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判断结直肠癌疗效的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讨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2014年6月,接受根治性手术84例TNMⅡ、Ⅲ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三年。采用浸润性淋巴细胞计数评分方法,计算每个患者的肿瘤内及间质内淋巴细胞的总评分,将患者的生存结果和浸润性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密度和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和TNM分期成负相关(P<0.05);浸润性淋巴细胞高比例组的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比例浸润淋巴细胞组(P<0.05)。结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和患者生存期结果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
- 吴建忠沈根海黄维贤陆夏良钱正海赵光明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生存期
- 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2022年
-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同时可伴有恶心及呕吐症状的出现,少数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及时治疗。因此,建立合适的AP动物模型对研究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Acute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AHLP)以及急性酒精性胰腺炎(alcoholic acute pancreatitis,AAP)三种常见病因的动物模型研究情况整理做出总结,以期望为研究AP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制备动物模型提供帮助。
- 李晓松张颖李斌沈根海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病因学说
- 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新荷包技术联合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新荷包技术联合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为16例患者应用新荷包技术联合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技术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于近上切缘上端乙状结肠处做半环形切开,将带有缝针的吻合器钉座置入乙状结肠内,缝针穿出结肠壁引导钉座中心杆穿透结肠壁,靠近钉座处上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乙状结肠,并将钉座固定于近端乙状结肠内。经肛门置入卵圆钳,远端直肠外翻拉出体外,行直肠远端、乙状结肠吻合。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58.0±3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0±18.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1±0.3)d,术后平均住院(9.2±1.6)d,未发生吻合口漏、狭窄。术后随访3~56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新荷包技术联合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是安全、可行的。
- 吴建忠沈根海黄维贤钱正海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
- 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术后恶心呕吐 (PONV)发生率高,影响病人术后恢复及增加痛苦,已日益受到关注.我们将恩丹西酮、地塞米松应用于腹腔胆囊切除术病人,观察其对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预防作用.
- 李金彪沈根海徐键袁莺朱菊英高泉根
- 关键词:恩丹西酮地塞米松腹腔镜恶心呕吐
- 急诊腹腔镜技术在成年人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技术在成年人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术式策略选择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急诊腹腔镜探查并治疗的17例腹股沟嵌顿疝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行急诊腹腔镜手术探查,其中2例中转开放手术,12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1例行腹壁小切口辅助小肠部分切除术+TAPP,2例行腹壁小切口辅助小肠部分切除+腹腔镜疝环口缩小术,未行腹腔镜小肠切除吻合+TAPP。术后第6个月均采取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17例患者均未发生血清肿、切口感染、疝复发、补片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急诊腹腔镜探查并治疗成年患者嵌顿性腹股沟疝应根据探查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安全、可行,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张志刘威王刚沈根海高泉根戴玮嵇武
- 关键词:腹股沟嵌顿疝急诊成年人
- Adv-mIL-12转染KC治疗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Adv-mIL-12转染KC对人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人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五组分别注射NS、Adv-mIL-12、KC、KC-Adv-EGFP及KC-Adv-mIL-12。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脾脏指数(SI),肿瘤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PCNA、CD34;观察肿瘤细胞增殖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KC-Adv-mIL-12)瘤体平均体积367.78 mm3,对照组(NS)平均体积676.37 mm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I较对照组增加明显;HE染色提示实验组肿瘤细胞异型性减少、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提示:实验组PCNA阳性细胞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CD34染色标记测定MVD较对照组相比也呈下降趋势。结论 Adv-mIL-12转染KC能有效地抑制裸鼠人结直肠癌移植瘤生长、阻止瘤体微转移,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 李志民吴浩荣高泉根沈根海万琳琳
- 关键词:KC结直肠癌
-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138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对比52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缝合组,n=52)与8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T管组,n=86)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胆汁引流时间均低于T管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胆漏,其中缝合组发生2例(3.8%),T管组4例(4.7%),经5-6 d充分引流后自行消失,均未发生腹腔感染、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想微创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刘威沈根海高泉根邱建平袁建毛戴玮王刚
-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T管引流疗效比较研究
- 严重复杂性肝外伤术式探讨
- 1998年
- 分析24例严重复杂肝外伤手术方式中选用清创缝合、带蒂大网膜填塞、肝动脉结扎、纱布填塞止血、不规则肝叶切除、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破裂修补的适应证、方法和结果。
- 刘建秋蔡茂庆沈根海
- 关键词:肝外伤外科手术术式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和评价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腹腔镜下腹腔内使用胆道镜取尽胆囊内结石,同时腹腔内完成胆囊切口缝合。结果 53例患者中4例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9例成功施行保胆手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并发症发生,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
- 邱建平高泉根袁建毛沈根海戴玮
-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2007年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胰腺炎控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趋势,但病例的选择及手术时机仍有争议。现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院行LC治疗胆源性胰腺炎33例的临床资料.就病例的选择和手术时机分析报告如下。
- 黄维贤蔡茂庆高泉根邱建平袁建毛沈根海
-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道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