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志博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黄斑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5篇玻璃体
  • 3篇视力
  • 3篇劈裂
  • 3篇近视
  • 3篇黄斑劈裂
  • 2篇动脉阻塞
  • 2篇视网膜动脉
  • 2篇视网膜动脉阻...
  • 2篇切除
  • 2篇裂孔
  • 2篇内界膜
  • 2篇内界膜剥除
  • 2篇内界膜剥除术
  • 2篇界膜
  • 2篇黄斑裂孔
  • 2篇继发性
  • 2篇高度近视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殷志博
  • 9篇叶存喜
  • 5篇林珊
  • 3篇郝玉华
  • 3篇崔月先
  • 3篇闵思
  • 2篇尚庆丽
  • 1篇苏旭东
  • 1篇段佳良
  • 1篇刘丽娅
  • 1篇于江华
  • 1篇魏玉华
  • 1篇杨雅青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诊于眼科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2022年
患者女性,68岁。主因“左眼肿胀,视物不清1个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患者1个月前被柿子砸伤左眼后出现左眼肿胀,视物不清,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为“左眼球钝挫伤”、“双眼结膜炎”,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视力进一步下降。既往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1mmHg=0.133kPa)。眼部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3,左眼最佳矫正视力0.12;右眼眼压20.5mmHg,左眼眼压28.0mmHg;右眼球突出度14mm,左眼球突出度16mm;右眼外转活动受限,左眼外转、内转、上转活动均受限;左眼上睑遮盖角膜6mm;双眼球结膜血管迂曲扩张,左眼球结膜水肿,双眼角膜、前房及晶状体均未见异常。
苏晶李东晖段佳良于江华苏旭东刘丽娅尚庆丽殷志博
关键词:眼球突出度最佳矫正视力眼球钝挫伤眼科门诊
光相干断层扫描发现青光眼合并视网膜动脉阻塞一例
林珊殷志博崔月先叶存喜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MF)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MF患者35例35只眼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眼分为PPV联合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内外路联合手术)组、PPV联合ILM剥除手术(内路手术)组,分别为18例18只眼、17例17只眼。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统计。采用IOL-Master或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度(AL)。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劈裂最高值(MxFT)。采用德国罗兰公司视诱发反应成像系统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b波振幅。两组患者年龄(t=0.460)、AL(t=1.520)、屈光度(t=0.020)、logMAR BCVA(t=-2.280)、MxFT(Z=-4.179)、b波振幅(Z=-0.1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路联合手术组行23G PPV联合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内路手术组行23G PPV联合ILM剥除手术。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患眼BCVA、AL、MxFT、b波振幅变化。结果末次随访时,内外路联合手术组18只眼劈裂腔高度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劈裂腔消失,视网膜完全复位4只眼。内外路联合手术组、内路手术组患眼logMAR BCVA(t=7.272、5.951)、MxFT(Z=-3.724、-3.622)、b波振幅(Z=-3.223、-3.243)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1、0.001)。两组患眼之间logMAR BCVA(t=-2.280)、MxFT(Z=-4.1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0);b波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8,P=0.843)。内外路联合手术组患眼AL较手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7,P=0.000)。随访期间无眼底出血、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PV联合ILM剥除和巩膜缩短手术治疗高度近视MF�
肖亚伟郝玉华尚庆丽殷志博杨雅青叶存喜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继发性黄斑裂孔自行闭合一例
2013年
患者男,65岁。2008年3月右眼突然视物不清于外院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自服中药后好转2009年10月25日右眼视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右眼玻璃体积血”,口服中药治疗,视物不清稍有好转,3天前右眼触痛,视力下降,于2009年10月31日住院。
殷志博林珊崔月先叶存喜
关键词:黄斑裂孔继发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物不清视力下降中药治疗
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分型及其自然转归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VTS)患者的自然转归,为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的VTS且未接受手术、要求随访观察的患者35例39只眼.根据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所示玻璃体与黄斑区视网膜的附着形态将VTS分为3型:“V型”、“U型”及“J型”.比较“V型”“U型”“J型”在随访12个月内的总自发松解率及各型的自发松解率;比较各型自发松解者及未自发松解者在首诊及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LogMAR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黄斑水肿(ME)的改变.结果自发松解率:总体为17.9%,其中“V型”为25%、“U型”为14.3%、“J型”为0.BCVA:“V型”自发松解者首诊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2,P=0.268>0.05).未自发松解者首诊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P=0.873>0.05).“U型”自发松解者末次随访较首诊时明显提高,因只有1例,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未自发松解者首诊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8,P=0.027<0.05).CFT:“V型”自发松解者首诊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3,P=0.220>0.05).未自发松解者首诊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2,P=0.088>0.05).“U型”自发松解者末次随访较首诊时明显下降,因只有1例,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未自发松解者首诊及末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2,P=0.664>0.05).ME:发生自发松解者均由囊性退为弥漫性.结论提出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分型依据,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类型不同其预后存在差异.
