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甸

作品数:29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9篇教学
  • 6篇课程
  • 6篇高考
  • 3篇实验教学
  • 3篇教育
  • 3篇课堂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专业
  • 2篇新高考
  • 2篇新政
  • 2篇学科
  • 2篇一致性
  • 2篇师范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试题
  • 2篇课程标准
  • 2篇课程改革
  • 2篇化学软件
  • 2篇教师

机构

  • 29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宁波市北仑中...
  • 2篇上海市金山中...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沈甸
  • 3篇张晨
  • 2篇潘苏东
  • 1篇曹晶伟
  • 1篇李卓
  • 1篇侯丹
  • 1篇高剑南
  • 1篇王欣磊
  • 1篇黄燕燕
  • 1篇喻俊

传媒

  • 8篇化学教育(中...
  • 6篇化学教学
  • 3篇化学教育
  • 2篇中国考试
  • 2篇化学教与学
  • 1篇中学化学教学...
  • 1篇江西教育科研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科技传播
  • 1篇自然科学博物...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借助Diamond3.2和立体几何驱动晶体教学——以“金属晶体”为例
2023年
《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晶体结构章节内容抽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全书的难点.以晶体结构的本原问题——原子的堆积与填隙为主线,从二维原子的堆积和空隙到三维晶体中的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空隙体验面心立方晶体的形成过程,借助软件Diamond 3.2加强学生对三维晶胞模型的立体感知,同时借助笛卡尔坐 标系、正多面体等知识,确定常见晶体中空隙中心或原子的具体坐标,达到理解从二维密置层到三维晶体的形成过程.建构原子堆积与填隙模型并迁移应用的目的.
包军陈宁韩青沈甸
“Crocodile Chemistry”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强酸与强碱、强酸与弱碱等中和反应之间存在何种差异,运用真实实验或是pH传感器等难以进行平行的对比实验。鉴于课堂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易把控等问题,在学生亲自实验的基础上,以化学软件“Crocodile Chemistry”为工具,模拟多种类型的酸碱中和滴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握本质,体验不同类型中和反应之间的不同。
杨毅旭沈甸
关键词:实验教学酸碱中和滴定化学软件CROCODILECHEMISTRY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范围的探讨及教学建议被引量:5
2021年
勒夏特列原理是高中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教师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范围不够明晰,对其认识存在“减弱非抵消”的思维定势误区。从勒夏特列原理的热力学推导出发,从现代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分析其在非恒容体系中使用存在的局限性,梳理常见的误用示例,对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提出明确的适用范围、与化学平衡常数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等具体建议。
张晨沈甸
关键词: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教学建议
3+X是否实现了“三个有助于”?——“3+X”高考模式分析
2000年
沈甸
关键词:高校高考高考模式3+X
铁与氯气反应途径及产物的探究被引量:3
2017年
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分析研究了Fe与干燥或湿润Cl2的化学反应的可能途径及产物。结果表明,在室温及加热条件下,Fe与干燥及湿润Cl2的化学反应途径及产物有所不同。室温时Fe与干燥Cl2发生钝化反应,而加热时两者化合生成FeCl3;Fe与湿润Cl2有两种反应途径,其主要反应途径及产物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室温时,以原电池反应为主生成FeCl2,而加热时以化合反应为主生成FeCl3。同时,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得出Fe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FeCl2的结论。
黄燕燕宋巧颖沈甸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堂环境变化的研究——以上海市高中化学课堂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课堂环境量表对新高考课堂环境现状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新高考前后课堂环境所包含的师生关系、课堂参与、任务取向、教师支持,课堂氛围、物理环境六个维度。发现教师对任务取向、课堂参与,课堂氛围三个维度的满意度均明显下降;其他维度变化不明显。
刘慧芳张晨沈甸
关键词:课堂环境新高考走班制
上海市初中化学学业评价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以2004-2017年试题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SEC一致性研究模式,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2个维度来分析2004年至2017年上海市初中化学学业评价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学业评价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总体水平一般;在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维度上的一致性水平有一定差异。
朱婧安沈甸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一致性
气体压强传感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传统实验操作简便,现象直观,但学生难以体会到变化的微观过程。在传统实验中引入依托传感技术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压强传感技术测定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所具有的特有现象,可揭示化学变化内在的某些特点,也可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素材。
王欣磊沈甸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收费制度对高等师范院校生源结构和质量的影响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1997年,除少数特别院校及农、林、师范和军事院校外,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全面推行收费制度。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收取学费始于1999年,学费为非师范专业的一半...
沈甸
关键词:收费制度生源结构师范专业学费标准教育经费投入华师大
文献传递
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深度认识国内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主题和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研究者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国内馆校结合发展的最新动态,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馆校结合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馆校结合中的博物馆角色研究和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两大方面,其中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又可分成六个方面:馆校结合教育课程建设;馆校结合课程的教育学思考;馆校结合教育模式;馆校结合相关教育类型;馆校结合机制与策略;馆校结合现状。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奠定博物馆在馆校结合中的重要作用;馆校结合机制的研究日趋增加;更多体现馆校结合课程中的教育学理念;完善馆校结合评价体系。
方慧玲周青青沈甸
关键词:博物馆非正式学习社会网络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