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超滤
  • 6篇太湖
  • 5篇太湖水
  • 5篇污染
  • 5篇膜污染
  • 5篇纳滤
  • 4篇有机物
  • 4篇水处理
  • 4篇中试
  • 4篇滤膜
  • 3篇饮用水
  • 3篇饮用水处理
  • 3篇溶解性有机物
  • 3篇商用
  • 3篇渗透膜
  • 3篇流过滤
  • 3篇纳滤膜
  • 3篇错流
  • 3篇错流过滤
  • 2篇原水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
  • 6篇常州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17篇桂波
  • 10篇董秉直
  • 3篇王琳
  • 1篇陈艳
  • 1篇郭小龙
  • 1篇刘风仙

传媒

  • 5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给水排水
  • 2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净水技术
  • 1篇河南科技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原水中多种抗生素残留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东太湖水源地三个典型点位原水中8类共31种抗生素的残留量(包括氨基糖苷类1种、林可胺类1种、氯霉素类2种、β-内酰胺类2种、大环内酯类4种、喹诺酮类4种、四环素类4种、磺胺类13种)。通过固相萃取富集、多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65.6%~108.8%,相对标准偏差为2.35%~17.1%,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良好,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浓度为1.0 ng/L),可快速有效地检测东太湖原水中多种痕量抗生素的残留量。
漆晴倪先哲王刚周彩云桂波
关键词:原水抗生素固相萃取
超低压反渗透处理太湖水的中试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中试以超滤过滤后的太湖水为原水,研究超低压反渗透膜在此水源条件下的运行工况,考察其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临界通量下超低压反渗透膜运行稳定,年产水量下降约为5%,反渗透对于UV_(254)、COD_(Mn)和TOC去除率分别为100%、77%和89%,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超过临界通量运行后发现膜污染情况加重,但运行通量和污染速率却未呈线性正相关,可能与原水水质变化及难以保证的化学清洗效果有关,对于实际工程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魏永姚维昊桂波董秉直
关键词:太湖水临界通量膜污染
在线混凝/超滤处理太湖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超滤试验以太湖水为原水,采用在线混凝/超滤(CUF)和直接超滤(UF)并行的运行方式,通量设置为75~90 L/(m^2·h),分析跨膜压差(TMP)的变化,考察对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UF和UF都能在高通量下稳定运行,TMP均不超过30 kPa,且CUF可以有效降低TMP;超滤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能力较弱,混凝增加了其对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超滤能很好地去除藻蓝蛋白和硅藻,去除率分别在88. 90%和82. 58%以上,混凝可以强化超滤对硅藻的去除,但对于藻蓝蛋白却相反。
魏永姚维昊桂波董秉直
关键词:超滤有机物藻类太湖
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对东太湖原水的处理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东太湖水质日趋恶化,给常规处理增加了很大的处理难度。针对水源污染问题和给水深度处理的需要,开展了超滤-纳滤双膜组合工艺处理东太湖原水的中试研究,考察双膜工艺对出水水质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超滤-纳滤双膜工艺对水质常规指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Mn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1.7%和90%;对荧光类物质的去除主要表现在对芳香族蛋白质、类富里酸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去除;此外,双膜组合工艺对小分子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77%,表明该工艺对水中主要致嗅物质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倪先哲殷祺王刚李雨轩桂波
关键词:嗅味物质
通过电去离子性能变化模式判断故障成因
2019年
电去离子元件价格较高,且难以直接通过运行数据判断其是否出现故障。为了建立通过分析运行数据以判断电去离子故障成因的方法,分析了3个案例,通过数据标准化判断出其性能变化的模式,进而推测出这些案例中故障的成因。针对每个电去离子模块的解剖和化学清洗,也验证了通过性能变化模式来判断故障成因的可靠性。结合电去离子工艺的原理,总结出了电去离子模块经受氧化、浓水侧结垢、铁离子中毒、二氧化碳耗尽的性能变化模式。
桂波曹永刚
关键词:电去离子数据标准化超纯水
在线混凝/超滤膜高通量处理太湖水的效果与机理被引量:6
2018年
以在线混凝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通过中试考察了在高通量下运行时控制膜污染的效果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量为65~90 L/(m^2·h)下,在线混凝可有效降低跨膜压差,与直接过滤相比,对TOC的去除率可提高10%~15%。有机物组分以及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太湖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蛋白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它们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而在线混凝更有利于去除这些有机物,从而有效缓解了膜污染。
华建良倪先哲桂波姚维昊董秉直Christian StaaksGukova Anna
关键词:超滤高通量膜污染
采用商用纳滤膜、正渗透膜的纳滤-正渗透组合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商用纳滤膜、正渗透膜的纳滤‑正渗透组合系统及其应用。纳滤系统采用膜两侧过水的错流过滤,过滤压差和循环流量通过齿轮泵的变频器进行调节,由PLC进行总体控制。通过阀门调节,控制浓水回流量,以得到不同回收率。...
张婉竹王琳桂波董秉直
文献传递
混凝/超滤中试试验研究及膜污染分析
超滤技术具有出水浊度低,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滤技术的两个最主要障碍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差和膜污染问题。混凝超滤联用能有效的控制膜污染提高出水水质。本研究采用江苏镇江某微污染水源为原水进行混凝超滤...
桂波
关键词:超滤膜污染水处理
文献传递
超低压反渗透与纳滤处理太湖水的对比试验
2019年
对比试验以太湖水为原水,使用超滤作为前处理工艺,选取超低压反渗透和纳滤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自的产水水质和运行工况.结果表明,两者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总体上相当,CODMn去除率均在76.94%以上,三维荧光检测显示反渗透去除溶解性有机物(DOM)优于纳滤,凝胶色谱检测表明两者对于原水中分子量主要集中于10000 Da的组分均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甚至纳滤表现出去除小分子优于反渗透.选取一价离子和二价离子共8种,利用离子色谱检测反渗透与纳滤的产水,反渗透脱盐率>86.16%,纳滤对硫酸根去除率>88.85%,其余离子去除效果一般.以通量和运行压力作为评价运行工况的指标,纳滤比反渗透拥有更为稳定的通量,但运行压力会随时间逐步上升,对此有必要采取前处理或加大化学清洗频率.
魏永姚维昊桂波董秉直
关键词:纳滤脱盐率太湖水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MCYST)。固相萃取富集、多反应监测(MRM)定性定量分析法检测MCYST-LR、RR、YR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 8%、96. 3%、94. 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 1%、2. 5%、2. 8%,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对MCYST-LR、RR、YR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 015、0. 05、0. 1μg/L(进样量为10μ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 05、0. 17、0. 33μg/L。在0. 5~300μg/L的线性范围中,相关系数r^2> 0. 999。采用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对东太湖天然水体水样的检测表明,MCYSTLR检出浓度较高,MCYST-RR次之,各采样点MCYST-YR均未检出,同时对比检测了常规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样,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只能除去水中46. 77%的微囊藻毒素,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可达97. 13%。
王刚周彩云倪先哲桂波姚维昊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固相萃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