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小平

作品数:4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会议论文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人工肝
  • 13篇细胞
  • 12篇衰竭
  • 12篇病毒
  • 11篇永生化
  • 11篇生化
  • 11篇肝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肝炎
  • 8篇耐药
  • 8篇肝衰
  • 8篇肝衰竭
  • 7篇突变
  • 7篇米夫
  • 7篇耐药患者
  • 7篇拉米夫定
  • 7篇急性肝
  • 7篇肝脏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机构

  • 49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9篇潘小平
  • 37篇李兰娟
  • 28篇杜维波
  • 24篇曹红翠
  • 17篇盛国平
  • 14篇陈智
  • 13篇陈瑜
  • 13篇章益民
  • 8篇虞晓鹏
  • 8篇李君
  • 8篇盛吉芳
  • 7篇吕国良
  • 7篇朱春侠
  • 6篇喻成波
  • 6篇李建州
  • 6篇李敏伟
  • 6篇陈峰
  • 5篇郝邵瑞
  • 5篇程翼宇
  • 5篇刘小丽

传媒

  • 7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中华医学会全...
  • 3篇2006年浙...
  • 3篇第四届国际暨...
  • 3篇2006年浙...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2009年第...
  • 1篇2009香港...
  • 1篇2008年浙...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存在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情况
2005年
朱晓岚潘小平
关键词:YMDD变异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国外学者
拉米夫定耐药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水平与YMDD变异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耐药者 YMDD变异类型、变异率及与体内病毒水平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 PCR检测拉米夫定耐药者血清 HBV-DNA浓度 ,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 YMDD变异情况。结果 :5 2例拉米夫定耐药者 YMDD变异检测结果 ,其中有 2 4例发生 YMDD变异 ,占 46.1 5 % ,并且 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 )基序发生三种变异 ,第一种类型为 YVDD变异 ,共有 1 1例 (变异率 2 1 .1 5 % ) ,即核苷酸 A741→ G变异 ;第二种类型为 YIDD变异 ,共有 1 1例(变异率 2 1 .1 5 % ) ,即核苷酸 G743→ T变异 ,其中有 1例核苷酸 G743→ C变异也引起 YIDD变异 ;第三种类型为 YLDD变异 ,共有 2例 (变异率 3 .85 % ) ,即核苷酸 A741→ T变异。 YMDD野生型血清病毒浓度为 7.0× 1 0 6± 1 .3× 1 0 6 copies/ ml,YVDD、YIDD、YLDD变异型病毒浓度分别为 7.5×1 0 6 ± 1 .5× 1 0 6 copies/ ml、7.6× 1 0 6 ± 1 .7× 1 0 6 copies/ ml、6.9× 1 0 6 ± 1 .3× 1 0 6 copies/ ml;经 t检验 ,YMDD变异型与 YMDD野生型血清病毒浓度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除已报道的拉米夫定耐药者 YMDD基序发生 YVDD和 YIDD变异外 ,还存在 YLDD变异 ;拉米夫定耐药者体内乙肝病毒水平与发生
潘小平陈智陈峰刘克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YMDD变异荧光定量PCR耐药
胸腺肽α_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2004年
目的 研制胸腺肽α1(Tα1)单克隆抗体 ,为Tα1作用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方法 用戊二醛将Tα1和牛血清白蛋白进行交联 ,以其交联物为抗原 ,按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和Western免疫印迹来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建立了分泌抗Tα1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能特异性地与Tα1结合 ,但与单纯牛血清白蛋白、酵母抽提物和转染Tα1酵母未诱导表达产物无反应。其抗体效价为 1∶10 2 4 0 ,Ig亚类为IgG2b。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针对Tα1高效价、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潘小平陈智陈峰沃健儿胡中荣刘克洲
关键词:胸腺肽Α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
含有SV40 LT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产毒细胞系的建立
本研究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有SV40 LT抗原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产生高滴度病毒颗粒的产毒细胞系,为建立永生化肝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朱春侠潘小平陈瑜杜维波曹红翠盛国平盛吉芳李兰娟
