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查正宝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造影
  • 4篇热治疗
  • 4篇吡咯
  • 4篇聚吡咯
  • 4篇光热治疗
  • 3篇声成像
  • 3篇超声
  • 3篇成像
  • 2篇造影剂
  • 2篇制剂
  • 2篇纳米
  • 2篇光声
  • 2篇光声成像
  • 2篇复合物
  • 2篇超声造影
  • 1篇低价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选择性
  • 1篇异氰酸

机构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查正宝
  • 5篇戴志飞
  • 3篇王金锐
  • 3篇曲恩泽
  • 3篇梁晓龙
  • 2篇张书海
  • 2篇骆三
  • 1篇李长辉
  • 1篇王淑敏
  • 1篇邓梓健
  • 1篇吴筱益
  • 1篇李妍妍
  • 1篇马艳
  • 1篇岳秀丽
  • 1篇高艳光
  • 1篇李妍妍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可视化光热治疗用微纳米近红外吸收剂的研究
光热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微创肿瘤治疗技术,通过激光将肿瘤局部温度升高来杀死肿瘤细胞,能够实现定点杀伤,大大降低了全身系统毒性,因此光热治疗被看作是非常有潜力替代手术的治疗肿瘤的技术之一。然而,有效的光热治疗一般需要光热...
查正宝
关键词:硫化铜聚吡咯超声成像
光声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光声成像(PAT)是利用光声效应获得生物组织或材料的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一种成像方法,它兼具光学和声学成像的优点,从而成为目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成像模式。光声成像造影剂是光声成像的对比增强剂,它通过改变局部组织的声学和光学特性,提高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从而显著增强光声成像的成像效果,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常见的光声成像造影剂主要有金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染料相关纳米材料以及其他纳米材料,这些材料有它们独特的优势,它们尺寸小,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临床应用时本身又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光声成像造影剂的种类并简要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骆三查正宝李妍妍张书海高艳光
关键词:光声成像造影剂
聚吡咯纳米粒子作为光声成像造影剂的新用途
本发明公开聚吡咯纳米粒子的一种新用途,将其用作光声成像的造影剂。该类材料包括实心、介孔和中空结构,在波长为500-1300nm的近红外区域具有强吸收,是一种高效的近红外光热剂。使用聚吡咯纳米粒子作为光声成像的造影剂,其能...
戴志飞查正宝梁晓龙王金锐李长辉邓梓健李妍妍王淑敏曲恩泽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聚吡咯复合物的治疗诊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吡咯复合物的治疗诊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聚吡咯制剂同时具有超声造影诊断和光热治疗的功能,成功地将超声造影诊断的实时、高效、低价、无辐射等特性,和近红外光热治疗的高选择性、高疗效结合在一起,大...
戴志飞查正宝王金锐曲恩泽
文献传递
一种小分子物质的静电纺丝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物质的静电纺丝方法,特征是本身结构中不存在潜在的聚合基团或分子间不存在强的聚合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将其与硅烷化试剂键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分子衍生物,将此小分子衍生物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小分子物质的静电纺丝...
戴志飞查正宝吴筱益梁晓龙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聚吡咯复合物的治疗诊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吡咯复合物的治疗诊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聚吡咯制剂同时具有超声造影诊断和光热治疗的功能,成功地将超声造影诊断的实时、高效、低价、无辐射等特性,和近红外光热治疗的高选择性、高疗效结合在一起,大...
戴志飞查正宝王金锐曲恩泽
文献传递
基于胆固醇衍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囊泡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胆固醇衍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囊泡的制备方法,特征是有机-无机复合的胆固醇衍生物的结构为:Si-L-Ch,其中Si是硅烷头基,L是脂肪链连接基团,并且L中的碳数在2-18之间,Ch是胆固醇或者胆固醇...
戴志飞马艳查正宝梁晓龙岳秀丽
文献传递
硫化铜纳米粒子应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提出的近红外光介导的光热治疗,能够对肿瘤组织进行定点清除并且对正常组织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效光热偶联剂是发展光热治疗的首要条件。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金属纳米结构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作为光热偶联剂被广泛应用到肿瘤的光热治疗中。然而,成本高昂、制备过程繁琐以及光热稳定性较差等不足,限制了这些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最新报道的新型光热偶联剂半导体硫化铜纳米粒子(copper sulfide nanoparticles,CuS NPs),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突出的光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成为了当今纳米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CuS纳米粒子在肿瘤光热治疗和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CuS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书海查正宝骆三
关键词:光热治疗影像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