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沈艳

沈艳

作品数:35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免疫
  • 9篇病毒
  • 7篇免疫抗体
  • 6篇禽流感
  • 6篇猪场
  • 6篇流感
  • 5篇血清
  • 5篇血清学
  • 5篇疫苗
  • 5篇圆环病毒
  • 5篇犬病
  • 5篇伪狂犬病
  • 5篇狂犬
  • 5篇呼吸综合征
  • 4篇猪繁殖
  • 4篇猪繁殖与呼吸...
  • 4篇猪伪狂犬病
  • 4篇猪圆环病毒
  • 4篇免疫效果
  • 4篇口蹄疫

机构

  • 35篇安徽省动物疫...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委...
  • 1篇安徽省畜牧兽...
  • 1篇安徽省望江县...

作者

  • 35篇沈艳
  • 33篇何长生
  • 30篇王军
  • 30篇刘华
  • 28篇周迎春
  • 25篇王倩
  • 24篇占松鹤
  • 23篇朱良强
  • 7篇陈曦
  • 4篇王立
  • 4篇陈静
  • 4篇王非
  • 2篇曹晋蓉
  • 2篇洪功飞
  • 1篇江定丰
  • 1篇汪彤
  • 1篇范红结
  • 1篇姚雪静
  • 1篇王爱萍
  • 1篇郑举

