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小杰

作品数:69 被引量:331H指数:9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手术
  • 20篇食管
  • 15篇肿瘤
  • 14篇胸腔
  • 13篇胸腔镜
  • 13篇食管癌
  • 13篇切除
  • 12篇外科
  • 12篇肺癌
  • 9篇细胞
  • 8篇切除术
  • 7篇腔镜手术
  • 7篇肺叶
  • 6篇胸腔镜手术
  • 6篇术后
  • 6篇肺叶切除
  • 5篇食管肿瘤
  • 5篇气管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外科治疗

机构

  • 50篇福建省立医院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潍坊医学院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8篇潘小杰
  • 30篇欧德彬
  • 20篇郭天兴
  • 15篇陈文树
  • 11篇吴榕龙
  • 8篇林招贤
  • 6篇叶明凡
  • 5篇张仕状
  • 5篇付向宁
  • 4篇陈前顺
  • 4篇张振龙
  • 4篇林兴
  • 4篇赵庆华
  • 4篇程鑫
  • 3篇王春霞
  • 3篇江通淦
  • 3篇徐驯宇
  • 3篇林肖鹰
  • 3篇朱立桓
  • 3篇张霓

传媒

  • 12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创伤与急诊电...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4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治疗5例
1998年
1994年1月~1998年3月,手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0~57岁。4例肿瘤位于颈段气管,1例位于上胸段气管。5例共行7次手术,其中肿瘤摘除术3例次,气管环切对端吻合4例次。病理报告3例为恶性,2例为良性。X线和纤维支气管镜是主要诊断手段,MRI能从三维平面显示气管内肿物的位置、大小及外侵情况。本文对麻醉选择、手术进路、手术操作等进行初步探讨。
欧德彬潘小杰吴榕龙江通淦
关键词:气管肿瘤外科手术原发性
循环肿瘤细胞在低剂量螺旋CT检出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低剂量螺旋CT(LDCT)检出的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120例LDCT检出的SPN患者。术前检测CTC,并与癌胚抗原(CEA)比较,以术后病理为SPN良恶性诊断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C在SPN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CTC与恶性肺结节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120例SPN中,经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肺结节102例(85%),良性肺结节18例(15%);恶性肺结节CTC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10.5比7.5 FU/3 ml,Z=-3.834,P<0.01);CTC鉴别SPN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84比0.625,P<0.05);CTC截断值为8.15 FU/3 ml时,敏感度78%(79/102),特异度67%(12/18);单因素分析显示CTC与肺腺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12.894、4.073,P<0.05),与肿瘤最大直径、胸膜侵犯、脉管侵犯无明显相关(χ2=2.044、0.696、1.470,P>0.05)。结论 CTC在LDCT检出的SPN良恶性鉴别上较CEA更具优势,且与临床IA期肺腺癌淋巴结转移及术后TNM分期上调有关。
丁运尤培林郭天兴陈文树黄阳昀朱立桓李武锦潘小杰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低剂量螺旋CT孤立性肺结节
多层螺旋CT容积重组诊断重度颈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2007年
潘小杰赵兴圣周茂义张仕状邢美芬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软组织肿胀眼球突出血管杂音
胃癌侵犯胃裸区的CT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侵犯胃裸区(GBA)的CT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CT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胃癌连续性病例,21例侵犯GBA,近侧胃癌(PGC)42例,远侧胃癌(DGC)39例。着重观察GBA受侵后宽度、厚度、密度的变化、左侧膈肌脚受累情况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PGC与DGC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PGC侵犯GBA发生率(40.5%)明显高于DGC(10.3%);(3)21例胃癌侵犯GBA病例中,有18例CT表现为GBA内软组织肿块(85.7%),9例左侧膈肌脚受侵(42.9%),10例膈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47.6%)。结论:胃癌侵犯GBA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和解剖基础,CT术前评价胃癌侵犯GBA有重要意义。
程鑫韩明张仕状董鹏潘小杰
