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智

作品数:54 被引量:57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 16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冻土
  • 27篇多年冻土
  • 20篇青藏
  • 14篇铁路
  • 14篇路基
  • 11篇冻土区
  • 11篇青藏铁路
  • 10篇多年冻土区
  • 7篇冻融
  • 7篇水分迁移
  • 6篇公路
  • 6篇保温
  • 5篇冻融过程
  • 5篇土力学
  • 5篇青藏高原
  • 4篇地温
  • 4篇直剪
  • 4篇直剪试验
  • 4篇路工
  • 4篇接触面

机构

  • 5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兰州大学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煤炭工业郑州...

作者

  • 54篇温智
  • 30篇马巍
  • 20篇盛煜
  • 11篇张明礼
  • 10篇王大雁
  • 10篇薛珂
  • 9篇吴青柏
  • 9篇俞祁浩
  • 6篇顾同欣
  • 6篇关辉
  • 6篇李德生
  • 5篇王永涛
  • 5篇高樯
  • 4篇张建明
  • 4篇杨振
  • 4篇吴基春
  • 4篇牛富俊
  • 4篇刘永智
  • 3篇张中琼
  • 3篇齐吉琳

传媒

  • 13篇冰川冻土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铁道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2篇铁道工程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公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3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F meter基质势传感器的冻土水分迁移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基质势是指土壤毛管产生的毛管力和土粒表面的吸附力所引起的吸持水分的能力,基质势是冻土水分迁移研究中的关键参数之一。以往由于测试技术的限制,冻土基质势很难直接测定,制约了冻土水分迁移研究中许多机理性问题的准确回答。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利用新近推出的适用于负温冻结土环境的高精度基质势传感器、SWR水分探头和热敏电阻,直接测量土冻结过程中基质势、未冻水含量、温度和变形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青藏粉质黏土基质势随温度下降而减小,随温度上升而增加,温度达冻结温度时基质势约为-30 kPa。试验发现,土体基质势和土冻结过程中冻胀量变化密切相关,其引起了土冻结过程中的水分重分布,导致了11 cm深度处含水量较试验前增大约3%。不同深度处基质势差值可达400 kPa,冻土中基质势控制了土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的方向和迁移量,是土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动力和源泉。试验结果表明,新型pF meter基质势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冻土水分迁移研究,为揭示冻土水分的驱动力和水分迁移机理提供新技术和新手段。
温智马巍薛珂张明礼俞祁浩
关键词:水分迁移
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路基保温材料处理措施初步分析被引量:21
2003年
阐述了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路基保温材料试验段路基结构、试验监测方案。通过试验路基建成一年以来的观测数据对路基下伏多年冻土的变化动态、通过保温板的热收支、保温板上下面的积温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基保温材料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对于高路基原天然地表下活动层内会形成持久的零温带;进入保温板的热量在路基阴阳面呈现不对称,阳面吸热明显大于阴面。
盛煜温智马巍
关键词:土力学保温材料路基积温
青藏铁路路基浅地表热状态动态监测初步分析被引量:20
2003年
通过北麓河试验段天然地面和青藏铁路路基浅地面的土壤热通量和温度动态监测资料,主要论述了天然条件下多年冻土浅地表地温特征及其上部活动层内热变化规律以及修筑铁路路基后多年冻土及其上部活动层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天然地面与铁路路基中冻土热状态的动态变化,给出了工程影响条件下冻土热状态的相对变化,并分析了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智盛煜吴青柏
关键词:土力学多年冻土土壤热通量青藏铁路
寒区道路翻浆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翻浆是寒区道路中普遍存在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线路的运营。本文综述了寒区道路翻浆研究的进展和内容,介绍了近年来防治道路翻浆技术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寒区道路翻浆研究存在的问题。
温智盛煜马巍吴青柏黄波
关键词:寒区道路翻浆
文献传递
抛石护坡保护公路下退化性多年冻土效果现场监测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验证抛碎石护坡保护退化性多年冻土区公路下多年冻土效果,2003年在214国道建立了抛碎石护坡试验路,并建立了系统的地温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抛碎石护坡可以在夏季对路基土体起到保温作用,在冬季可以降低路基土体温度;采用抛碎石护坡措施断面各孔位多年冻土地温保持稳定,多年冻土人为上限也比较稳定;采取抛碎石护坡措施以后,可以降低路基周边温度,增强路基的热稳定性,有利于保护或延缓多年冻土退化,减轻公路路基病害程度。
