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润芝

作品数:15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4篇细胞
  • 4篇内镜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食管静脉曲张
  • 3篇栓塞
  • 3篇套扎
  • 3篇套扎术
  • 3篇曲张
  • 3篇腺炎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曲张
  • 3篇急性胰腺炎
  • 3篇肝硬化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IL-15
  • 3篇超声
  • 2篇序贯

机构

  • 8篇黄石市第五医...
  • 7篇黄石市第五人...
  • 2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杨润芝
  • 6篇贺降福
  • 5篇刘荣
  • 4篇刘荣
  • 4篇滕小军
  • 3篇余秀文
  • 3篇黄爱霞
  • 2篇高新生
  • 2篇黄爱霞
  • 2篇吴素芬
  • 2篇叶俊
  • 2篇王银
  • 1篇纪昌林
  • 1篇余容
  • 1篇汪东平
  • 1篇朱燕莉
  • 1篇李祥金
  • 1篇胡志勇
  • 1篇余蓉
  • 1篇吕永红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源盒A1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同源盒A13(homeobox gene A13,HOXA13)表达差异,及下调胃癌SGC-7901细胞HOXA13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取109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OXA13蛋白表达;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分为转染组(转染siRNA-HOXA13)、阴性对照组(转染siRNA-NC)和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MTT法检测转染12、24、48、72、96h时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培养48h时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培养48h时细胞HOXA13、Twist、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OXA13蛋白阳性表达率(75.2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3.94%)(P<0.05);HOXA1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进展期胃癌(82.98%)、低分化程度(84.93%)、TNM分期Ⅲ~Ⅳ期(86.27%)、有淋巴结转移者(84.38%)均高于早期胃癌(26.67%)、中高分化程度(55.56%)、TNM分期Ⅰ~Ⅱ期(65.52%)、无淋巴结转移者(62.22%)(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转染后培养24、48、72、96h时吸光度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转染后培养48h时侵袭细胞数[(97.14±10.03)个]均较阴性对照组[(115.39±5.77)个]和空白对照组[(125.11±12.45)个]少(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转染后培养48h时细胞HOXA13、Twist和Vimentin蛋白表达(0.24±0.05、0.34±0.07、0.36±0.04)均低于阴性对照组(0.87±0.11、0.75±0.02、0.75±0.07)和空白对照组(0.88±0.05、0.76±0.05、0.72±0.06)(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0.67±0.08)高于阴性对照组(0.33±0.06)和空白对照组(0.35±0.04)(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OXA13蛋白呈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下调SGC-7901细胞
刘洋叶俊蔡林燕杨润芝刘荣朱燕莉
关键词: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化
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序贯治疗前后超声内镜变化的临床研究
刘荣滕小军黄爱霞邵红征朱珊玲杨润芝贺降福
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序贯治疗前后超声内镜变化的临床研究
刘荣滕小军黄爱霞邵红征朱珊玲杨润芝
脾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病例的选择被引量:7
2006年
脾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同样有并发症,且有的并发症很严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除与栓塞面积、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操作有关外,病例的选择很重要。我们通过对102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作脾部分栓塞术病例的选择,进行了有关的探讨。
肖绍树贺降福吕永红周伯铭汪东平刘荣朱珊玲杨润芝邵红征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病例术前准备栓塞术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序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2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EVL)+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EVS)序贯(EVL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2例,按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EVL组24例和EVLS组28例,待活动性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行内镜超声(EUS)检查和首次EVL治疗,2周后EVL组和EVLS组分别行EVL和EVS继续治疗,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2周,直至曲张静脉消失。随访18个月,复查胃镜及EUS,观察食管曲张静脉和交通静脉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再出血和复发情况。结果与EVL组相比,EVLS组曲张静脉完全消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9%(19/28)比62.5%(15/24),P〉0.05],达到曲张静脉完全及基本消失的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增多[(2.68±1.0)次比(1.83±0.7)次,P〈0.05],治疗后穿通支闭塞率明显增加[70.8%(17/24)比23.8%(5/21),P〈0.05]。随访18个月,EVLS组和EVL组再出血率分别为3.6%(1/28)和12.5%(3/2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S组和EVL组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44.0%(11/25)和77.3%(1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S组和EVL组肝功能Child—PughB级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31.5%(5/16)和75.0%(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穿通支未闭塞者,均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复发,而穿通支闭合者仅少部分复发。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行EVLS治疗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尤其是肝功能Child—PughB级者。食管壁穿通支可能在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及治疗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治疗前后行EUS检查对食管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测复发有较好指导意义。
