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华 作品数:101 被引量:45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2012-2013年贵州省梅毒感染孕产妇流行特征及接受服务意愿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贵州省梅毒感染孕产妇流行特征及接受服务等意愿。方法对贵州全省9个市(州)26个县2012-2013年确诊的梅毒阳性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2-2013年,282例确诊的梅毒阳性孕产妇的年龄结构、民族、户籍、文化程度及月收入两年来无显著变化(P>0.05);居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流动人口中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有增多趋势;95.03%孕产妇知道自己感染了梅毒,80.28%孕产妇愿意告诉丈夫,60.99%梅毒阳性孕产妇愿意与感染的亲属交往,主要认为同病相怜及影响不大;96.45%梅毒阳性孕产妇愿意接受产检,是想知道健康情况及得到医生帮助,9.22%愿意终止妊娠,因为担心小孩也感染或受歧视,90.78%不愿意终止妊娠。2012-2013年梅毒阳性孕产妇愿意终止妊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终止妊娠者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结论积极开展早孕保健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及早干预、规范化治疗及随访,减少梅毒母婴传播。 黄晓娇 牟鸿江 汪俊华 张玲 张谊关键词:梅毒 孕产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培训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是否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培训将学生分为培训组和非培训组,对两组学生进行突发事件基础知识储备、应急识别、现场调查以及事件处理等能力知识点的问卷调查,并对这些应急能力的综合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培训组在基础知识储备中对突发事件分级的应答正确率高于非培训组(P<0.05);在应急识别以及安全防护各项能力的考察中,培训组的应答正确率均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现场调查能力考察中,除疾病分布调查中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的应答正确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培训组其余指标均高于非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处置能力考察中,除对疫点消毒处理知识点的应答正确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培训组其余指标均高于非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组学生各项应急能力综合评分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现有培训方法仍需改进。 何夏夏 杨敬源 黄文湧 汪俊华 杨婷婷 蒋芝月关键词:预防医学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问卷 贵州省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贵州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卫生服务需求量法对贵州省卫生人力需求进行测算,与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对比;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卫生人员数量的因素。结果:贵州省执业(助理)医师需求数41 117人,现有医生43 389人,其中贵阳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黔南州现有人数超过需求数,注册护士、药师(士)、技师(士)数量不足,管理人员现有数量能满足需求,执业(助理)医师能满足医院、卫生院和社区需求;注册护士医院现有数量能够满足需求,而卫生院与社区明显不足,药师(士)与技师(士)数量均不足,管理人员均能满足需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影响因素依次为总收入、医疗支出、床位数、人员支出、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以及财政补助收入;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数影响因素依次为总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基本工资、总支出、业务用房面积、入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以及病床使用率。结论:贵州省卫生人力资源在各地区、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差距。 李倩 杨敬源 黄文湧 蒋芝月 汪俊华 杨婷婷关键词:卫生人力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系统机构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采用自制信息素养调查问卷、CCTDI-CV问卷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试量表对贵阳市公立本科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影响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信息素养对批判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的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作用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呈现完全的中介作用,可见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均有积极的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胡杏玫 汪俊华 刘海燕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信息素养 创造力 大学生 35岁及以上社区高血压管理人群中血压变化轨迹及分布特征分析 2024年 背景随着高血压患病人群越趋于年轻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35岁及以上人群作为重点监测人群,目前社区高血压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极大加重了社区工作的负担,但近年来较少开展纵向研究探讨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分布情况。目的探讨35岁及以上社区管理高血压人群血压变化趋势,揭示高血压变化轨迹及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依托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2020—2022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阳市某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选取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个人基本信息表(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收集基线资料,并采用随访记录表[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WC)、随访方式、药物依从方式及控制满意度]收集随访资料,计算研究对象的BMI、腰高比(WHtR)情况,随访频率为每半年1次,共计随访5次。采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GCM)与增长混合模型(GMM)探索35岁及以上高血压人群中随访血压值的变化轨迹,并识别轨迹相似的潜在集群,进一步分析不同血压轨迹分组的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1595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初始水平及变化速率均与BMI初始水平、变化速率有关。收缩压和舒张压共呈现出3种相似的轨迹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三种轨迹定义及占比分别为血压低值上升组2.1%(332/15958)/19.1%(3052/15958)、血压高值下降组5.7%(905/15958)/6.1%(975/15958)、血压中值稳定组92.2%(14721/15958)/74.8%(11931/15958)。不同收缩压轨迹分组的高血压患者病程、药物依从方式、随访方式、控制满意度、BMI、WHtR及W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舒张压轨迹分组的高血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药物依从方式、随访方式、控制满意度、BMI、WHtR� 卢春远 龙蓉 毛永佳 叶德鑫 汪俊华 张江萍关键词:高血压 社区管理 回顾性队列 贵阳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变化趋势及预测 2025年 目的 研究贵阳市2010―2022年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的变化趋势,并选择最佳模型对贵阳市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数进行预测。