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新明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四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术后
  • 6篇宫颈
  • 5篇子宫
  • 5篇细胞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3篇上皮
  • 3篇上皮内
  • 3篇术后感染
  • 3篇皮内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子宫切除
  • 3篇子宫切除术
  • 3篇抗原
  • 2篇蛋白
  • 2篇乙醛
  • 2篇乙醛脱氢酶
  • 2篇异位症
  • 2篇醛脱氢酶

机构

  • 10篇江苏大学
  • 6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常州市金坛区...

作者

  • 16篇殷新明
  • 9篇温坚
  • 8篇刘颂平
  • 5篇朱小兰
  • 3篇朱莉
  • 2篇许文林
  • 1篇许跃
  • 1篇刘月琴
  • 1篇刘月琴
  • 1篇沈太华
  • 1篇杨扬
  • 1篇许文荣
  • 1篇钱秋菊
  • 1篇钱晖
  • 1篇张震
  • 1篇汤建高
  • 1篇李国海
  • 1篇徐静
  • 1篇石琳
  • 1篇田鑫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时母血及脐血硫化去氢表雄酮含量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母血及脐血硫化去氢表雄酮(DHEA-s)含量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2年1月~2003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初产妇33例,其中自发性早产组12例,医源性早产组9例,正常产组12例;母血及脐血DHEA-s含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自发性早产组母血DHEA-s含量(1.025±0.068μg/ml)显著高于医源性早产组(0.065±0.027μg/ml)及正常产组(0.780±0.015μg/ml)(P<0.05),且医源性早产组DHEA-s含量又显著低于正常产组(P<0.05);②自发性早产组、医源性早产组及正常产组母血及脐血DHEA-s含量均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发性早产组母血及脐血间DHEA-s含量并非呈正相关(r=0.20);③医源性早产组脐血DHEA-s含量(0.040±0.017μg/ml)显著低于正常产组(0.800±0.015μg/ml)及自发性早产组(0.907±0.066μg/ml)(P<0.05)。结论:DHEA-s含量变化与早产的发动相关。
温坚钱晖许文荣钱秋菊殷新明徐静李国海
关键词:去氢表雄酮脐血母血医源性早产正常产
壳聚糖联合纳米银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环形电切术治疗后创面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联合纳米银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后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并经LEEP治疗后病理确诊为HSIL且切缘阴性的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40例,分别为对照组、壳聚糖组、纳米银组和联合组(壳聚糖联合纳米银);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分别相应用药2次/周,共8次。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月内创面情况、术后2周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和并发症等。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和术后1、2、3、4周宫颈分泌物中TNF-α、IL-6、IL-8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等炎症因子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壳聚糖组和纳米银组比较,联合组阴道排液消失时间、创面脱痂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0.05);与对照组、壳聚糖组比较,联合组术后下腹痛和脓性分泌物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壳聚糖组比较,联合组术后1、2、3、4周HMGB1、TNF-α、IL-6和IL-8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纳米银组比较,联合组HMGB1(术后1、2、4周)、TNF-α(术后1、2、3、4周)、IL-6(术后1、2、3周)和IL-8(术后1、3、4周)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壳聚糖和纳米银联合使用既可以促进LEEP治疗后宫颈创面愈合又能预防术后并发症。
张亚娇刘颂平殷新明石文印赵诗杰
关键词:环形电切术壳聚糖纳米银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64岁,因发现外阴肿物1个月,于2010年10月7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外阴肿物,约鸡蛋大,无红肿、疼痛、破溃及增大等,未予诊治,病程中无明显消廋。既往体健。绝经10年,绝经后无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妇科检查:
刘颂平温坚朱姝冯雪梅殷新明
关键词: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妇科检查绝经后肿物
腹腔镜检查慢性盆腔疼痛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疼痛(CPP)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212例CPP患者和29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实验对象,对CPP患者142例行腹腔镜检查,自编社会心理变量调查表,入组时完成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以各社会心理变量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SCL-90)的抑郁和焦虑因子标准分作为观察数据,采用美国SPSS 11.0版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χ2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结果阴性的CPP患者的婚姻状况、性伤害史、诊治次数、诱因及SCL-90抑郁因子标准分、焦虑因子标准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文化程度、总病程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检查结果阴性的CPP患者经心理咨询或抗抑郁治疗后疼痛症状有所减轻。结论:对于腹腔镜检查结果阴性的CPP患者而言,社会心理因素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成因之一,提示在诊疗CPP无效时,结合腹腔镜检查对患者实施充分的心理评估、恰当的心理治疗及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温坚张震殷新明
关键词:腹腔镜慢性盆腔疼痛社会心理因素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226例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4年5月31日22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8.85%(20/226)。并发症发生率与子宫体积大小无明显相关,与盆腔手术史、肥胖及盆腔粘连情况有关,肥胖、有盆腔手术史或盆腔重度粘连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与肥胖、盆腔手术史及盆腔粘连严重程度有关。严格掌握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正确进行术前评估,适时中转开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殷新明刘颂平温坚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
