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四洋
- 作品数:42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ISP技术的正交信号激励模块设计
- 2002年
- 本文利用ISP技术产生了四路同步正交信号,在ISP器件内部实现了脉冲调制,节省了硬件资源,简化了电路设计。本文给出了电路的硬件构成以及逻辑结构和原理。
- 梁四洋崔少辉
- 关键词:ISP脉冲调制
- 基于UML的装备维修保障模拟系统建模被引量:7
- 2007年
- 分析了装备维修保障模拟系统的业务过程,结合面向对象思想对模拟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建模;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了装备维修保障模拟系统功能需求、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的模型。
- 刘宏波葛涛梁四洋
- 关键词:UML面向对象模拟系统
- 漏磁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被引量:13
- 2007年
- 介绍了漏磁检测的正演计算模型及反演计算模型,阐述了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在漏磁信号分析中的应用,指出了漏磁检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王长龙梁四洋左宪章王建斌徐章遂
- 关键词:漏磁检测正演模型反演模型预处理
- 小波变换在漏磁检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对军用装备进行漏磁无损检测时,漏磁信号中含有大量噪声,针对这种情况,介绍了小波变换消噪理论。在数字化实现中,离散小波变换是利用Mallat分解与重构算法来完成。仿真试验中,选取二阶样条小波为小波函数,对从漏磁检测装置中采集到的漏磁信号进行消噪,结果表明将小波变换应用于炮管漏磁检测中,能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为漏磁信号分析、特征提取和缺陷漏磁反演打下了基础。
- 陈正阁王长龙梁四洋熊毅
- 关键词:漏磁检测小波变换MALLAT算法消噪
- 电子装备自动测试系统通用接口电路设计被引量:1
- 2004年
- 设计了一种自动测试系统的接口电路,实现了信号的调理和灵活转接,具有较高的通用性,为测试系统通用化提供了支持。主要功能电路采用 ISP 技术实现,简化了电路设计,实现了电路的在系统修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给出了系统的框图,叙述了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
- 梁四洋许东兵马俊涛薛周成
- 关键词:接口电路自动测试系统通用化ISP
- 基于总线技术的信号调理平台设计被引量:5
- 2003年
- 在基于虚拟仪器的测试系统中 ,采用一种新型总线构建了信号调理平台 ,该总线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布局恰当 ,走线规整 ,包含了系统模块通信所必需的信号 ,功能较强。使用该总线建立的信号调理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灵活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且可节省测试资源 ,能够满足多种测试系统的需要。
- 梁四洋崔少辉赵甘露
- 关键词: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总线技术信号预处理
- 基于ANSYS软件的管道漏磁场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介绍了漏磁场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由麦克斯韦方程导出的泊松方程对应的能量泛函,利用基于此理论基础的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NSYS Multiphysics软件包对管道漏磁场进行模拟仿真,能得出大量缺陷漏磁场数据,这为缺陷漏磁检测定量化打下基础。
- 陈正阁王长龙梁四洋熊毅
- 关键词:漏磁检测漏磁场ANSYS软件
- 基于ISP技术的环形缓冲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 2002年
- 利用环形缓冲的办法解决了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缓冲问题,克服了单缓冲和双缓冲的缺点,并利用ISP技术实现,简化了电路,缩短了系统研制周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梁四洋崔少辉
- 关键词:数据采集ISP
- 一种雷达测试信号的CPLD实现方法
- 2004年
-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利用CPLD芯片和其它外围电路生成测试设备所需的雷达视频模拟信号和其它信号的硬件实现方案并给出部分仿真结果。该项设计通过数字控制可以灵活的模拟不同特性目标回波信号,并提供其它激励信号,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
- 李瑞涛崔少辉梁四洋
- 关键词:CPLD视频信号直接数字频率合成频率分辨率
- 一种极低载噪比高动态信号跟踪的线性预测器设计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深空通信高动态低载噪比微弱信号跟踪精度低、稳态均方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动态低载噪比信号跟踪的分级异构凸组合线性预测器算法,该算法将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NLMS)和最小二乘算法(RLS)进行分级异构凸组合,给出了算法的结构、跟踪精度联合优化设计方案和最优参数选择的方法。在载噪比(CNR)为10—30dB.Hz、载波多普勒频移为一300~300kHz、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为一800~1200Hz/s、码速率为20bps条件下对分级异构凸组合线性预测器跟踪性能及跟踪精度指标(归一化均方根误差)进行了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线性预测器与分级同构凸组合线性预测器相比,算法运算量减少、信号跟踪精度提高、收敛速度加快。因此,该新型结构线性预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马月红于志坚张晓林甘浩梁四洋
- 关键词:频率估计高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