闵思廖茹娟殷志博殷志博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黄斑水肿
OCT发现青光眼合并视网膜动脉阻塞一例被引量:4
2014年
患者女,74岁.主因右眼视物不见4个月,左眼视物模糊3天于2010年11月1日收入我院.4个月前由于情绪波动自觉右眼胀痛、视物不见伴头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高血压,给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头痛逐渐缓解,但右眼视力未见改善,未进一步治疗.3天前突然自觉左眼视物模糊,无眼痛头痛,休息后缓解,1天前左眼症状再次发作,遂来我院就诊.眼压:右眼58 mmHg,左眼35 mmHg,急诊诊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给予毛果芸香碱点眼、甘露醇治疗.既往高血压10余年,间断口服降血压药物,血压波动在160~210 mmHg至90~120 mmHg,否认糖尿病史.
林珊殷志博叶存喜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阻塞OCT降血压药物眼合输液治疗右眼视力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黄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31只眼,并将其分为2组: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设为手术组(17只眼);不同意接受手术治疗,接受定期随访观察的设为对照组(14只眼)。其中手术组的患者接受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分别比较手术组术前术后、对照组观察至少3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最高值、多焦视网膜电图的b波振幅和三维地形图的变化。手术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随访期前后的BCVA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MxFT、b波振幅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最佳矫正LogMAR视力:手术组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力下降。黄斑区视网膜劈裂最高值:手术组术后视网膜劈裂高度较术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视网膜劈裂高度增加。mfERG:手术组术后b波振幅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大部分患者三维地形图示中央峰较术前逐渐增高,位于旁中心凹区域的低反应区变少或消失。对照组末次随访与初诊时比较b波振幅明显下降,三维地形图显示大部分患者末次随访较初诊时中央峰减低,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低反应区增加。并发症:手术组术中未造成医源性裂孔,术后均未发生眼内炎或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有1只眼发生了周边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遂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半年后行眼内硅油取出术,视网膜在位。对照组中有2只眼在随访过程中出现黄斑裂孔。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能够使劈裂的�
殷志博闵思魏玉华郝玉华叶存喜
关键词: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内界膜剥除多焦视网膜电图
继发性黄斑裂孔自行闭合一例
患者男,65岁.2008年3月右眼突然视物不清于外院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自服中药后好转.2009年10月25日右眼视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右眼玻璃体积血',口服中药治疗,视物不清稍有好转,3d前右眼触痛,视力下降,...
殷志博林珊崔月先叶存喜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黄斑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31只眼,并将其分为2组:同意接受手术...
叶存喜郝玉华殷志博林珊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疾病研究进展
2018年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VRI)疾病是指由于VRI病理改变而引起的年龄相关性退行性改变,主要由异常玻璃体后脱离(PVD)导致的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而引起,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本文主要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殷志博肖亚伟闵思李瑞峰叶存喜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黄斑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