RNA甲基化修饰在卵巢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卵巢癌发病隐匿、复发率及病死率高。近年来,RNA甲基化修饰在恶性肿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RNA甲基化修饰在卵巢癌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在卵巢癌中的具体作用仍有待阐明和总结。现对RNA甲基化修饰,包括N6-甲基腺嘌呤(m^(6)A)、5-甲基胞嘧啶(m^(5)C)和N1-甲基腺嘌呤(m^(1)A),以及三种RNA甲基化修饰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周佳敏赵诗杰朱小兰殷新明
关键词:卵巢癌
切缘阴性宫颈锥切术后影响宫颈上皮内肿瘤残留/复发的因素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为明确影响切缘阴性的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宫颈上皮内肿瘤残留/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四院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在诊治的250例经组织学证实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包括临床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活检。用Kaplan-Meer方法分析平均复发时间,而用对数检验和Cox回归模型确定残留/复发CIN的预测因子。结果在87名切缘阴性的患者中确认了8例残留/复发的病例(9.2%)。在单因素分析中,后续的细胞学检查异常(P<0.001),锥切方法(P=0.017),HPV阳性(P<0.001),HPV感染后持续感染(P<0.001),相同基因型HPV持续感染(P<0.001),HPV锥切术后18个月阳性(P<0.001),是残留/复发的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术后HPV的持续感染(P=0.035)、锥切术后18个月HPV阳性(P=0.017),随访细胞学检查异常(P<0.001)会增加残留/复发CIN的风险。结论在随访期间,持续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的患者存在残留/复发CIN的高风险,应进行密切监测。HPV感染者在术后18个月之内转为阴性的复发风险较低。
杨扬殷新明袁霞
关键词:锥切
腹腔内左布比卡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腹腔内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左布比卡因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结束前,观察组腹腔内注射0.375%左布比卡因30ml,对照组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液30ml,分别在术后的1、6、12、24小时记录患者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的模拟镇痛评分,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记录术后镇痛维持时间和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时间点内、安静和咳嗽状态下,观察组对切口和腹腔内疼痛的镇痛效果均较对照组好,VAS评分<4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背疼痛的发生率16.67%较对照组53.33%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镇痛时间23.6±1.2小时比对照组2.3±1.4小时明显增加(P<0.05);术后观察组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率6.67%,对照组8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40.00%,4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在腹腔内给予左布比卡因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汤建高殷新明沈太华
关键词:左布比卡因术后疼痛妇科腹腔镜
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组织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分泌物及宫颈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该院就诊的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术后定期采集宫颈创面分泌物及周围组织,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以术前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宫颈锥形切除术后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及表达。结果宫颈组织及分泌物中TNF-α、IL-6、HMGB1的表达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逐渐升高,术后1~2周达到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下降。在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周行全子宫切除的标本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最严重;其TNF-α、IL-6及HMGB1表达较术后4周明显升高。结论宫颈锥形切除术后1~2周时宫颈创面炎症最为严重,应避免在此阶段行全子宫切除。
殷新明朱小兰温坚朱莉谈微微刘颂平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白细胞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术后感染
ABCG2和ALDH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中的表达和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成员2(ABCG2)、乙醛脱氢酶1(ALDH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EMs恶变组),3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EMs组),3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对照组)中ABCG2、ALDH1蛋白的表达。结果 ABCG2、ALDH1在EMs恶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EMs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恶变组中ABCG2、ALDH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痛经史及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血清CA125水平、病理分化程度及分期呈明显相关性(P<0.05);ABCG2的表达与ALDH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BCG2、ALDH1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刘颂平田鑫温坚殷新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