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笑梅

作品数:37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文学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诗歌
  • 9篇文化
  • 9篇文学
  • 5篇新诗
  • 4篇媒体
  • 3篇余光
  • 3篇余光中诗歌
  • 3篇语境
  • 3篇政治
  • 3篇审美
  • 3篇文化语境
  • 2篇电影
  • 2篇政治文化
  • 2篇诗集
  • 2篇诗学
  • 2篇诗学研究
  • 2篇诗语
  • 2篇诉求
  • 2篇文学传播
  • 2篇闻一多

机构

  • 27篇西南大学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35篇梁笑梅
  • 1篇吕进
  • 1篇黄曼君

传媒

  • 2篇江汉论坛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中外诗歌研究
  • 2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艺术百家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华文文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编辑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诗到诗性:视觉文化传播中现代诗学研究的审美转向被引量:4
2009年
从本期起,我们开展"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我们对笔谈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将要持续几期的笔谈能"谈"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东西。中国现代诗学已经诞生近百年了。是时候了,需要回顾和科学地总结近百年积累的正面和负面的艺术经验,肯定应当肯定的,发扬应当发扬的,批评应当批评的,推掉应当推掉的;向伪诗学宣战,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推动当下中国新诗的振衰起弊。这是现实提出的问题,时代提供的条件,诗界普遍的希望,历史赋予的使命。对新诗的"新"和自由诗的"自由",切忌误读。任何艺术都是有"规矩"的。这既是局限,又正是特殊魅力之所在。现代诗学的规范是新诗规范的前提。我们的讨论,遵循"百家争鸣"的原则,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请大家就中国现代诗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现代诗学的各个方面,自由发表意见。现代诗学在新诗草创期从零起步,取得的进展是很不容易的。现代诗学能够走到今天,是一代代诗学家努力的结果。但是目下在现代诗学领域需要讨论的问题很多。这里提出学术规范问题,作为主持人的发言。说得不客气一点,近年出现了一些学术垃圾。我们常常遇到"六经注我"的武断地以研究主体代替研究对象的著述;遇到从偏爱走向偏废的以偏概全的著述;遇到不是历史地研究历史问题,而是以当代语境取消历史语境的著述;遇到以西方话语颠覆民族话语,充当强权话语的"搬运工"和随从的著述;遇到以概念游戏冒充原创性的著述。著书不立说;繁而不荣,盛而不昌。这种现象,人们早已有所感受。这类著述的存在,除了为垃圾制造者(某些专心致力于谋利的刊物和出版社之类)带来实际利益以外,对于学术,对于新诗,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前几年有37位院士就学术规范问题致信中央时说:"只有被引用并获得正面评价的
梁笑梅
关键词:审美范式视觉文化传播诗学研究诗性社会文化语境
新时期文学期刊的传播策略与文学秩序的重建——以《诗探索》创刊号为考察中心
2021年
文学期刊是新时期文学秩序重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期间诸多先锋和探索性的“新启蒙”观念,都是由兼具编辑和文艺理论家身份的学者率先在期刊中提出,继而以出版传播活动形成一种文化潮流。《诗探索》作为权威性的当代诗歌理论研究刊物,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就以刊物形式参与到了以艺术审美为标准的新体系建设之中,引导文学发展朝向更加开放多元的景观。以《诗探索》创刊号为例,考察文学刊物传播运作过程中的编辑策略,或可深入认识文学期刊的传播实践在推动文学思潮和建构文学秩序中的作用。
梁笑梅刘牧宇
关键词:文学秩序文学传播
没有一种爱不是可怕的虚设——《中国第4代诗人诗选》对爱情的一种书写被引量:1
2003年
梁笑梅
关键词:爱情题材性爱世俗化
《小说星期刊》与香港早期新诗的次源性传播被引量:2
2010年
20世纪20年代香港新文学的出现并非偶然或突变,而是从内地新文学书刊的传播开始,逐渐接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萌发期的香港新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高,早期香港新诗主要依存于当时的报刊。据目前所见文献,香港报刊对新诗的最早传播是从回应五四运动初期新旧文学的论争,引介当时最新内地诗集和诗观开始,这始自1924年9月创刊的《小说星期刊》。《小说星期刊》为香港新诗的作者提供了发表习作的第一个传播空间,培养了香港最早的一个新诗作者群,还发表了许梦留的《新诗的地位》,这是香港迄今所见最早的新诗评论。本文着力于论析《小说星期刊》的次源性传播特征,旨在以一种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建设性的媒介批评,来论证其在早期香港新诗传播实践中的作用与价值。
梁笑梅
关键词:早期新诗
《小说星期刊》与早期香港新诗的传播
2010年
20世纪20年代香港新文学的出现并非偶然或突变,而是从内地新文学书刊的传播开始,逐渐接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传播则不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文化革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被称作中国历史上三次最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它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性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世纪。而新文化运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方式就是对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文化意识等的广泛传播。”