传媒

  • 17篇中国动物检疫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中国畜禽种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畜牧兽医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养殖与饲料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兽医导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7年安徽省市县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为评价、管理、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2011—2017年安徽省组织开展了市县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工作。比对结果显示:参与检测能力比对的兽医实验室数量从39个增至74个,占全省兽医实验室的79.57%;兽医实验室检测准确率从65.81%提高至82.43%,样品检测准确率从87.46%提高至93.92%;近7年来,血清学样品检测、实验室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3.23%、83.56%;病原学样品检测准确率、实验室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4.61%、60.61%。结果表明,开展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是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病原学检测能力仍是薄弱环节,亟待提升。
周迎春何长生王军王倩刘华沈艳王维占松鹤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
鸽子禽流感免疫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栗新朱良强张丹俊占松鹤胡祖余王举勇戴银周宏华胡晓苗武政权朱开育吴昌宏刘文文高颖潘声有郝大丽徐宜芳汪家国聂国友刘华周迎春洪功飞陈静何长生沈艳季峥嵘
项目首次分别选用禽流感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4株+Re-5株)、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9亚型SS株)、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Re-6株和H9N2株),对不同日龄鸽子,采用不同部位、不同剂量开展免疫试验...
关键词:
关键词:鸽子禽流感灭活疫苗
2021年安徽省屠宰及流通环节禽群主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解安徽省禽群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2021年3—11月从12个县(市、区)17个家禽屠宰点和1个农贸市场收集472份喉头气管组织样本,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诱发家禽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未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H5、AIV-H7)核酸阳性外,新城疫病毒(ND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禽偏肺病毒(aMPV)均有核酸阳性被检出,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96%、27.54%、1.06%、5.51%;NDV、IBV、aMPV的春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夏季检出病原种类最多;皖南、皖中和皖北区域均有NDV阳性被检出,皖南区域的IBV阳性率最高,皖南、皖中区域均检出aMPV阳性,而ILTV阳性仅在皖北区域被检出;鸡群中的NDV、IBV、ILTV、aMPV阳性率高于鸭群。病毒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占比为86.89%;单一感染中,IBV单一感染占比最高,为66.67%;混合感染中,IBV+NDV和IBV+aMPV双重感染占比较高,分别为45.83%和50.00%,仅检出1份三重感染样本(NDV+IBV+aMPV)。结果表明:安徽省家禽禽流感防控效果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NDV、IBV、ILTV、aMPV流行,其中IBV最为严重,且这些病原存在一定的季节和区域流行特征。因此,安徽省不同区域应根据不同病原流行特点,采取各有侧重的防控策略,完善疫病监测机制,在重点区域和高发季节加强疫病防控。
沈艳何长生刘华王维朱良强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荧光定量RT-PCR
2018年安徽省禽群禽白血病A/B亚群及J亚群血清学定点监测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禽场的禽白血病A/B亚群以及J亚群的感染状况,2018年选取安徽省6个县(市、区)24个规模化禽场作为定点监测点,采用ELISA方法,对1260份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LV-A/B亚群抗体阳性率为3.5%,抗体阳性群占37.5%;ALV-J亚群抗体阳性率为18.0%,抗体阳性群占41.7%。此次监测表明,目前没有有效疫苗免疫,该病的防控重点应是禽群的净化,尤其是种禽场以及种蛋禽场,通过淘汰阳性禽、清除带毒禽,实现种群净化。
沈艳王倩郭保国占松鹤朱良强何长生
关键词:禽白血病免疫抗体
布鲁氏菌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为比较不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性能差异,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布鲁氏菌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卡(GICA)4种常规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别对感染情况已知的87份羊血清(阳性53份,阴性34份)进行血清学检测,进而比较4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与一致性。检测结果显示,BT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为一般;GICA的敏感性较好,特异性一般;SAT与c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为良好。RBT与GICA的酸性检验结果(Kappa值)均小于0.81,与真实结果一致程度为高;而SAT与cELISA的Kappa值均大于0.81,与真实结果一致程度为极高。在临床诊断中推荐选用RBT与GICA作为初筛检测方法,对初筛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结合临床症状,采用SAT与c ELISA进行复核。
王维沈艳范亚楠周迎春刘华王军王倩苗文萍何长生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敏感性特异性一致性
2018年安徽省部分地区A型禽流感流行率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解安徽省A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2018年4—5月,在安徽省北部、中部和南部7个市,随机选取各类型场点173个,在每个场点内随机采集35份咽喉/泄殖腔和环境拭子样品,使用荧光RT-PCR进行A型、H5亚型、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4个养殖场、3个活禽批发市场和17个农贸市场检出了A型禽流感病毒,场点阳性率分别为2.9%(4/140)、75.0%(3/4)、80.9%(17/21),未检出H5和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A型禽流感群体流行率为11.2%(95%CI:6.5%~15.8%),个体流行率为1.2%(95%CI:0.9%~1.5%);活禽交易市场内,禽群感染A型禽流感病毒的风险较高(OR=136,95%CI:32.7~549.4)。结果表明,A型禽流感病毒在养殖和交易环节存在一定的污染,而在活禽交易市场的污染更严重,是今后禽流感防控的重点,需继续加强活禽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消毒灭源工作。
刘华何长生何长生陈曦占松鹤陈海林陈曦郑举朱良强周迎春王倩王维郑举
关键词:禽流感流行率种禽场
2017—2019年安徽省部分禽场禽白血病定点监测被引量:7
2020年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禽场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cosis virus,ALV)感染情况,2017—2019年,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安徽省59个禽场的3275份血清和2100份蛋清进行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检测,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三间分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6%、7.66%和5.90%;从不同养殖规模看,大型场的ALV-J抗体、ALV-A/B抗体和p27抗原的场阳性率分别为73.91%、73.91%和62.52%,均高于中型场和小型场;从不同场点类型来看,祖代场的ALV-J抗体和p27抗原的个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1.52%和6.01%,商品代场的ALV-A/B抗体的个体阳性率最高;从不同养殖品种看,黄羽肉鸡ALV-J抗体个体阳性率(26.24%)、鸭ALV-A/B抗体个体阳性率(12.31%)均高于其他禽种。结果表明,安徽省禽白血病流行较为严重,尤其是大型场、祖代场以及肉鸡和鸭的ALV感染风险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禽场和禽群的禽白血病监测,持续推进禽白血病净化工作。
王倩王维周迎春王军沈艳刘华何长生占松鹤
关键词:禽白血病
安徽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猪群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为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调查了安徽省8个县(区)的17个健康猪群,采集439份生猪扁桃体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猪群PCV2平均感染率为23.0%,9个场点PCV2呈阳性,占53%;种猪场、商品猪场及屠宰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45.0%、11.8%和43.0%,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种猪场和屠宰场(P<0.01);淮河以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地区PCV2感染率分别为13.0%和25.5%,差异显著(P<0.05);大型商品猪场、中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8.0%、0和26.0%,中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大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0.01);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保育猪及育肥猪PCV2感染率分别为12.0%、16.0%、0和17.0%,其中保育猪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生产母猪、后备母猪及育肥猪(P<0.01)。[结论]安徽省部分地区超过50%猪群存在PCV2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何长生朱良强王倩刘华费保祥胡祖余李少炎周迎春王军王维沈艳占松鹤
关键词:感染率
2017年安徽省猪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定点监测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化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免疫抗体水平及感染状况,选取安徽省定点监测的12个规模化猪场及2个生猪屠宰场,采用间接ELISA和荧光RT-PCR方法,对319份猪血清样本和319份猪扁桃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HP-PRRS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为72.7%,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7.6%。检测结果表明,安徽省定点监测猪群的HP-PRRS免疫水平较高,但在养殖及屠宰环节仍存在带毒现象。显著性检验表明:免疫猪群的HP-PRRS抗体阳性率明显偏高,且病毒核酸阳性率低于未免疫猪群,说明疫苗免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育猪群及育肥猪群感染率相对较高,是该病防控的短板;中型猪场感染程度明显高于小型规模场以及屠宰场,提示中型规模猪场应做好严格的引种控制,以及人员和运输工具的出入控制;皖西南和西北地区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这些地区生猪养殖及运输环节的卫生防疫。
沈艳费保祥李少炎占松鹤何长生周迎春王倩王军王维刘华王立朱良强
关键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规模化猪场病毒核酸免疫抗体
安徽省部分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调查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2018年,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来自安徽省3个地区12个猪场健康猪群的239份扁桃体样品进行了PCV2和PCV3检测。[结果]PCV2个体阳性率为67.4%(161/239)、群体阳性率为91.7%(11/12),PCV3个体阳性率为14.6%(35/239)、群体阳性率为58.3%(7/12),PCV2/PCV3混合感染个体阳性率为5.0%(12/239)、群体率阳性为41.7%(5/12)。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的生猪PCV2、PCV3及PCV2/PCV3混合感染存在差异。育肥猪PCV2感染率最高(84.3%),能繁母猪PCV3感染率(51.9%)及PC2/PCV3混合感染率(14.8%)最高;C地区PCV2感染率最高(89.9%),B地区PCV3感染率(36.2%)及PC2/PCV3混合感染率最高(8.8%);中型猪场PCV2感染率最高(82.2%),大型猪场PCV3感染率(38.3%)及PC2/PCV3混合感染率最高(10.0%)。[结论]安徽省猪群中存在PCV2和PCV3流行,需引起足够重视。
何长生杨庆琳王维王倩王军周迎春沈艳刘华占松鹤朱良强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感染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