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植物MITEs转座子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简单介绍了转座子的种类、结构和特性,综述了MITEs转座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朱克明杨艳华
- 关键词:植物
- “生物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 2024年
- “生物科学导论”是生物类专业学生从基础课向专业课学习的过渡的“桥梁”课程。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育人育才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将立德树人融入知识传授过程,实现“盐溶于水”、润物无声的实效,教学团队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将其与授课内容深度融合,采取课前布置小组汇报任务、课中教师讲授加翻转课堂、课后完成作业及拓展的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全过程渗入德育内涵和元素,多途径多层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统一。
- 何华纲杨艳华刘晓勇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基于Make2D-DB Ⅱ构建水稻二维电泳-质谱联动数据库
- 2013年
- 基于Make2D-DB Ⅱ软件包构建了一个水稻二维电泳-质谱联动数据库Rice2DDB,介绍了该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和步骤,为快速发展的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数据管理和交流的平台,对其他物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 刘海军朱克明杨艳华邱旭华陈克平
- 关键词:水稻二维电泳数据库II
- 水稻叶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实验条件的改进被引量:2
- 2012年
- 为获得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2-DE图谱,以3叶1心期的水稻幼苗叶片为研究材料,对蛋白样本的制备、上样量及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等关键步骤进行探讨,优化实验条件.结果表明,脱色后凝胶经5%冰乙酸浸泡后得到的2-DE图谱蛋白质点明显增多,图谱背景清晰.同时,不同公司考染试剂CBB R-250染色灵敏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应予以尝试.同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简便、稳定,灵敏度高,可操作性强,对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杨艳华崔为同刘晓勇朱克明陈克平
- 关键词:水稻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 不同水稻品种叶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江苏省常规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武运粳7号和日本优质粳稻品种关东194为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抽穗期叶片主脉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武育粳3号和武运粳7号叶片主脉的维管束数目和气腔数目均较多,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紧密,中间无空隙。而关东194叶片主脉的维管束数目和气腔数目较少,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疏松,中间有空隙。武育粳3号和武运粳7号的这种结构特点可能与其高产特性有关。
- 杨艳华王才林
- 关键词:水稻维管束叶绿体
-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泛素化的宿主靶蛋白
- 家蚕杆状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能够自身编码泛素基因的杆状病毒属病毒成员,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BmNPV的早期复制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在BmNPV侵染...
- 吕鹏杨艳华朱菲菲陈克平
- 关键词:RED重组杆状病毒表达泛素化
- 水稻愈伤分化和再生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6年
-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维持着超过半数人口的生存。转基因技术是水稻产量提高和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籼稻中大多数品种由于愈伤诱导困难以及分化率低,限制了转基因技术在籼稻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基因型、外植体来源、培养基和外源激素对籼稻愈伤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以及调控愈伤分化和再生的基因,为今后籼稻品种的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 朱克明陶慧敏徐硕端礼钦杨艳华
- 关键词:水稻愈伤组织转基因籼稻
- 不同水稻品种(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形态性状的关系被引量:51
- 2011年
- 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倒伏指数与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节间的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增施氮、钾肥对水稻倒伏有显著影响。表明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对品种抗倒伏能力影响较大,这些性状的优化组合是提高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关键。
- 杨艳华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张颖慧董少玲王才林
- 关键词:水稻倒伏指数抗倒性
- 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家蚕的风险评估被引量:2
- 2013年
- Bt基因是目前农业上使用最广泛的抗虫基因。近年来,Bt基因已广泛用于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我国在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培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率先商品化种植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国家之一。为此,概述了Bt基因的发展状况、国内外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非靶标经济昆虫家蚕的生态风险,以期为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品化种植和重要经济昆虫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 杨艳华戴莉陈克平
-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BT抗虫基因家蚕风险评估
- 水稻不同生育期茎秆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1年
- 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生育期茎秆硅、钾、钙、镁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合氮钾肥配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茎秆硅、钾、钙、镁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茎秆的硅、钙、镁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随生育进程呈上升趋势,而茎秆的钾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水稻茎秆的硅、钾、钙、镁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茎秆基部抗折力较强,施肥对水稻茎秆基部抗折力有一定的影响。水稻生殖生育期茎秆的硅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茎秆基部抗折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强弱有一定的关系。
- 杨艳华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王才林
- 关键词:水稻生化成分抗折力倒伏指数抗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