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其古丽·努日丁
- 作品数:1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Fosl-1、β-catenin及Wnt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检测Fos样抗原1(Fosl-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Wnt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与儿童肾母细胞瘤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肾母细胞瘤及癌旁组织中Fosl-1、β-catenin及Wnt蛋白的表达。分析三种蛋白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它们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Fosl-1、β-catenin及Wnt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异常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NM分期、转移情况等临床特征下,Fosl-1高表达与Wnt蛋白异常表达在癌组织、癌旁组织中均有差异(P<0.05);在肿瘤转移情况下,β-catenin异常表达在癌旁组织中有差异(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转移情况、β-catenin异常表达对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有独立影响(P<0.05)。生存曲线示Fosl-1高表达、β-catenin及Wnt异常表达均降低肾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率。结论Fosl-1、β-catenin及Wnt蛋白可能参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转移,并影响其预后,为肾母细胞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基础。
- 艾丽霞海力其古丽·努日丁王学梅严媚
- 关键词:儿童肾母细胞瘤Β-CATENIN预后
- 维吾尔族白血病患儿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核型特点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白血病患儿白血病干细胞(LSC)的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核删特点。方法应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分选白血病患儿LSC,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应用检测型流式细胞仪检测ISC免疫表型,应用R显带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核型。结果LSC呈集落样悬浮生长,LSC体外培养8个月,细胞仍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和增殖能力,冻存1个月后复苏,细胞均能传代培养。1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中,CD34+CD38-CDl23。和CD33+者10例,CD44+者10例,CD96+者10例,CD90+者5例。1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中,CD34+CD20-和CD19+者6例,CD9+者7例,CDl23+再5例。9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儿中,CD34+CD7-和CI)90+者5例,CDl23+者4例。13例AML患儿中,染色体t(15;17)易位5例,染色体t(8;21)易位1例,尤染色体核型异常7例。22例ALL患儿中,染色体t(12;21)易位1例,染色体t(9;22)易位3例,超二倍体2例,尢染色体核型异常16例。行诱导缓解治疗的29例患儿中,死亡12例,其中LSCCD96+9例,CD9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舟尔族白血病患儿ALL LSC表达CD9和CDl9,ALL和AML LSC均表达CDl23和CD90。LSC表达CD96可能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冈素之一。
- 海力其古丽·努日丁严媚
- 关键词:维吾尔族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分型染色体
- 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于临床中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0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及80例健康儿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经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发现110例itp患儿中,60例患儿为阳性,经计算机表法实施分组,对照组(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 将itp患儿和健康儿童相比较,发现itp患儿的Hp感染阳性率较高,且(P<0.05);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血小板参数水平、血小板抗体水平、外周血相关淋巴细胞亚群水,组间对比可发现,研究组患儿PLT、PCT、MPV、PDW、CD3+、CD3+CD4+、CD3+CD4+/CD3+CD8+、CD3+CD8+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优,且(P<0.05);而组间PAIgM水平和CD19+水平,相比较,发现无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部分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在治疗中,选用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机体免疫状态,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后续临床中进一步借鉴及推广应用。
- 王学梅海力其古丽·努日丁严媚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
- 儿童恶性肿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儿童恶性肿瘤合并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心收治的55例继发性HLH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分为恶性肿瘤合并HLH组(17例)和非恶性肿瘤合并HLH组(38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部分指标、生存时间等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非恶性肿瘤合并HLH组比较,恶性肿瘤合并HLH组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受累、浆膜腔积液、低蛋白血症、黄疸,且年龄偏大、血小板计数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恶性肿瘤合并HLH组患儿的总生存率低于非恶性肿瘤合并HLH组(P=0.018)。恶性肿瘤合并HLH、年龄>3岁、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浓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LH病因多样,其中恶性肿瘤合并HLH进展快,临床工作者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及时干预,以延长患儿的生存时间。
- 宋曼海力其古丽·努日丁王学梅严媚
- 关键词:恶性肿瘤噬血细胞综合征
- 外周血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外周血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内一科收治的1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2016年1月-2018年12月110例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疾病危险程度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根据治疗反应分为无事件组和预后不良组。检测以上分组患儿初诊时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值在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无事件生存组和预后不良组中的差异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reg/Th17比值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Th17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不同,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Th17比值三者在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值均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reg/Th17比值预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的AUC为0.912。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初诊时外周血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增大,其中外周血Treg/Th17比值与病情危险度呈正性关联,其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
- 李丹露王学梅程永凤岳迎宾李明伟海力其古丽·努日丁严媚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预后不良