刘荣黄爱霞朱珊玲邵红征杨润芝贺降福滕小军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超声检查
脾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病例选择的研究
肖绍树贺降福边湘艳周伯铭刘荣朱珊玲杨润芝陈红王银沈俊松邵红征胡志勇叶俊高新生汪东平
该课题通过对102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探讨脾部分栓塞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病例的选择,总结了脾部分栓塞术治疗时的6种禁忌症,分别为:年龄60岁以上,肝功能C级;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近期可能出血者;活动性消化...
关键词:
关键词:脾栓塞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5 IL-18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 5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n=22)、B组(n=36)。A组只行综合治疗,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鼻空肠管注入大黄。ELISA检测患者血清入院时(0 d)、7 d、14 d时IL-15、IL-18水平。以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结果入院0 d时A、B组IL-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IL-18、IL-15在A、B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A、B组IL-18均比入院时下降,其中以B组下降最明显;A、B组之间IL-18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时A组IL-15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IL-15明显升高,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时A、B组IL-18、IL-15与治疗7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大黄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节炎症介质IL-15、IL-18的表达,大黄能有效地逆转SAP病情。
余秀文杨润芝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鼻空肠管白细胞介素-15白细胞介素-18
胶囊内镜在胃肠传输功能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传输功能检测中的作用,为胃肠运动检测探索一种新的途径。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5月~2007年1月间胶囊内镜检查病例20例,对其临床症状和胶囊内镜检查所见(包括黏膜形态及其在胃和各段肠道转运时间)进行...
王银刘荣贺降福杨润芝余蓉黄爱霞
文献传递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10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拉米夫定治疗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药连续144周治疗,停药后监测96周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初始治疗69例,拉米夫定治疗无效再治疗32例共101例,采用单药阿德福韦酯(ADV)10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144周,疗程结束继续监测到240周。结果阿德福韦酯初治组和复治组经144周连续治疗和停药后监测至240周血清ALT累积复常率分别为91.3%和90.6%,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8.4%和84.3%,HBeAg转阴率分别为34.7%和28.1%,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5.0%和53.1%,HBsAg/HBsAb血清学转换均在停药后不同时间段发生,初治组为7.2%,复治组为6.3%。经144周连续治疗和停药后随访期间血、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无与治疗相关的异常发现。结论阿德福韦酯单药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对拉米夫定治疗无效患者,可获得同样疗效,长期服药无明显耐药性,安全性好。
贺降福肖绍树刘荣滕小军杨润芝高新生叶俊石干李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HBEAG阳性
不同年龄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特点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测压结果的研究,探讨不同年龄的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动力学及感觉功能的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瑞典Medtronic公司生产的8通道水灌注式消化道压力检测仪对30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及30例非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直肠肛管压力及感觉的测定。结果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静息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及模拟排便肛管不松弛与非老年功能性便秘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大多存在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增高及模拟排便肛管压力异常升高;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缩窄压与非老年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引起直肠抑制反射(RIRA)的最小气体容量二者比较存在差异(P<0.05)。老年组患者高于非老年组患者。模拟排便时老年功能性便秘者直肠压力升高多较低。结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促胃肠动力药物能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作用,因此除了生物反馈治疗外,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促胃肠动力药物可作为重要治疗手段。
杨润芝吴素芬黄爱霞余容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直肠肛管测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