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菲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羊蹄
  • 2篇游离蒽醌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正交试验法
  • 2篇蒽醌
  • 2篇UPLC
  • 1篇调治
  • 1篇豆蔻
  • 1篇药材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抵抗
  • 1篇治法
  • 1篇市售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胰岛素

机构

  • 6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林菲娟
  • 2篇邓燕桃
  • 1篇李少文
  • 1篇许晓峰
  • 1篇方玲子
  • 1篇姜倩倩
  • 1篇许晓锋

传媒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药材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正交试验法优选羊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工艺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优选羊蹄中游离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游离蒽醌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羊蹄中游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25倍量的90%(体积分数)乙醇,80℃水浴下浸提2次,每次45 min。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重复性好,为提取羊蹄中游离蒽醌成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林菲娟
关键词:羊蹄游离蒽醌正交试验
UPLC测定中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几种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以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mm×50mm,1.7μm),甲醇-乙腈-0.2%乙酸水为流动相,流速0.3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nm,柱温35℃,检测时间7min。检测含羞草、小叶榕、布渣叶、蒲葵、软叶刺葵、淡竹叶、木豆叶和白花败酱草等8种中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符合液相色谱法要求;牡荆苷、异牡荆苷均在5~250n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0%、98.35%(n=9),RSD分别为0.43%、0.45%。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能同时快速测定这8种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含量。
林菲娟许晓锋
关键词:牡荆苷UPLC
浅谈中医调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六法
2004年
本文作者探讨了中医药调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六种方法,分别是益气养阴法、疏肝调气法、祛痰通络法、补肾化瘀法、通腑排毒法以及节食运动法,对临床提高糖尿病的疗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少文林菲娟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治法
正交试验法优选羊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工艺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优选羊蹄中游离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游离蒽醌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羊蹄中游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25倍量的90%(体积分数)乙醇,80℃水浴下浸提2次,每次45min。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重复性好,为提取羊蹄中游离蒽醌成分提供了实验依据。
林菲娟邓燕桃
关键词:羊蹄游离蒽醌正交试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讨中药枸骨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从网络视角出发,探讨枸骨叶抗肿瘤的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及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枸骨叶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Cards)结果对比,获得枸骨叶与肿瘤重合的潜在靶点基因,并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枸骨叶的“候选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药物抗肿瘤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和筛选潜在的核心化合物,利用DAVID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枸骨叶抗肿瘤的作用的靶点137个,对应13种有效成分。关键靶点涉及TP53、MAPK1、STAT3等。主要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抑制因子P53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抗癌作用。涉及的癌种包括前列腺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长梗冬青苷与MAPK1能稳定地结合并通过蛋白氨基酸Gly32、Glu33、Gly34、Tyr36等发生相互作用。结论枸骨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涉及槲皮素、熊果酸、长梗冬青苷、芒柄花黄素为代表的多成分,以TP53、MAPK1及STAT3为代表的多靶点,以及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信号传导为代表的多通路。
龙书可方玲子林菲娟邓燕桃姜倩倩
关键词:枸骨叶抗肿瘤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UPLC法对市售草豆蔻进行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草豆蔻中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和桤木酮的uplc同时检测方法,分析评价20批市售草豆蔻质量状况,为相关质量控制和市场采购提供参考.方法:运用UPLC法对草豆蔻药材中山姜素(alpinetin)、乔松素(pinocembrin)、小豆蔻明(cardamonin)和桤木酮(alnustone)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mm伊250mm,1.7滋m),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0 nm,流速0.5 mL min-1,柱温35益.结果:草豆蔻药材中4个指标成分在进样量4.02~80.4、8.06~161.2、4.06~81.2、7.94~158.8ng 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7.69%、97.73%、98.68%、97.67%,RSD值均小于0.99%;20批市售草豆蔻药材质量存在差异,符合<2011年版中国药典>要求仅占7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草豆蔻的质量控制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在大宗采购前应先进行质量分析,选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药材.
林菲娟许晓峰
关键词:草豆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