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权
- 作品数:23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鸡传染性鼻炎自家油乳苗免疫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本试验用从广西分离的二株引起鸡传染性鼻炎的副鸡嗜血杆菌 ( H 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 GX 97、GX 981株研制成自家油乳苗 ,进行后备鸡免疫试验 ,免疫后 3、 6、 9和 1 2个月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 ,免疫后 6个月 90 %免疫鸡的抗体滴度在 1∶ 640以上 ,9个月抽样攻毒有 75%~ 80 %的鸡获得保护。大田免疫试验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自家油乳苗免疫接种也是防制该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 梁家权罗廷荣秦爱珍黄伟坚刘芳温荣辉陆芹章余克伦叶世福阮从信邹发英符显栋
- 关键词:传染性鼻炎油乳苗免疫效果
- RT-PCR检测猪瘟病毒初探被引量:29
- 2001年
- 本研究建立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技术检测猪瘟病毒 ( Hog Cholera Virus,HCV)方法。合成的二对引物 HCV 1 / HCV 2和 HCV A1 / HCV A2成功地扩增兔化弱毒株、法国株和石门株的核酸 ,并对采自博白县 3个、贵港市 1个和武宣县 1个猪场共 1 3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从博白县和贵港市的 1 1份材料中检测到 HCV的核酸。
- 罗廷荣波丹黄宪高梁家权刘芳黄伟坚秦爱珍温荣辉陆芹章余克伦
- 关键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猪瘟病毒
- 采用综合性措施快速净化鸡白痢杆菌病被引量:2
- 1992年
- 近年来,国内不少鸡场已经开始探索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问题,一般采用检疫结合兽医卫生措施的方法,但这需持续多年、长期不懈,才有可能达到净化标准。然而目前不少国内种鸡场由于鸡舍的设施与布局不够合理,鸡白痢杆菌病对环境的污染又极为严重,一些鸡场经过几年净化工作后,阳性率虽有所下降,但净化指标往往迟滞不前,或由于一段时间放松了净化措施的实行,白痢杆菌病又会回升,所以目前获得净化成功的鸡场为数仍然很少。为了能更有效地做好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我们利用某些鸡场原有种鸡棚养或半棚养的条件,采取棚养、
- 赵善昌梁家权刘芳梁鸿唐林二克叶世福廖天李聪
- 关键词:鸡白痢杆菌病
- 猪伪狂犬病毒(PRV)桂B株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4
- 1998年
- 从广西某市猪场采集发病仔猪大脑、肾、脾等混合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病毒接种PK细胞和CER细胞均出现典型细胞病变,引起病变细胞形成台胞体,在PK细胞上毒价为TCID5010-5.3/0.1mL。病毒能被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中和,血清中和效价为1:316。病毒接种家兔后出现典型伪狂犬病症状。电镜观察到圆形、有囊膜、直径100~180um大小的病毒颗粒。PCR可扩增出特异性217bP的DNA片移。证实我们所分离到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并命名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桂B株。
- 黄伟坚温荣辉秦爱珍余克伦梁家权刘芳
- 关键词:仔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
- 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母源抗体消长动态监测被引量:2
- 1997年
- 逐日采集1—25日龄雏鸡的血清和1—20日胚龄鸡胚的卵黄提取液、胚体浸液,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气管炎、肾型)母源抗体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雏鸡的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母源抗体的高峰期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鸡胚中卵黄内的新城疫抗体效价1—15日胚龄持续在1∶640,16日龄抗体水平开始下降;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体效价1—12日胚龄持续在1∶80以上,13日胚龄抗体水平开始下降。胚体浸液的母源抗体效价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高。17—20日胚龄,鸡新城疫抗体效价达1∶320—2560;18—20日胚龄,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效价达1∶80—1280。
- 梁家权李文烈秦爱珍秦爱珍叶世福阮从信
- 关键词: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母源抗体
- 三黄鸡暴发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1994年
- 禽霍乱是一种接触传播的、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败血性疾病,对养禽业的危害很大。现将博白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肉鸡暴发禽霍乱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报告如下:
- 熊志明梁家权
- 关键词:鸡病三黄鸡禽霍乱
- WD无敌消毒液对月鳢鱼苗急性毒性试验的初步探讨
- 1999年
- 初步测得WD无敌消毒液对全长7.0mm和19.3mm月鳢鱼苗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1mL/m3和34.2mL/m3。对月鳢而言,WD无敌消毒液是一种安全的外用药,但用0.1%WD无敌消毒液对幼苗进行浸泡消毒时,浸泡时间建议在90s以内为宜。
- 黄钧梁家权
- 关键词:月鳢毒性鱼苗
- 猪伪狂犬病病毒桂W株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6
- 2000年
- 从南宁市郊某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大脑和内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病毒接种家兔后引起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而死。病毒接种RK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 ,感染细胞形成合胞体。毒价 (TCID50 )为 10 7.86/0 .1ml。病毒能被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中和 ,血清中和效价为 1∶10 7。电镜观察到圆形、有囊膜、直径 80~ 12 0nm大小的病毒颗粒。PCR反应可扩增特异性 2 17bpDNA片段。证实分离的病毒株为伪狂犬病病毒 ,并命名为伪狂犬病病毒桂W株。
- 黄伟坚温荣辉秦爱珍罗廷荣刘芳梁家权余克伦陆芹章
- 关键词:仔猪伪狂犬病毒
- 雏鸡绿脓杆菌感染病例报道
- 1991年
- 雏鸡绿脓杆菌病主要由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cruginosa)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鸡感染后往往引起严重的死亡,对养鸡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该病在广西尚未见报道,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在1990年6月上旬,广西某鸡场发生一种雏鸡疾病。该场饲养的一日龄本地三黄鸡1535只,出雏时都接种了马立克氏弱毒疫苗,但24小时开始发现病死雏鸡。
- 梁家权赵善昌李开达陈健波
- 关键词:绿脓杆菌病出雏三黄鸡绿脓杆菌感染短小杆菌病原性
- 蜈蚣咽喉部溃疡病的研究
- 1997年
- 广西蜈蚣常发生以咽喉局部成弥漫性炎症、溃疡及大量干酪样物沉着于咽喉部为特征的咽喉部溃疡。表现为口腔不能启闭、分泌物增多、不能采食吞咽,精神萎颓,逐渐消瘦衰竭致死,发病原因未见报道。对34条自然发病死亡的蜈蚣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并与标准菌株(10104-7)作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认定为铜绿色假单胞菌(Pseudomos aeruginosa)为蜈蚣咽喉部溃疡病病原菌。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药物预防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5种药物敏感试验中,氯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等3种药物最为敏感,并将其中两种药物作治疗对比试验,结果氯霉素治愈率最为理想,田间扩大治疗试验的结果与实验室治疗结果差异不大。另外选用高锰酸钾溶液作为蜈蚣的体表及房舍用具的消毒剂,对预防蜈蚣咽喉部溃疡病有较好的效果。
- 梁家权余克伦黄伟坚
- 关键词:蜈蚣高锰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