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榕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傣族
  • 3篇文化
  • 2篇艺术
  • 2篇织锦
  • 2篇审美
  • 2篇民族
  • 1篇傣族地区
  • 1篇地域文化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放映
  • 1篇艺术审美
  • 1篇艺术形式
  • 1篇语言活力
  • 1篇粘土
  • 1篇烧制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文化
  • 1篇社会文化交流
  • 1篇审美特征
  • 1篇实际生活经验

机构

  • 7篇云南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汪榕
  • 1篇寸红彬

传媒

  • 1篇思想战线
  • 1篇金沙江文艺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德宏师范高等...
  • 1篇中国文化产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傣族手工织锦的审美特征分析——基于云南部分傣族地区的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傣族手工织锦受到傣族传统纺织技术知识、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积淀、宗教信仰习俗和社会文化交流情况的影响,其审关特征不仅经由静态的织锦产品体现,也存在于动态的织锦生产过程当中。直到现在,从纯粹审美角度考量的傣族手工织锦产品,尚未在一般意义上获得绝对的经典地位,因为它或多或少地尚未与它的产生所依赖的人群状况,以及它在实际生活经验中所产生的对人的作用分离开来。对傣族手工织锦的考察有助于从美学理论层面“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间的连续性”,
汪榕
关键词:傣族地区织锦审美特征实际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交流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电影放映的文化效能研究——以中老缅交界的M州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在目标功能上经历了以意识形态宣传、动员、传播为主到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为主的特征演化过程,在体制机制上经历了文化事业计划供给、市场经济自发配置、政府公益服务与市场参与结合的变迁和转折,在资金投入上经历了无偿免费、"收、减、免"部分收费、政府补贴等方法尝试,在放映单位上实现了以乡为单位到以村为单位的转变,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政策迭代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国家电影展播系统是国家意志嵌入基层社会的一种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又是国家文化福利的一种提供方式。本文在考察中老缅交界地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当联动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协同国家主流文化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提升新时期农村电影放映的文化效能。
汪榕
关键词:农村电影放映
略论云南少数民族审美
2009年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审美心理上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云南少数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理论与实践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审美,追寻它们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能促进云南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和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汪榕
关键词:民族文化
仙岛语——云南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旨在评估仙岛语的濒危程度和语言活力,分析导致其濒危的原因。评估采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量表和九项评估指标。评估结果显示仙岛语已经处于危急濒危的状态,导致其濒危的原因是多样的。
寸红彬汪榕
关键词:语言活力量表
土命
2010年
一玉腊出生的时候,她的妈妈正在烧土锅。在傣族寨子里,烧土锅是神秘而庄严的活动,做土锅的妇女们将前些天做好晾干的土锅胚子拿出来,一层稻草一层土锅,在露天码放整齐,
汪榕
关键词:傣族茶叶橡胶树妇女烧制粘土
《百年孤独》的文化变迁解读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和反映,而且是重要的表现和反映。透过文学文本,我们能了解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文化。《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它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和矛盾”,即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文化。因此,解读《百年孤独...
汪榕
关键词:《百年孤独》文化变迁主题思想艺术形式
傣族手工织锦及其审美特征分析
傣族手工织锦是傣民族珍贵的文化财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蕴含着深厚的傣族社会文化信息。但是长久以来,对傣族手工织锦的研究停留在静态的产品分析和技术性的一般整理,大多从装饰艺术和原始工艺的角度来看待傣族手工织锦...
汪榕
关键词:民间艺术艺术审美地域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