关键词:肝炎病毒抗原基因基因重组分子克隆
文献传递
拉米夫定治疗鸭乙肝停药后肝脏病理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用鸭乙肝模型研究拉米夫定对鸭乙肝病毒的抑制效率以及停药后肝脏病理变化。方法 DHBV阳性血清感染 1日龄樱桃谷鸭 ,制备鸭乙肝模型。感染后第 2周选DHBV阳性鸭进行拉米夫定治疗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 ,连续治疗 3个月 ,于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 1个月、 2个月、 3个月每组杀 10只樱桃谷鸭 ,取肝脏及血清 ,观察血清中病毒滴度变化、肝细胞变性程度及肝脏炎性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鸭血清中乙肝病毒滴度 (8847 0± 5 3 71 9)、肝细胞变性程度 (1 3± 0 5 )及肝脏炎性程度 (3 6± 1 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13 661 8± 70 3 5 8,3 8± 0 8,7 7± 2 9) ,但与正常组 (2 72 7 4± 995 4)相比 ,病毒滴度仍然显著升高。停药后 1个月病毒滴度有所回升 ,其后下降。肝细胞变性程度及肝脏炎性程度仍维持较低水平。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鸭乙肝病毒感染具有较为明显的、迅速的效果 ,停药后第一个月反跳明显 ,提示停用拉米夫定的第一个月应加强其他抗病毒治疗。
杨艳宏陈祥明陈智陈峰朱善济潘小平
关键词:拉米夫定肝脏病理特点
永生化猪肝细胞的建立及其鉴定
人工肝(artificial liver)被认为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生物型人工肝研究的热点,原代猪肝细胞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应用。
潘小平李君盛吉芳李兰娟杜维波郝邵瑞曹红翠陈瑜盛国平章益民朱春侠
关键词:人工肝肝衰竭猪肝细胞特异功能
文献传递
永生化人肝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永生化的人肝细胞系,为生物人工肝、肝细胞移植、体外药物代谢等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应用胶原酶等四步灌流法分离获得原代人肝细胞,以含有SV40大T抗原(SV40LT)的重组反转录病毒对原代人肝细胞进行永生化,并对永生化人肝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原代人肝细胞经含有SV40LT的重组反转录病毒感染3~4周后,获得2株永生化人肝细胞系,分别命名为HepLi2和HepLi3,永生化人肝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具有典型的肝细胞形态。Western印迹显示有SV40LT基因的蛋白表达;RT-PCR显示永生化人肝细胞有Alb、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人凝血因子X(HBCF-X)和β-actinmRNA表达,有细胞色素(CY)P450亚型(CYP3A5、CYP2E1、CYP2C8—19、CYP3A4)mRNA的表达;在HepLi2和HepLi3永生化人肝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ALT、乳酸脱氢酶(LDH)和Alb。结论新建立的永生化人肝细胞系具有正常人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完善的肝细胞CYP450酶功能,可进一步用于肝细胞药物代谢研究。
潘小平杜维波盛国平虞晓鹏喻成波吕国良曹红翠李君章益民陈瑜李兰娟
关键词:细胞系猴病毒40抗原肝细胞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的病毒水平、YMDD变异类型、前C区/核心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药物,具有强烈的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但长期服用易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现象。拉米夫定耐药主要由HBV P基因的YMDD基序变异引起。并且,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等
潘小平李兰娟杜维波李敏伟曹红翠陈智
文献传递
永生化猪肝细胞的建立及其鉴定
人工肝(artificial liver)被认为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 以肝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型人工肝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由于猪肝细胞能表达与人肝细胞相当或更高水平的肝特异功能,大多数动...
潘小平李兰娟杜维波郝邵瑞曹红翠陈瑜盛国平章益民朱春侠李君盛吉芳
关键词:猪肝细胞细胞系细胞数永生化生物型人工肝
文献传递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的病毒水平、YMDD变异类型、前C区/核心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药物,具有强烈的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但长期服用易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现象。拉米夫定耐药主要由HBV P基因的YMDD基序变异引起。并且,HBV基因型与 YMDD变异等有密切的相关,已有研究证实拉...
潘小平李兰娟杜维波李敏伟曹红翠陈智
关键词:基因型启动子突变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