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电气工程 理学 更多>>
面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6 2015年 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努力创建材料类专业的创新实践模式,构建起"一个贯穿、两种模式、三个载体、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与校内仿真实训基地的角色的整合,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杨金萍 王静 裴东生关键词:实践教学 材料类专业 磷酸盐体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介绍了焦磷酸锶、磷酸镧、卤磷酸盐、磷酸锌等体系磷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制备方法,对磷酸盐发光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深入探索和研究磷酸盐体系发光材料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李晶华 李锋锋 张一江 张明熹 吴明明 杨金萍 郑晓华 沈毅关键词:磷酸盐 发光 硅溶胶结合Al2O3-SiC-C铁沟浇注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研究硅溶胶结合Al2O3-SiC-C材料的力学性能,以电熔棕刚玉和碳化硅为主要原料,硅溶胶为结合剂,制备了Al2O3-SiC-C铁沟浇注料,研究了其在110、300、500、700、900、1 100、1 300、1 450℃热处理后的常温物理性能和高温(1 400℃)抗折强度,并借助XRD、SEM等进行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试样常温强度增加,烧后线变化率增大,体积密度先减小后增大,显气孔率先增大后减小,转折温度在700℃;高温抗折强度超过6 MPa。其原因在于:在中低温下,硅溶胶脱水形成—Si—O—Si—凝胶网络结构,保证了浇注料的中低温强度,700℃时因试样大量脱水而使得显气孔率最大,体积密度最小;在高温下,试样中因形成大量纤维状莫来石而为浇注料提供了较高的常温强度和高温强度。 魏军从 杨金萍 黄建坤 周如意 涂军波 王义龙关键词:铁沟浇注料 硅溶胶 高温强度 硼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硼酸盐发光材料成为发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硼酸锌、硼酸铝、硼酸钡、硼酸铋、硼酸锶体系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及制备方法,并对硼酸盐发光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杨金萍 张明熹 孙志成 李锋锋 李晶华 吴明明 郑晓华 沈毅关键词:硼酸盐 稀土 发光材料 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研究了卫生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考察了单体量、交联剂量、水量、球磨时间等因素对坯体干燥时间、脱模时间和干坯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有机单体和交联剂的加入,可以大大降低浆料粘度,促进胶凝,有助于提高坯体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球磨时间增加,降低颗粒细度,易形成流动性好、粘度低的泥浆,有助于降低脱模时间。 杨金萍 魏恒勇关键词:卫生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抗弯强度 非水解和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MgAl_2O_4粉体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分别采用非水解和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MgAl2O4粉体,利用DTA-TG、XRD和FE-SEM等研究了凝胶煅烧过程中的相变化、粉体形貌及其烧结性能。研究表明,水解凝胶经900℃煅烧0.5 h后可形成大量镁铝尖晶石晶相,但仍有少量的方镁石相存在,非水解凝胶经900℃煅烧0.5 h后只有镁铝尖晶石晶相。采用水解和非水解法所合成MgAl2O4粉体的平均粒径分别为90 nm和50 nm,其经1600℃烧结3 h后晶粒尺寸分别为1~2μm和0.5~1μm,晶粒多呈八面体形状,相比之下,采用水解法时MgAl2O4晶体发育较好,出现了明显的生长台阶。 魏恒勇 王合洋 魏颖娜 杨金萍 于云 卜景龙关键词: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镁铝尖晶石 C@50%SiOx复合负极材料制备及其表征 2013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环氧树脂为原料,采用改良的Stber法制备了纳米C@50%SiOx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FTIR、HR-TEM以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50%SiOx材料相组成、结构特征、颗粒形貌等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50%SiOx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可逆比容量(约700mAh/g)及优良的循环性能(8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540mAh/g)。由HR-TEM、XRD、FTIR、Raman、EDS测试可知,C@50%SiOx复合负极材料结晶度较差,为无定形态物质,纳米球形氧化硅基材料无规则的分散在碳材料之中,且Si/O摩尔比约为1。 王静 杨金萍 王春梅 王东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包覆 氧化铁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铁氧化物负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放电平台低、合成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铁氧化物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制备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提高铁氧化物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式,提出铁氧化物负极材料可望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 田嘉铭 王静 杨金萍 赵清清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氧化铁 非水解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AlN粉体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以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活性Al2O3凝胶为铝源,引入碳黑或蔗糖为碳源,利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合成AlN粉体。对比研究了氧供体及碳源种类、球磨时间等对AlN粉体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丙醚为氧供体合成的Al2O3凝胶为铝源,选用碳黑为碳源,经球磨2 h,在流量为80 mL/min的高纯氮气中,经1450℃碳热还原氮化反应2 h,可得到纯度高、晶粒发育较好、分散均匀的AlN粉体。 张璞 杨金萍 魏恒勇 魏颖娜 崔燚 魏军从 马雪刚 姚少巍关键词:碳热还原氮化 氮化铝 粉体 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纳米Co_3O_4的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纳米Co3O4负极材料,利用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表征了不同的原料比和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的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硝酸钴和柠檬酸摩尔比为1∶2,400℃空气气氛下热处理制备的Co3O4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可逆容量为1121.4 m Ahg-1,循环30次后可逆容量仍能高达865.3 m Ahg-1,容量保持率约为77.2%。 赵清清 王静 杨金萍 戚爱荣关键词:CO3O4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