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梅
- 作品数:39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AMPA受体参与大鼠胸髓前角发育早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特点
- 2015年
- 目的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大鼠脊髓发育早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特点。方法选取胎龄17 d(E17,n=12)和20 d(E20,n=12)的Wistar大鼠以及新生7 d(P7,n=12)的Wistar大鼠共计36只。胸髓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Ⅱ)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MPA受体的分布,电生理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MED-64系统)检测AMPA受体参与突触传递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 EPSP)的变化。结果 E17大鼠脊髓灰质开始出现少量Ca MKⅡ阳性神经元,E20、P7大鼠脊髓周围Ca MKⅡ阳性神经元逐渐向内迁移,神经元的数量不断增多。电生理结果显示,E17、E20、P7大鼠诱发的f EPSP数量依次增多,并能够被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阻断,脊髓灰质内突触联系的空间网络范围显著减小(P<0.001)。结论 AMPA受体参与大鼠脊髓早期发育,并作为脊髓前角神经网络中功能性突触联系的主要兴奋型受体。
- 张雯秀段红梅谢雅彬李曼丽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脊髓发育突触联系
- 转基因小鼠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的时空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成年哺乳动物脊髓室管膜细胞损伤后表现出干/祖细胞特性。目的:利用Nestin和Foxj1转基因小鼠标记室管膜细胞,以便追踪室管膜细胞及其子代在成年小鼠脊髓损伤后的增殖分化命运。方法:对转基因小鼠T_(8)脊髓节段完全切除1 mm脊髓组织,术后1-7 d连续腹腔注射BrdU动态观察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3,7,14,28,56 d)借助BrdU,GFAP,Tuj1,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区边缘室管膜细胞的遗传命运谱。结果与结论:①未损伤脊髓中,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被激活,第3天时在损伤区周围大量增殖;②在损伤后第28天,约3.3%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表达神经元标记物Tuj1;③在损伤后第56天,约25.7%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并构成胶质瘢痕的核心,参与胶质瘢痕的形成;④通过检测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的时空动态变化、增殖和分化特征,为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 郝柳芳段红梅王子珏郝飞郝鹏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脊髓损伤转基因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
- 一种微小特定区域软组织定量切除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特定区域软组织定量切除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切除部件和吸附部件,吸附部件的固定端固定于注射器本体的乳头的内壁;切除部件与注射器本体的乳头的外壁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吸附部件穿设于连接件内,且吸附部...
- 李晓光杨朝阳梁彦峰郝鹏段红梅高钰丹赵文
- 文献传递
- 溴化乙锭诱导的短暂脱髓鞘增强PRV的逆行转导效率
- 2019年
- 目的:改进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注射方法,通过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诱导的短暂脱髓鞘提高PRV的转导效率。方法:选用18只正常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肌肉组、NS组和EB组(n=6)。肌肉组将2μl滴度为2×10~9的PRV工具病毒注射到胫骨前肌和腓肠肌上;NS组将2μl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注射到坐骨神经上,1周后相同位置注射2μl滴度为2×10~9的PRV;EB组将2μl 0. 1%的EB注射到坐骨神经上,1周后相同位置注射2μl滴度为2×109的PRV。大鼠注射PRV 5天后,灌流取材并制作冰冻切片,观察各级神经元的感染情况。结果:EB组大鼠L4-L5脊髓前角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DRG)、T8脊髓中间神经元、C4脊髓中间神经元、延髓、中脑、大脑皮层均有大量神经元被PRV标记。肌肉组和NS组各级神经元仅有少量被PRV标记。结论:EB诱导坐骨神经脱髓鞘后能够显著提高PRV的逆行转导效率。
- 刘法东段红梅郝鹏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溴化乙锭脱髓鞘伪狂犬病病毒
- 对七年制医学生开展神经生物学课外科研实践初探被引量:1
- 2016年
- 仅有课内教学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为了培养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系决定尝试开展一定方式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旨在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其创新性的科研思维。根据本人及同事们在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近年来指导七年制医学生课外科研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探讨通过导师负责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与意义。通过课外科研实践活动,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医学生的课本知识,在拓展其科研视角、激发其求知欲的同时,培养了其实践能力,最终提高了综合素质。
- 李晓光段红梅高钰丹赵文杨朝阳
-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
- 视神经损伤与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人类拥有良好的视觉系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连接眼球与大脑,损伤之后不能再生,最终可导致失明.视神经再生的困难部分归因于胶质瘢痕和髓磷脂中的抑制性分子以及RGCs轴突内在的再生能力不足.此外,视神经损伤之后RGCs会凋亡,使得再生更为困难.本文综述了视觉系统再生失败的原因,以及目前在修复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其中有些发现将来有望应用于临床,使受损伤的视神经达到有意义的再生.
