hm-2,其他树种295株.hm-2。通过采取保护1年生樟子松幼树越冬,抚育油松、赤松幼树等措施,促进针叶树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营造杨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树木形成阔叶树混交林,沙丘中上部营造针叶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灌木,形成乔灌混交林。
李玉航袁春良刘淑玲焦树仁
关键词:固沙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
沙地人工林凋落物蓄积、土壤腐殖质组成和微生物分布的研究
有关观测资料,对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沙地人工林凋落物的分布规律、组成性质与分解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微生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27年生樟子松固沙林的年凋落物量达2.6~3.4t/ha,表土...
焦树仁
关键词:土壤腐殖质人工林土壤剖面
沙地人工林凋落物、腐殖质及微生物的研究被引量:11
1989年
于1980—1988年在辽宁省章古台沙地进行了人工固沙林改良土壤试验,对沙地人工林凋落物蓄积、组成与分解,土壤的腐殖质含量与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25—27a生樟子松林的年凋落量为2.5—3.0 t/ha,油松为3.0 t/ha,22 a生小青杨林为2.4 t/ha。各林分表土层的腐殖质含量显著增加,A_1层为流沙对照区的7.5—36.9倍,AC层为流沙对照区的2.4—11.1倍。人工固沙林不仅使有机质的含量增加,而且使腐殖质的组成得到改善,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降低,趋于稳定,碳氮比值提高。各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明显增加。当樟子松林混以小青杨和灌木时,不仅使土壤腐殖质和微生物的含量提高,而且组成上产生有益的变化。
焦树仁
关键词:人工林凋落物腐殖质微生物
论辽宁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预期效益
1990年
辽宁省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早于50年代初,原东北人民政府在颁布营造东西北部防护林带的决定中,就指出了在沿海地区营造海防林。至50年代末,有些地区已初具规模,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了总结经验,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和锦州市林科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现根据这些资料,对该体系建设的预期效益进行分析和估算。
焦树仁
关键词:防护林
土地荒漠化防治与林业新技术革命
1998年
本文概述了中国及辽宁省土地荒漠化发生现状,以及我国政府采取的对策和目标。文中以科尔沁沙地东部的章古台固沙林为例,进一步阐明了林业在生态工程建设和荒漠化土地防治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林业新技术的应用,对荒漠化土地综合开发治理的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
邢兆凯焦树仁
关键词:土壤荒漠化林业
章古台固沙造林水热效应的分析
1994年
本文通过对多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获得固沙造林改善沙地水热的效应,不在于蓄积土壤中的水分和提高空气和土壤的温度,而在于降低温差变幅,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改善易热易冷和干燥恶劣的大气环境。试验表明,固沙林使气温的年变幅降低2.03℃,地中温度年变幅降低3.4——4.5℃,提高空气温度7.3%——11.2%,降低水面蒸发55.6%——70.1%。据估算,固沙林由于降低风速和提高大气温度两项作用,使蒸发量削弱28.9%(在林内)和15.9%(在林缘)。
焦树仁
关键词:固沙造林水热效应章古台防护林
论章古台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被引量:8
2004年
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是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风沙土条件下建成的。樟子松固沙林降低了温差变幅,提高了空气湿度,增加了表土层的有机质含量,20~30年生林分乔木层生物产量达2.7~3.4t/(hm2·a),发挥了显著的小气候效益和改良土壤作用。针对章古台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存在的密度偏大、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出现的水分亏缺,感染枯梢病等不稳定因素,通过更新造林和对中龄林经营改造,改进和完善了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延长了樟子松固沙林的生育周期。
焦树仁邢兆凯
关键词:樟子松沙地造林枯梢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