方法 收集贵阳市2010年1月―2022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月报告发病数资料,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研究其变化趋势,建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及Prophet模型,根据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最小原则选择最优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22年贵阳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总体呈下降趋势(Z=-7.75,P<0.01),且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每年3月达到发病高峰,次年2月出现低谷。平均气温、平均气压等气象因素与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数存在关联,且存在滞后效应。比较发现,综合考虑平均大气压滞后7个月和平均气温滞后3个月的SARIMAX(2,1,1)(0,1,1)_(12)模型拟合(RMSE=33.713,MAPE=8.936%,MAE=25.552)和预测(RMSE=22.910,MAPE=7.353%,MAE=20.000)效果均优于其他模型,应用其预测2024年贵阳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为2 638例,月均发病数为220例,持续呈下降趋势。结论 贵阳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气象因子可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加入平均气温和平均气压的SARIMAX(2,1,1)(0,1,1)_(12)模型预测性能最优,能更好地捕捉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病趋势,更适合对贵阳市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数进行短期预测,从而帮助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控策略。 梁祖花 潘春柳 汪俊华 黄延 白璐璐 陈洪 王林 张颢严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 时间序列分析 贵州省初中生心理韧性和父母控制与行为问题的关联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初中生心理韧性、父母控制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干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8—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3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区(贵阳市、都匀市和凯里市)共2745名七至九年级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控制问卷、心理韧性问卷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使用网络分析法构建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网络分析模型。结果贵州省初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62%,中学生心理韧性因子(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以及行为控制中主动询问的得分无行为问题组均高于有行为问题组,心理控制因子得分(引发内疚、收回关爱和坚持权威)有行为问题组均高于无行为问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0,17.76,6.21,12.20,13.18,6.28,11.58,11.10,10.74,P值均<0.05)。网络模型显示,相同变量因子间,连线权重最强的为引发内疚和收回关爱,连线权重为0.79;不同变量间,行为问题与心理韧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行为控制(主动询问、行为约束)间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0.42,-0.16,-0.31,-0.33,-0.17,-0.03),心理控制(引发内疚、收回关爱和坚持权威)与行为问题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0.27,0.27)、与心理韧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间呈负相关(r=-0.53~-0.13)(P值均<0.05)。连线权重最强的是收回关爱与家庭支持为-0.53。家庭支持是联系整个行为问题网络模型的重要桥梁症状,具有较高强度的中心性。结论贵州省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可通过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去培养中学生的耐挫能力,提高心理韧性,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叶德鑫 张江萍 罗鹏 罗鹏 汪俊华 卢春远 毛永佳 谢虹雅 李秀玲关键词:精神卫生 贵阳市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分布特征和可及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贵阳市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分布结构的合理性,为预防接种门诊的空间布局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贵州省免疫规划信息平台提取2021年1—12月贵阳市预防接种门诊地址、疫苗接种量、工作人员数量等;利用ArcGIS 10.8软件中的平均最近邻分析、核密度分析和两步移动搜寻模型等分析贵阳市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布局和可及性。结果2021年贵阳市共设置预防接种门诊241个,疫苗接种量共2499181剂次,接种台数为0.97台/万人,接种人员数为0.33人/万人,日均疫苗接种量6847.07剂次,人均每天疫苗接种量3.81剂次,人口密度0.07万人/km^(2);贵阳市预防接种门诊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95,P<0.05),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主要热点聚集在中心城区,主要包括云岩区、南明区和观山湖区;贵阳市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可及性值为2.53(R=10.27),最高为息烽县永靖镇10.28,最低为开阳县的龙水乡、宅吉乡和米坪乡,且均为0.01,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028倍。结论本研究区域预防接种门诊总量配置充足,但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之间差距较大,空间分布和可及性不均衡,且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与常住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 陈太好 冯军 汪俊华 张江萍 叶新贵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 空间分布特征 可及性 地理信息系统 贵州省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与肥胖关联及晚睡和睡眠规律性效应修饰 2025年 目的分析贵州省40~65岁人群睡眠质量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标、中心性肥胖、两种肥胖类型共存的关联差异,探讨晚睡和睡眠规律性对该关联的修饰效应。方法基于2022年3—11月贵州省中老年人群睡眠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随访研究基线调查的40~65岁体检人群,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与不同超重/肥胖类型的关系,分层分析探讨不同性别人群晚睡和睡眠规律性对该关联的修饰效应。结果共1101人纳入研究,与正常组比较,睡眠质量差与中心性肥胖呈正向关联(OR=2.12,95%CI:1.41~3.19),男性中睡眠不规律与睡眠质量差同时存在时中心性肥胖发生风险比睡眠不规律或睡眠质量差单独存在时更高(OR=8.57,95%CI:1.20~61.51)。结论睡眠质量差与中心性肥胖呈正向关联,男性中睡眠不规律是睡眠质量差与中心性肥胖关联的效应修饰因子。改善睡眠质量可能有利于减少中心性肥胖,睡眠规律性和睡眠质量的联合干预有助于减少中年男性中心性肥胖的发生风险。 李游 汪蝶 王大珊 蒙玥 胡瑾 商元昊 宋小玲 卯光艳 王子云 汪俊华关键词:肥胖 睡眠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与个人社会网络关系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个人社会网络的关系。方法在2004~2005年贵州省贵阳市城区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可能的AD社会网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41例,平均年龄(77.20±8.6)岁,对照组2524人,平均(69.82±7.0)岁。在控制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后,子女看望频率高者(≥1次/周)患AD的危险性小(OR=0.26,95%CI=0.07~0.94);非独居者比独居者患AD的危险性小(OR=0.37,95%CI=0.18~0.76);与拥有不良的社会网络者比较,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者患AD风险最低(OR=0.06,95%CI=0.007~0.60)。结论社会网络对AD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有助于AD预防。 王艳 黄文湧 杨敬源 杨星 汪俊华 邓厚才 韩志琰关键词:社会网络 老年人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