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征
- 作品数:33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AK及EphA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FAK及EphA2在人脑胶质瘤不同病理级别中的表达,并阐述FAK及EphA2与胶质瘤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医院65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其中I-II级(低级恶性组)38例,Ⅲ-Ⅳ级(高度恶性组)27例,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4~72岁;肿瘤直径>5cm 30例,肿瘤直径≤5cm 35例,所有胶质瘤标本均为第一次手术切除,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另取14例正常新鲜脑组织做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链霉印白素-过氧化物酶法)测定FAK和EphA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人正常脑组织中未见EphA2蛋白表达,其在人脑胶质瘤高度恶性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度恶性组(P<0.05);FAK蛋白在人正常脑组织中和脑胶质瘤中均可表达;且在人脑胶质瘤高、低度恶性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FAK蛋白在人脑胶质瘤高度恶性组表达显著高于低度恶性组(P<0.05)。结论 FAK及EphA2与人脑胶质瘤恶性度有关,随着恶性度增高,FAK及EphA2的表达也增加。笔者认为FAK及EphA2的高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及其侵袭性生物学有关,因此FAK及EphA2可以作为胶质瘤侵袭性的生物学指标。同时以FAK及EphA2为中心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抑制胶质瘤的有潜力的途径之一。
- 焦征李震张训张异春陈盛强杨宏
- 关键词:FAKEPHA2胶质瘤
- 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早期处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自体动静脉内瘘主要是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而建立的血液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内瘘闭塞患者必需重建血管通路.导致内瘘闭塞的原因主要有内瘘非血栓性狭窄或血栓形成,对于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溶栓和手术取栓等方案.
- 马志刚焦征李震
- 关键词:血栓形成
- 血清AFP、AKP、γ-GT联合检测对肝癌介入化疗预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临床观察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给予FAM方案行径股动脉“肝动脉介入化疗”法治疗肝癌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梅(AKP)及γ-谷胺酰转肽酶(γ-GT)三项中1 ̄3项未降入正常(A组)与三项均降入正常(B组)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2例治疗前血清AFP、AKP、γ-GT均高于正常的乙肝后肝癌患者,治疗后2 ̄3周联合检测血清AFP、AKP、γ-GT的变化,并作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4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0.2个月)与文献报道相符,血清AFP、AKP、γ-GT均下降入正常范围者较1 ̄3项未降入正常范围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给予FAM方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法治疗对不能实现手术治疗的乙肝后肝癌患者可延长其生存期,而治疗后血清AFP、AKP、γ-GT三项均下降入正常范围者对患者生存期有指导意义。
- 段文都刘鸿章刘力刘岩焦征张颖刘亚力
- 关键词:AFPAKPΓ-GT肝癌
- 血清AFP、AKP、γ—GT联合检测对肝癌介入化疗预后的临床观察
- 目的:临床观察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给予FAM方案行径股动脉"肝动脉介入化疗"法治疗乙肝后肝癌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梅(AKP)及γ-谷胺酰转肽酶(γ-GT)三项中1~3项未降入正常(A组)与三项...
- 段文都刘鸿章刘力刘岩焦征张颖刘力亚
- 关键词:AFPAKP肝癌介入化疗
- 文献传递
- 血清AFP,AKP及γ-GT联合检测对肝癌介入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检测42例予FAM方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的乙肝后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AKP,γ-GT水平,观察治疗后2~3周上述指标的变化及与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示,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20个月;血清AFP,AKP,γ-GT均下降至正常范围者20例,其生存期明显长于3项中1~2项或3项均未降至正常范围者(22例)。提示,采用FAM方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方法治疗的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AFP,AKP,γ-GT3项均下降至正常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 段文都刘鸿章刘力王建中刘岩焦征张颖刘力亚
- 关键词:化学栓塞预后
-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裂隙脑室综合征(slit ventricle syndrome,SVS)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由于过度分流所导致的一种临床表现以间歇性头痛为主,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室呈裂隙状,甚至看不到脑室形态,并且伴有分流泵充盈迟缓的一种综合征.SVS是与分流手术直接相关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 彭震李震焦征
- 空肠壁血管瘤与脾囊肿并发1例报告
- 2002年
- 空肠血管瘤少见,脾囊肿亦少见,两病并发极为罕见。我院发现1例空肠壁血管瘤与脾囊肿并发1例,现报告如下。
- 刘力刘鸿章王建中段文都刘岩焦征薛聪龙
- 关键词:脾囊肿血管瘤空肠肠壁并发
- 腹股沟圆韧带腹膜鞘状突囊肿1例被引量:2
- 2003年
- 刘岩焦征王蒸薛聪龙刘力刘鸿章
- 关键词:病理诊断囊肿切除术
- 减轻脾切除术后发热的体会被引量:3
- 2006年
- 笔者自1 9 9 9年起采用“分束结扎脾蒂法”行脾切除3 3例(A组),术后监测体温变化情况、脾蒂有无胰腺组织以及血、尿、腹腔引流液淀粉酶(AYM)等指标,并与同期2 6例行传统的集束脾蒂结扎脾切除(B组)者作对比较。结果示两组术后3 d内发热率无差异,3 d后A组体温明显低于B组(P<0.01);A组血、尿及腹腔引流液AYM均明显低于B组。提示采用“分束结扎脾蒂法”可减少对胰尾损伤,使脾热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可减轻脾切除术后病人的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 王建中刘鸿章刘力段文都刘岩薛聪龙焦征张颖王蒸
- 低氧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内cPKC和cPKCα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内CpKC和CpKCα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及低氧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pKC和CpKCα蛋白表达。结果:脑缺血后缺血组织周围CpKC和CpKCα蛋白表达均有增高但是在低氧预处理组有明显降低的表现尤其以CpKC为主。讨论:脑缺血后缺血组织周围CpKC和CpKCα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提示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异常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这可能是低氧预处理可以降低脑缺血后脑组织的进一步脑损害的作用机制。
- 马志刚焦征段斐
- 关键词:脑缺血蛋白激酶C低氧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