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洁红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入路
  • 2篇术式
  • 2篇综合征
  • 2篇胫骨
  • 2篇胫骨近端
  • 2篇胫骨近端骨折
  • 2篇近端
  • 2篇近端骨折
  • 2篇关节
  • 2篇成形术
  • 1篇等离子消融
  • 1篇等离子消融术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消...
  • 1篇低温等离子消...
  • 1篇血供
  • 1篇压疮
  • 1篇压缩骨折
  • 1篇易激综合征

机构

  • 8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梁洁红
  • 6篇彭伟雄
  • 4篇张志
  • 2篇白波
  • 1篇谢绮妮
  • 1篇陈剑毅
  • 1篇田洪
  • 1篇林智通
  • 1篇粱俊华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胫骨近端骨折T入路术式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T入路术式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113例胫骨近端骨折被随机分成2组:A组纵向弧形或S形等传统术式组62例,按Schatzker分类法:Ⅱ~Ⅵ型分别为25,10,16,6和5例;B组膝前髌骨下T形切口术式组共51例,Ⅱ~Ⅵ型分别为21,8,13,5和4例。术后通过SPSS10.0数据处理软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下地时间)、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随访60例,时间12~24个月,平均(16.42±1.22)个月;B组随访50例,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0±1.52)个月。①手术时间:B组比A组平均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手术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下地时间):B组下地活动时间短于A组(P<0.01)。⑤骨折骨性愈合时间:B组骨性愈合快(P<0.01)。⑥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8个月功能情况良好,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优,B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A组(P<0.01)。⑦术后并发症:A组关节粘连8例,关节僵硬3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B组关节粘连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两组比较,B组并发症少于A组(P<0.05)。结论:膝前髌骨下T形切口术式内固定与纵向弧形、S形等传统术式比较有如下优点:术后瘢痕小,骨折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时间短,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彭伟雄张志梁洁红
关键词:胫骨骨折膝关节随机对照试验
胫骨近端骨折“T”入路术式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为胫骨近端骨折"T"入路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灌注红色乳胶于4例成人下肢标本,对胫骨上段的血供和神经的分布进行研究,另在4例标本上摹拟手术。结果 (1)胫骨上段血供由骨骺干骺血管、滋养血管和骨膜血管系统构成;小腿上段神经由隐神经髌下支和胫前返神经分支分布;(2)"T"入路术式仅见膝降动脉的髌下支断裂,未见明显的神经分支,各层组织均有大量红色塑料溢出,切口均能充分暴露胫骨近端及关节面。结论 (1)胫骨上段和切口周围血供丰富;(2")T"入路术式对胫骨近段血运和神经无影响,且骨折端暴露充分、直视下手术操作安全方便。
彭伟雄梁洁红白波张志
关键词:胫骨近端骨折手术入路血供神经支配
致康胶囊治疗溃疡期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7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常规处理创面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而观察组则将致康胶囊粉撒在创面上,厚度为1mm。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时间为(11.8±3.8)d,明显短于对照组(24.9±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致康胶囊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缩短了治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梁洁红彭伟雄
关键词:压疮凡士林纱布致康胶囊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严重骨水泥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骨水泥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调查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本组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9例(190髋),男72例,女117例,平均年龄77·7岁。对术中出现骨水泥反应的患者术前年龄、身体状况、症状、体征等进行总结评价,对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及预防进行探讨。结果 189例(190髋)患者中严重骨水泥反应7例,发生率为3·70%;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1·06%。7例患者中低粘度骨水泥组1例,高粘度骨水泥组6例;股骨颈骨折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均为85岁以上高龄患者,有骨质疏松和内科相关疾病。结论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骨质疏松、髓腔内高压和多科相关疾病是骨水泥反应的高危因素;使用低粘度骨水泥和注意其使用方法可以降低严重骨水泥反应的发生率。
彭伟雄梁洁红
关键词:髋假体股骨头关节成形术
自拟“疏肝顺肠汤"配合整体护理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顺肠汤”配合整体护理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自拟疏肝顺肠汤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西药聚卡波非钙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同时配合中医整体护理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86.21%高于对照组的61.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86.21%,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顺肠汤”配合整体护理,治疗肝郁气滞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不但能改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且疗效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田洪戴桂高林智通梁洁红粱俊华陈剑毅
关键词:肝郁气滞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腱鞘交错切开减压在治疗复发性并指畸形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腱鞘交错切开减压在治疗复发性并指畸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复发性并指畸形的患者,常规在并指的连接处或挛缩部切开减张松解后,在指骨干掌侧避开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处,分别作横切口切开屈肌腱鞘,指侧方作纵形切开腱鞘,但不切除腱鞘,并与横切口连成"Z"形。松解彻底后,各腱鞘关节部横切口错位缝合。再常规作指侧方植皮和指蹼成形术,但腱鞘侧方切开处不植皮。结果: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指端血循良好。1例植皮区部分粘连,1例轻度屈曲畸形。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半,各患指外展达50°左右,外形和指屈伸功能已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腱鞘交错切开减压在治疗复发性并指畸形中,较有效地解决了肌腱的粘连和恢复问题,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彭伟雄梁洁红白波张志
关键词:畸形复发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初步探讨
2002年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安全性 ,介绍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 :用美国安泰等离子体手术系统 ,对 4 0例OSAS患者施以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并与传统手术组作比较。术前充分做好准备 ,术中精心操作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结果 :优良护理可使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缩短手术时间 ,创伤少 ,恢复快 ,平均住院时间短 (3天 )。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OSAS ,具有创伤少 ,恢复快 ,安全易行的优点。
梁洁红谢绮妮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
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比较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共43个椎体。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侧弯畸形及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个椎体(4.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有2例发生周围椎体骨折。结论:PKP能有效缓解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和纠正侧弯畸形。PKP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彭伟雄梁洁红张志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