关键词:胃癌胃裸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鼠MRI观察小鼠结肠癌移植瘤内皮抑素疗效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用多鼠磁共振成像(multiple-mouse MRI,MMMRI)方法评价内皮抑素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建立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1周后筛选成瘤均匀的16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内皮抑素6 mg/(kg.d)及0.9%生理盐水各0.2 ml皮下注射,用药14天后进行MMMRI检查。结果MMMRI检查可以显示荷瘤鼠经内皮抑素治疗后在肿瘤体积、形态及信号等方面的变化;MRI测量肿瘤的体积为(2723.26±1136.91)mm3,病理测量的肿瘤体积为(3505.76±1350.12)mm3,两种测量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993,P<0.01)。结论MMMRI能准确、无创性反映内皮抑素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程鑫曲林涛张仕状王滨潘小杰
关键词:结肠癌磁共振成像内皮抑素
三维重建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研究三维重建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三维重建分为重建组(58例)和非重建组(9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PSM,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通过对术前8个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史、BMI、CT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FEV1和拟切除肺段类型)PSM后,两组各成功匹配43例患者。PSM后,与非重建组相比,重建组患者复杂肺段手术时间更短(155.77±30.17 min vs.212.94±66.4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46.00±25.94 ml vs.88.79±68.36 ml,P=0.002)。结论术前三维重建有助于提高单操作孔胸腔镜复杂肺段手术效率并减少术中出血。
尤培林陈文树赵力澜郭天兴朱立桓涂鹏杰黄建源潘小杰
关键词:三维重建肺段切除术早期肺癌
胸腔镜在重症胸外科急诊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科急诊应用胸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32例急诊胸腔镜手术病例的急诊致伤原因、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等临床特点。结果 2例行肺叶切除,1例行肺裂伤组织楔形切除,4例行肺裂伤缝合止血,8例肋间血管止血,1例取异物并修补膈肌,1例肺楔形切除,1例胸廓内动脉止血;12例肺粘连带止血,其中10例同期肺大疱切除;2例严重纵隔感染行纵隔切开减压引流。手术平均操作时间(118.7±19.13)分钟,术后平均拔管时间(3.2±0.5)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8.6±3.32)天,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在重症胸外科急诊中应用胸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郭天兴潘小杰陈前顺
关键词:胸腔镜胸部创伤急诊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342例无吻合口瘘报告
<正>探讨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临床对策。方法:在胸腔内使用消化道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在颈部行食管胃单层内翻缝合。结果:全组食管癌切除363例,行食管胃吻合342例无吻合口瘘发生。其他并发症有肺部感染10例,ARBS4例...
欧德彬吴榕龙潘小杰
文献传递
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多鼠MRI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用高场强MR对其行多鼠MR研究的价值。方法于小鼠腋部皮下注射CT-26细胞悬液,3周后行多鼠MR检查(一次4只荷瘤小鼠),观察肿瘤的大小及特征,并取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建立了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成功尝试了采用1.5TMR行多鼠MR检查,获得的MR图像可较为清晰的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信号及其向周围生长情况等。MR测量所得的肿瘤体积与病理测量结果密切相关(r=0.993,P<0.01),较大体测量与病理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更高(r=0.928,P<0.01)。结论1.5TMR行多鼠MR检查能无创性、清晰地显示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皮下瘤灶的生长情况。
程鑫曲林涛张仕状王滨潘小杰
关键词:结肠肿瘤磁共振成像皮下移植瘤模型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微创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应用于微创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46例,分为术后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HFNC组71例和术后鼻导管给氧的对照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氧分压、氧合指数、生命体征、住院天数等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NC组术后第24h氧合指数和氧分压均较高(P<0.05);术后呼吸情况较优(P<0.05),呼吸频率较低(P<0.05);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较轻(P<0.05);术后再次插管及住院天数较少(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能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氧合情况,减少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黄阳昀潘小杰
关键词:食管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