- 刘晓郝飞段红梅郝鹏高钰丹赵文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
- 康复训练结合神经营养因子3-壳聚糖支架改善脊髓损伤大鼠骨骼肌形态和运动功能被引量:6
- 2021年
-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 3,NT3)-壳聚糖可诱发脊髓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发生和轴突再生,促进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NT3-壳聚糖活性生物材料支架对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骨骼肌形态变化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不造模,其余4组制备T7-T8全切5 mm脊髓损伤模型,单损组造模后不进行任何干预,另3组分别给予康复训练、NT3-壳聚糖活性生物材料支架、NT3-壳聚糖活性生物材料支架结合康复训练干预,康复训练于造模后2周开始。造模前及造模后2,4,6,8,10,12周对各组大鼠进行开放场地的BBB评分;造模后12周,取后肢骨骼肌(胫骨前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进行苏木精-伊红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评定各组大鼠肌肉萎缩和运动终板的变化情况。实验方案经首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AEEI-2018-105)。结果与结论:①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的BBB评分高于其他4组(P<0.05),NT3-壳聚糖结合康复训练组造模后8,10,12周的评分高于单损组、单损结合康复训练组、NT3-壳聚糖组(P<0.05);②造模后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造模4组的各骨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小于假手术组(P<0.05),其中NT3-壳聚糖结合康复训练组各骨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大于单损组、单损结合康复训练组、NT3-壳聚糖组(P<0.05);③造模后12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显示,造模4组各骨骼肌的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平均吸光度值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其中NT3-壳聚糖结合康复训练组高于单损组、单损结合康复训练组、NT3-壳聚糖组(P<0.05);④结果表明,康复训练结合NT3-壳聚糖活性生物材料支架植入能有效防止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后肢骨骼肌肌肉萎缩,提高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减轻神经肌肉接头退变,改善大鼠后肢�
- 陈星颖郝飞高钰丹赵文段红梅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3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运动终板骨骼肌
- 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被引量:2
- 2018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参与的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的电生理学特点。选择出生后0.5月龄、1月龄、2月龄和3月龄Wistar大鼠共计48只(每组各12只)。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MED64平面微电极阵列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被动膜特性及AMPA受体参与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t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结果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在出生后0.5~3月龄期间,在被动膜特性方面表现为:膜电容与静息膜电位无显著性变化;膜输入电阻与时间常数均显著下降。在主动膜特性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变化:0.5~1月龄期间,s EPSC的反应表现为:振幅显著升高,频率明显增大,上升时间及下降时间显著增加;1~3月龄期间,sEPSC的反应特性与0.5~1月龄期间相反。此外,0.5~3月龄期间,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 EPSP范围明显扩大,而幅值显著减小;各月龄海马CA1区诱发出的fEPSP幅值均可被AMP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在出生后大鼠海马发育早期过程中,AMPA受体作为调节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的主要兴奋性受体,可以促进海马的发育及功能成熟。
- 陈雪怡张皑峰赵文赵文赵文郝鹏段红梅郝鹏
- 关键词:AMPA受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 肌梭形态研究进展
- 2022年
- 肌梭是分布于骨骼肌中的重要本体感受器,参与调节躯体运动、维持姿势、控制运动速度变化等生理活动,是许多运动及代谢疾病的重要评估指标和治疗靶点。本文对肌梭在骨骼肌中的分布、机械力信号传递机制进行概述,并对肌梭形态和结构特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连文玺饶家声郝柳芳王子珏段红梅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肌梭卫星细胞施万细胞
- 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在脑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的脑室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区(subgranular zone,SGZ)存在持续的神经发生。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不仅在正常脑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脑损伤或脑疾病的修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过程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和缺血性脑卒中修复中的应用,讨论激活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修复脑损伤的策略及其促进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意义。
- 白天宇穆娇郝鹏段红梅郝飞赵文高钰丹王子珏杨朝阳李晓光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