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秀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暴露条件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掌握不同暴露条件对工作人员健康影响。方法对438放射工作人员五年平均有效剂量进行分组,利用2005年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接触剂量>2mSv的组别神经衰弱症状、皮肤与眼晶体、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异常发生率差异显著,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肝肾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
- 移钱华吴昌汤秀英张萍阚辉
- 一起急性氰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的调查被引量:2
- 2005年
- 汤秀英沈骏刘新荣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1993~2002年某化工开发区职业伤害直接成本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职业伤害直接成本 (directcost ,DC)的影响因素 ,控制职业伤害DC的增长。方法 应用多因素分析对某化工区 1993~ 2 0 0 2年职业伤害DC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职业伤害罹难者门诊费用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伤害程度、企业规模以及企业经济类型等 ;企业经济类型、文化程度、伤害发生年份、伴随疾病以及伤害程度既能对住院费用有直接影响 ,又通过工资和 (或 )住院天数间接影响住院费用 ;而性别、企业规模、医院级别、是否手术以及就业类型等仅通过住院天数和 (或 )工资对住院费用发生间接作用 ;年龄直接影响着住院费用 ,没有间接作用。结论 有关部门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控制职业伤害DC。
- 刘新荣杨建国郭加宏汤秀英沈骏吴昌夏昭林
- 关键词:化工行业
- 1993~2002年某化工开发区职业伤害直接成本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某化工区职业伤害直接成本 (directcost,DC)大小及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经济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化工区 1993~ 2 0 0 2年间职业伤害DC进行分析。结果 该化工区 10年间职业伤害DC为32 0 90万元 ,罹难者人均DC为 4 6 91 5 2元 ;重伤罹难者人均的DC较大 ,轻伤 (住院 )罹难者的DC占总DC构成比最大 ;DC行业顺位前 3位的是化工原料、染料涂料和化学试剂助剂 ;小型企业、独资和私营企业罹难者的人均DC较其他类型企业罹难者的人均DC小 ;DC致害方式顺位前 3位是碰撞、灼烫和坠落 ;临时工、农民工罹难者较其他就业类型罹难者的人均DC小 ,而DC却高于其他就业类型的罹难者 ;轻伤人均DC时间曲线上升缓慢 ,而死亡和重伤人均DC时间曲线上升较明显 ;人均DC与职业伤害发生时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该化工区职业伤害DC较大 。
- 刘新荣杨建国沈骏汤秀英郭加宏刘玉平夏昭林
- 关键词:卫生经济学
- 某化工开发区职业伤害间接成本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更深层次地评估职业伤害成本。方法 将全球疾病负担评价指标 (DALY)和人力资本法有机结合 ,对某化工区 1993~ 2 0 0 2年间发生的 6 84例职业伤害罹难者的间接成本 (IDC)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该化工区 1993~ 2 0 0 2年的职业伤害IDC约为 10 76万元 ,2 0 0 2年职业伤害IDC占该化工区同年GDP的 0 74 % ;死亡罹难者比重伤、轻伤罹难者的人均IDC大 ;职业伤害IDC行业顺位居前 3位的是化工原料、染料涂料以及化学试剂助剂 ;小型企业、国有 /集体企业罹难者的人均IDC大于其他类型企业罹难者的人均IDC ;小型企业、独资和私营企业IDC大于其他类型企业 ;人均IDC致害方式顺位居前 3位是中毒、爆炸和坠落 ,IDC致害方式顺位居前 3位是碰撞、坠落和中毒 ;低年龄组人均IDC大于高年龄组 ,2 0~岁年龄组IDC最大 (6 37 2 4万元 ) ;人均IDC男性 (1 70万元 )大于女性 (1 2 1万元 ) ;临时工和农民工人均IDC小于正式工和合同工 ;自 1998年起 ,IDC时间曲线有下降趋势。结论 该化工区职业伤害IDC较大 。
- 刘新荣杨建国郭加宏汤秀英马宗兰张萍沈骏夏昭林
- 关键词:DALY人力资本法
- 1993~2002年某化工开发区职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分析化工行业职业伤害的分布规律和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某化工开发区 1 993~2 0 0 2年间发生的职业伤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建区初期职业伤害的年平均发生率 (4 37% )较高 ,1 996年职业伤害发生急剧回升至第 2高峰 (3 1 5 % ) ;碰撞和灼烫是主要伤害方式 ;冬季 (2 7 1 9% )、周末 (31 2 9% )职业伤害发生较多 ;82 90 %的职业伤害罹难者在 4 0岁以下 ;工龄 <2a(39 91 % )和 6~ 1 0a(4 0 6 9% )的职业伤害罹难者较多 ;化工操作工职业伤害罹难者较多 (2 8 0 7% ) ;农民工和临时工职业安全卫生问题较严重 ;违返操作规程是职业伤害的主要原因 (2 1 0 5 % ) ;职业伤害的漏报较高。结论 职业伤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包括生产设备和防护装置缺陷、工作环境因素、劳动组织不合理及劳动者个人因素等。职业伤害的防制应从加强安全教育 。
- 刘新荣杨建国沈骏吴昌汤秀英刘玉平夏昭林
- 关键词: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