- 富马酸二甲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治疗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究富马酸二甲酯(DMF)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影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ITP组、DMF低剂量组和DMF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构建ITP模型,DMF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以10 mg/kg、20 mg/kg DMF灌胃,1次/d,连续14 d;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IL-2、IL-4、IL-10、IL-17及TGF-β1水平;电子天平称量小鼠体质量、脾脏、胸腺,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组织和骨髓组织内巨核细胞数目;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脾脏组织内巨噬细胞极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中巨噬细胞极化情况。结果:同一时间点下造模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较对照组小鼠明显下降(P<0.05),说明造模成功;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ITP组小鼠PLT、RBC及Hb均下降,WBC升高(P<0.05),血清中IFN-γ、IL-2及IL-17均升高,TGF-β1、IL-4及IL-10均下降(P<0.05),脾脏指数升高(P<0.05),脾脏与骨髓中巨核细胞数目均增加(P<0.05),脾脏组织内M1型巨噬细胞标记CD68^(+)CD86^(+)阳性表达率升高,M2型巨噬细胞标记CD68^(+)CD206^(+)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外周血内F4/80^(+)CD86^(+)标记细胞比例升高,F4/80^(+)CD206^(+)标记细胞比例则降低(P<0.05);与ITP组比较,DMF低剂量组小鼠PLT升高,WBC下降(P<0.05),DMF高剂量组小鼠PLT、RBC及Hb均升高,WBC下降(P<0.05),DMF低、高剂量组血清中IFN-γ、IL-2及IL-17均下降,TGF-β1、IL-4及IL-10均升高(P<0.05),脾脏指数降低(P<0.05),脾脏与骨髓中巨核细胞数目也均减少(P<0.05),此外,脾脏组织内CD68^(+)CD86^(+)阳性表达率降低,CD68^(+)CD206^(+)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外周血内F4/80^(+)CD86^(+)标记细胞比例也降低,F4/80^(+)CD206^(+)标记细胞比例则升高(P<0.05)。结论:DMF能够提高ITP小鼠PLT数量,减少脾脏与骨髓内�
- 宋传龙焦红杰海力其古丽·努日丁赵莉严媚
- 关键词:富马酸二甲酯血小板巨噬细胞
- 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NF-κB通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与NF-κB通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明确诊断为ALL的3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DR、NF-κ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DR、NF-κB蛋白表达,并回顾性分析上述基因mRNA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ALL患儿外周血中VD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50×10^(9)/L的患儿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50×10^(9)/L的患儿(P<0.01);感染患儿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患儿(P<0.05);不同性别、年龄、初诊时血红蛋白量、血小板数、免疫学分型、危险度与诱导缓解情况的患儿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表达情况对儿童ALL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伊丽苏娅·帕尔哈提海力其古丽·努日丁严媚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生素D受体NF-ΚB通路
- 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的耐药逆转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对白血病细胞耐药细胞株 K562/ADR 的逆转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对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在化疗药物干预下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计算逆转倍数。结果CCK-8结果示 ASMq 浓度800(μg/mL)逐渐增倍后与200(μg/mL)、400(μg/mL)组比光密度(A)值逐渐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长曲线提示随着 ASMq 浓度的增加 K562/ADR 细胞的存活时间缩短,对该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对无毒浓度的ASMq 作用后随着阿霉素浓度的增加,ASMq 对耐药细胞株的抑制率明显增高。计算逆转倍数提示 ASMq 600μg/mL 及900μg/mL 比对照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增加为2.485倍及3.651倍。结论ASMq 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 K562/ADR 有耐药逆转作用,逆转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海力其古丽·努日丁王学梅严媚
- 关键词:白血病耐药细胞株耐药逆转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儿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antibody,TPOAb)的表达情况。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ITP患儿作为ITP组,另选择60例非ITP患儿作为非ITP组。根据ITP临床分型将ITP组患儿分为新诊断ITP(n=53)、持续性ITP(n=42)与慢性ITP(n=25)。比较ITP组与非ITP组、不同ITP临床分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ITP患儿血清TGAb、TPOAb表达情况,及其与ITP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ITP组CD_(3)^(+)、CD_(4)^(+)比例及血小板计数低于非ITP组,CD_(8)^(+)比例及TGAb、TPOAb水平高于非ITP组(P<0.05);慢性ITP患儿CD_(3)^(+)、CD_(4)^(+)比例及血小板计数低于新诊断ITP、持续性ITP患儿,CD_(8)^(+)比例及TGAb、TPOAb高于新诊断ITP、持续性ITP患儿(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_(3)^(+)、CD_(4)^(+)、CD_(8)^(+)、TGAb、TPOAb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ITP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高风险阈值0.0~1.0范围内TGAb联合TPOAb评估儿童ITP临床分型的净收益率始终>0,有临床意义。结论TGAb、TPOAb在ITP患儿中呈异常表达,且与患儿ITP临床分型有关。
- 王学梅海力其古丽·努日丁刘玉古丽巴哈·买买提严媚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儿童
- 非临床专业医学生对儿科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
- 2023年
- 目的总结五年制非临床专业医学生在儿科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20年9月—2021年7月2017级医学专业学生183名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专业医学生71名,纳入对照组;其余非临床专业的医学生112名,纳入研究组。两组学生均采用相同的儿科学教材进行学习,比较两组儿科结业考试成绩的差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非临床专业医学生在儿科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76.25±4.69)分和操作能力考核成绩(70.41±4.53)分均低于对照组(85.96±5.41)分和(83.69±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组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学生方面和教学方面,其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中,78.57%(88/112)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67.86%(76/112)为基础知识薄弱,63.39%(71/112)为儿科相关临床知识陌生,50.00%(56/112)为缺乏临床思维能力,43.75%(49/112)为语言和沟通表达能力低下,33.93%(38/112)为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而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中,98.21%(110/112)为教学方式单一,79.46%(89/112)为教学进度较快,71.43%(80/112)为实践机会较少。结论非临床专业医学生在儿科学教学效果方面远不如临床专业医学生,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较多,对此本研究提出加强教师的素质要求、针对性基础知识的复习、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举措进行改善,以此提高非临床专业医学生的教学在临床专业课程方面的教学质量。
- 海力其古丽·努日丁严媚
- 关键词:儿科学教学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