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宏英

作品数:64 被引量:41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正交
  • 8篇正交试验
  • 8篇色谱
  • 7篇学成
  • 7篇色谱法
  • 7篇化学成分
  • 6篇相色谱
  • 6篇教学
  • 5篇药物
  • 5篇色谱法测定
  • 5篇挥发油
  • 4篇质谱
  • 4篇实验教学
  • 4篇中药
  • 4篇黄酮
  • 3篇药材
  • 3篇药学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银翘

机构

  • 58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西藏藏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药品监...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赛默飞世尔科...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西藏藏医药大...
  • 1篇北京鑫康辰医...
  • 1篇赤水市信天中...

作者

  • 64篇林宏英
  • 19篇孙毅坤
  • 12篇黄建梅
  • 10篇王玥
  • 10篇詹雪艳
  • 8篇吴清
  • 8篇段天璇
  • 7篇杜守颖
  • 6篇刘永刚
  • 6篇徐冰
  • 6篇沈蒙
  • 6篇袁瑞娟
  • 5篇张志千
  • 4篇杜树山
  • 4篇李向日
  • 4篇谭鹏
  • 4篇汪文琪
  • 3篇吴嘉瑞
  • 3篇吴建梅
  • 3篇方睿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特产研究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草药
  • 2篇质谱学报
  • 2篇药学教育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医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白芍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白芍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复方白芍散中的白芍、防风进行定性鉴别,之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白芍和防风的薄层鉴别分离良好;芍药苷含量测定中,检测波长为230nm,...
段晓杰罗世林林宏英王雄飞孙毅坤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药物鉴别
候选药物T-VA的质谱裂解规律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LC/LTQ-Orbitrap MS)技术研究候选药物T-VA的裂解规律及体内代谢,建立了大鼠体内T-VA及其代谢产物的LC/MSn分析方法,分析讨论了各自的主要碎片离子峰、质谱特征与结构信息,发现了血浆中主要代谢物M1。借鉴药物化学的方法,合成得到了代谢产物实体M1-1,经1 HNMR、13 CNMR、HRMS确认其结构,根据其色谱、质谱特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M1-1即为血浆主要代谢物M1。借助PC12细胞模型验证了代谢产物M1的神经保护活性,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转化过程与前药修饰提供重要信息。
张晨泽闫萌萌徐冰林宏英闫文强刘帅陈静刘永刚王鹏龙雷海民
关键词:裂解规律
基于HPLC/ESI-MS技术的川乌加热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川乌在加热前后生物碱变化。方法:采用LC-MS测定方法,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醋酸铵(氨水调pH 8)-乙腈(20 mmol·L-1);流速为1.0 mL·min-1;质谱采用正离子检测模式。结果:分析鉴定了川乌中13个生物碱类成分,其中9个生物碱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较明显。结论:本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生物碱变化的分析。
林宏英苏畅段天璇黄建梅孙毅坤王玥冀娇娇董洁刘永刚
关键词:川乌液质联用
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临床药师的培养被引量:24
2012年
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为例,介绍其临床药学专业的培养标准、特点及其课程设置,并以此为借鉴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王玥杜守颖吴清戴俊东林宏英
关键词: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师高等药学教育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九味獐牙菜胶囊中小檗碱的含量被引量:5
2004年
杜树山林宏英吴明倪雪梅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小檗碱中药
苦荞麦种子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7
2003年
目的 :分离鉴定苦荞麦种子化学成分。方法 :80 %乙醇提取 ,聚酰胺及硅胶柱色谱分离 ;UV ,IR ,NMR ,MS确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 4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 -3 -0芸香糖苷。
朱瑞卞庆亚林宏英陈建民
关键词:苦荞麦化学成分研究
基于Discovery Studio软件解析五味子乙素的电喷雾/质谱裂解途径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基于Discovery Studio软件研究五味子乙素的质谱裂解机制。方法:在正离子模式,用线性离子阱质谱得到五味子乙素的质谱图。结果:通过Discovery Studio解析五味子乙素多级质谱碎片,主要发生环的开裂,H2O,-CH3和-OCH3等自由基丢失。结论:本研究丰富五味子乙素的质谱裂解机制,为木脂素类成分的结构鉴定研究提供依据。
贺锐锐谭鹏韩静林宏英陈鑫刘永刚张燕玲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ESI-MS裂解途径
难溶性抗肿瘤药物载体——嵌段共聚物胶束被引量:9
2006年
根据国外有关文献,综述了10年来嵌段共聚物胶束作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嵌段共聚物胶束组成、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理化性质和靶向特性的研究。嵌段共聚物胶束是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的一种自组装结构,亲水性片段形成外壳,疏水性片段形成内核,构成独特的核-壳结构。具有粒径小和粒度分布窄、载药量高和独特的体内分布等特点,可对难溶性抗肿瘤药物有效增溶、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不仅可以实现被动靶向给药,还可以连接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配基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从而实现主动靶向给药,是广阔发展前景的载药系统。
林宏英吴建梅赵李宏
新疆产番茄、哈密瓜、葡萄、石榴籽油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新疆产番茄、哈密瓜、葡萄、石榴的籽油脂肪酸组成,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产于北纬44°、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的特产水果番茄、哈密瓜、葡萄、石榴的果实籽油为材料,采用KOH-甲醇溶液法甲酯化番茄籽油和石榴籽油,酸碱结合法甲酯化葡萄籽油和哈密瓜籽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从番茄、哈密瓜、葡萄、石榴的籽油中分别鉴定出了12种、15种、14种和12种脂肪酸,番茄籽油中主要为亚油酸(58.59%)、油酸(26.31%)、棕榈酸(8.39%)、硬脂酸(5.02%);哈密瓜籽油中主要为亚油酸(54.58%)、油酸(22.01%)、棕榈酸(13.86%)、硬脂酸(7.62%);葡萄籽油中主要为亚油酸(64.31%)、油酸(20.96%)、棕榈酸(9.34%)、硬脂酸(4.09%);石榴籽油中主要为亚油酸(56.38%)、油酸(29.39%)、棕榈酸(8.15%)、硬脂酸(4.66%);新疆产番茄、哈密瓜、葡萄、石榴的籽油中亚油酸和油酸含量较高,具有开发为食用油的潜力。
武鹏凯林宏英黄建梅王春梅
关键词:番茄籽油葡萄籽油石榴籽油
丹葛保肝复方提取工艺的研究
2015年
目的:筛选最佳的丹葛保肝复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的提取工艺后丹葛保肝复方提取物中丹酚酸B和葛根素的含量,以丹酚酸B和葛根素含量、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25倍量蒸馏水,浸泡6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2.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对各指标性成分的提取率均较高,可以为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昶国平魏雅蕾林宏英李广雷刘博譞蔡伟张宏桂
关键词:丹参正交试验最佳提取工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