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红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孤独症
  • 2篇儿童
  • 2篇病因
  • 1篇诊治
  • 1篇诊治探讨
  • 1篇孤独症儿童
  • 1篇儿童孤独症

机构

  • 2篇珠海市妇幼保...

作者

  • 2篇李京
  • 2篇方苗
  • 2篇林晓红
  • 2篇周翔
  • 2篇曾淑萍
  • 2篇杨海虹
  • 1篇邬友昌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86例孤独症儿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孤独症的病因、诊断、训练方法和治疗的效果。方法:调查86例孤独症儿童的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病历主诉、发病年龄、确诊年龄和辅助检查等内容,并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训练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孤独症在生物学因...
曾淑萍李京周翔林晓红方苗杨海虹
关键词:孤独症病因
文献传递
儿童孤独症116例诊治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孤独症的病因、诊断、训练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6例孤独症病例进行生物学因素 (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抽搐史 )、家庭因素 (父母性格、家庭教育方式 )、病历主诉、发病年龄、确诊年龄、辅助检查 (脑 CT、 EEG、BAEP和 SPECT)做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在生物学因素中存在较普遍的异常 ,尤其是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突出。病历主诉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 ,脑部 CT、 EEG、 BAEP和 SPECT辅助检查中 ,SPECT异常检出率高 ,主要表现为大脑局灶性血流灌注量降低。该组病例确诊年龄晚于发病年龄 2 9个月 ,多学科参与的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和听觉统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 ,年龄越小、训练强度越大、训练时间越长越连续效果越好。结论 :异常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和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与孤独症发病有密切关系 ;临床易误诊 ,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 ;多学科参与的综合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曾淑萍李京周翔邬友昌林晓红方苗杨海虹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病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