梁笑梅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运动香港新诗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
史诗是一种明澈的客观——读杨矿《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2008年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让我猝不及防,诗人生活在这个城市,而且回答那些山水在纸上闪烁出古道与灯火.对于我,这首叙事长诗之前的诗人还是那<若隐若现的阳光>,曾有人说"杨矿的诗歌中有太多的思辨,理性的追索让杨矿的诗歌具有重量,然而这些思辨又常常因为技艺与分寸上的难度,成为诗歌阅读中的'结"①<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却突然让他有了另一种分量,别一样质感,而且诗歌阅读中的"结"也悄然无存.……
梁笑梅
关键词:史诗诗歌创作叙事诗诗歌长诗诗歌阅读
深呼吸:巴渝文化与文学的现代理想被引量:3
2002年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是学术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念的原质性延伸,整体文化与文学是区域文化与文学的整合,区域文化与文学是整体文化与文学图谱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区域文化与文学既具有异于他者的区域性,又具有同于他者的整体性。城市发展的任何战略都必须立足于文化战略,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重庆无论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丰沃的文化土壤和密集的文化人才方面,还是在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开放的文化心理方面,与其他一些大都市相比都有着绝对的差距。重庆已逐渐表现出其文化自觉,正在努力将重庆的城市文化特征经过现代整理,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区域文化形成作家不同的内在气质及其作品的外在特征,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学的摇篮,又是重庆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重庆目前并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文学面貌,成就和影响都极其有限。但是时间一定会孕育出具有明显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重庆作家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文化选择和文化开放中形成自己的文学禀性和特色,完成具有特色区域性的文学理想。
吕进梁笑梅
关键词:巴渝文化文学区域文化审美对象
传播学意义下的余光中诗歌被引量:1
2005年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广为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在大陆的传播也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从各种选录和品评来看,我们发现余诗始终是选家和评家视野中的亮点。从文学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和描述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情况,认真研究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技巧,总结其有效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一个新的维度来进一步观照和体认余光中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诗史地位。
梁笑梅
关键词:信源
“传播的诗”:电影之于诗歌立体创构的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应该明确诗歌的表现载体与传播载体的区别。表现载体是诗歌的直接呈现,主要是语言文字,是诗歌创作主体与诗歌形态之间的媒介;传播载体则是诗歌定型以后的送达,是手段、途径和方法,是诗歌形态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媒介。在"传播的诗"中,传播手段并不只具有承载功能,它可以成为给诗带来表现力的和新的表现成分的部分。对诗歌而言,电影的传播形态和审美特征决定了它可以是既通俗又诗意浓厚的传播载体,电影对诗歌的立体创构使其变得可诵读、可歌唱、可观看。"传播的诗"实际上可能通向对诗歌实在本体的消解,但传播的启动作用不容忽视,这是传媒时代的结果。"传播的诗"之最理想状态是表现载体与传播载体的和谐。
梁笑梅
关键词:电影
余光中诗歌接受生态辨析被引量:2
2018年
余光中诗歌的研究要走向深入,接受研究正是一条重要而必要的途径。人们对作品接受的3个层面一般是:作为评论者的理性的阐释研究,作为普通读者的情感审美的阅读欣赏,作为创作者的传承吸收和摹仿借用。与此相联系,余光中诗歌接受生态的考察也就在以下几个方向展开:阐释研究,阅读研究,影响研究。尽管余光中自己非常想把他不仅仅是诗人、不仅仅是"乡愁诗人"的多面体呈现给世界,但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接受与学术接受不同,与文学接受也不同,它只认定这个对象最醒目的那一面甚至那一点,这就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片面接受的正当性"。
梁笑梅
关键词:余光中诗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