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姿
-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再障愈后患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1例
- 2002年
- 王京华戴海滨杨英姿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 离心法制得角膜胶原膜的检测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旨在说明新法———离心法制得角膜胶原膜的意义。方法 鉴定分析了由猪巩膜中提取纯化的胶原并对由该胶原经离心法制得角膜胶原膜的理化生物指标进行检测与实验研究。结果 提取纯化的胶原属大量Ⅰ型及少量Ⅲ型胶原蛋白 ,离心法制得角膜胶原膜的多项理化指标可达到或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指标。
- 韩晓梅王滨生杨英姿王巾邢琳滕雯
- 关键词:胶原角膜胶原膜离心法
- 急性白血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变化的观察
- 1993年
- 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异常是急性白血病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纤溶酶原、血浆激肽释放酶原、血浆总纤溶活性进行了检测,期望了解此类病人的纤溶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材料与方法病人组:选择本院住院的各类型白血病人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68岁(中位数39.37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
- 周志健王孟学杨英姿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激肽释放酶原染色检查骨髓象慢粒
- 血友病A并颅内出血10例抢救体会
- 2004年
- 黄素芳苏桂兰王玮姚笠杨英姿周志健
- 关键词:血友病A颅内出血抢救措施凝血障碍
- 股骨头坏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被引量:1
- 2001年
- 王京华蔡莹杨英姿
- 关键词: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首发症状股骨头坏死
- 新鲜脐血及其不同温度保存下凝血因子活性的动态测定
- 2000年
- 目的了解输注脐血凝血因子的活性。方法采集 10份新鲜脐血,对保存前及其在4℃、-20℃保存24h、48h后各凝血因子活性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①脐血处于相对低凝状态;②脐血在4℃、-20℃保存24h、48h后其纤维蛋白原、因子Ⅴ、Ⅷ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且4℃和-20℃保存效果无显著差异,而其余因子则储存稳定。结论新鲜脐血中各凝血因子含量较低,且随保存时间的延长活性下降。
- 王芝琪周志健杨英姿董玫李璐璐苏雁华崔淑杰孟德润
- 关键词:凝血因子活性温度
- 脐血纤溶因子的研究
- 1999年
- 脐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多,但其纤溶因子活性的研究报告很少,笔者对脐血的PIg、α2PI、t-PA、PAI、FDP及D-Dimer进行了定量分析,对脐血的纤溶状态初步评价,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剂PIg、α2PI、t-PA、PAI活性测定试剂...
- 孟德润韩文华董梅王芝琪周志健杨英姿李晓云
- 关键词:脐血胎血纤溶因子脐血移植
- 2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皱微循环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 1998年
- 王继红邵秀茹万君杨英姿陈晓琳
- 关键词:紫癜甲皱微循环
- 部分纤维蛋白(原)溶解指标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变化
- 1992年
- 对30例各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纤溶酶原(PLG)、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血浆总纤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常规DIC检查。其中PLG降低的占46.9%,PK降低的占43.3%,血浆总纤溶活性增高占56.7%,三项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不仅在并发DIC时发现继发性纤溶亢进,在未并发DIC时,也有相当一部份患者有纤溶亢进的表现。检测PLG、PK、血浆总纤溶活性可作为探讨急性白血病纤溶亢进及出血原因有意义的指标之一.
- 周志健王孟学汪闻裕杨英姿许德
- 关键词:继发性纤溶亢进激肽释放酶原活性增高出血原因
- Ham实验延长孵育时间阳性的PNH1例报告
- 2001年
- 杨英姿王京华金茜周志键
- 关键词:阳性P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