温智盛煜马巍房建宏黄波许安花
关键词:道路工程地温
EPS保温板在青藏铁路中应用的适用性评价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05年
保护冻土原则是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的首要要求。本文运用带相变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数值解法,模拟分析铺设聚苯乙烯(EPS)板后铁路路基下多年冻土最大融化深度在随后50a内随时间的变化,提出保温板铺设的适宜位置;总结分析保温板厚度和路基填土高度的关系;基于年平均气温给出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工程中保温材料的适用范围,并对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对保温处理措施适用范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温智盛煜马巍吴吉春
关键词:多年冻土保温板青藏铁路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过程及方式被引量:45
2009年
气候变暖势必引起多年冻土的退化.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将多年冻土退化过程按地温的深度剖面曲线形态划分为初始阶段、升温阶段、0梯度阶段、不衔接阶段和消失阶段.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多是晚更新世残留,而全新世期间总体上是一个退化过程.根据青藏高原几个典型地区多年冻土深孔测温数据,判断目前高原多年冻土在其退化历史中所处的地位:高山地区处于升温阶段;中低山地区处于升温阶段末期;高平原和河谷盆地的多年冻土处于0梯度阶段;连续多年冻土下界附近及岛状冻土地区,正处于由0梯度向不衔接阶段过渡,多年冻结层边缘在萎缩,处于消失阶段.多年冻结层消融(消失)存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向.在升温阶段,多年冻土层中的热通量小于来自下伏地层中的地热通量时,部分地热流用于多年冻土底板相变耗热,发生自下而上的消融,随着多年冻土层中的地温梯度减小,用于底板消融的热量增加,直到地温曲线完全达到0梯度时,所有的地热流都用于多年冻土层融化潜热消耗,但其上部同时存在"热补偿"和"季节补偿"作用可以延缓多年冻土的消失;对于低温厚层多年冻土,当地面温度升高至可以抵消热补偿效应时,活动层中出现热积累,厚度增加,直至出现不衔接现象,同时存在"季节反补偿"作用,加剧了这一过程.
吴吉春盛煜吴青柏温智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
保温法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评价研究
保温法是调控传导的工程措施,通过修筑路堤、设置保温层可以有效地增加土体热阻,减少路基下多年冻土的换热量,从而延缓冻土退化,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50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对保温法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实验、野外试验和数值模...
温智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铁路路基
文献传递
青藏铁路高填方路基对下伏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7
2003年
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两个监测断面的地温监测资料 ,分析了修筑高路基后下伏土层的热状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修筑高路基后 ,多年冻土上限有所抬升 ,而下伏土层地温明显升高。多年冻土上限的抬升主要是由于高路基的热阻效应导致上限附近土层温度变幅急剧减小而形成的。高路基的修筑会引起路基阴阳面热交换状态的明显差异 ,路基阳面边坡是最强烈的吸热面 ,而路基阴面边坡表现为放热效应 。
盛煜马巍温智
关键词:青藏铁路高填方路基热状况冻土地区温度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沥青路面辐射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沥青路面是寒区道路工程主要路面类型之一,其对热量的吸收易诱发寒区道路病害.在青藏高原北麓河试验场对沥青路面和天然地表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通量进行了观测,对比分析了两种地面类型在能量辐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地表的反照率是沥青路面的2-3倍.沥青路面和天然地表的辐射通量总体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特点.到达沥青路面的向下长、短波辐射量均大于天然地表,沥青路面向上的长波辐射通量大于天然地表.2009年9月-2010年8月沥青路面的净辐射量比天然地表多302.2 MJ·m^-2,2010年9月-2011年8月向上的短波辐射相对增加,使得沥青路面的净辐射量仅比天然地表多28.21 MJ·m^-2.在5 cm深度,沥青路面的温度比天然地表高约1.15-8.6℃.对短波辐射的削减和对长波的吸收是其净辐射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在能量辐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沥青路面吸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中琼吴青柏温智刘永智张泽
关键词:青藏高原沥青路面辐射通量温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