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慧
- 作品数:34 被引量:2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优化环境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优化环境的功能:一是通过具体化和再现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小环境;二是通过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良性互动,优化社会氛围;三是通过精心选择、充分发掘和努力创建,营造优良环境,改造不良环境。
- 杨晓慧
-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培育被引量:3
- 2010年
- 从整体上讲,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普遍较低,这在很大程度、很深层面上影响高职学生成长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培育,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的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认可度的培育,以及学生个体自我认同的培育。
- 杨晓慧
-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我认同
- 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被引量:5
- 2020年
- 依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实践,课程结束后进行调查问卷、学生访谈等,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 胡欣杨晓慧
- 关键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 数学建模活动对高职学生专业型科学素养的培育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学院深化分类培养,本文将高职科学素养的培养分为两类,阐述了高职专业型科学素养的内涵,然后从科学品质的养成,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科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探讨了数学建模活动对高职学生专业型科学素养的培养。
- 谢小韦冯再勇杨晓慧王理峰
- 关键词:数学建模
-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价值、目标与策略被引量:50
- 2021年
- 人才培养新生态、提质培优新任务、课程思政新作为,要求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共挑"思政担"的立德树人共同体、共增"守渠力"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共打"攻坚战"的教学改革共同体。基于目标和问题导向,提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策略,一是更新教师能力观、课程观、思政观,从区隔到共识;二是厚植政治底蕴、提升实践智慧,从疏离到融合;三是构建多动力支持系统、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征,从移植到创新。
- 杨晓慧
-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
- 高职院校依法治理中的三个平衡
- 2017年
- 依法治理是基于厘清和界定相关主体法律关系基础上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治理,推进高职院校依法治理,需要法人自治,实现政校关系中学校办学自主权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平衡;合作共治,实现行业企业与学校关系中责权利的平衡;分权共治,实现师生员工与学校关系中权力(利)保障与诉求满足的平衡。
- 杨晓慧
- 关键词:高职院校依法治理
- 高职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效运行的路径被引量:9
- 2010年
- 在高职院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十分重要,要推动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有效运行,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学生骨干培养的成效,必须探索一条有效的工作路径:把握特点,准确定位是前提;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是保证;机制配套,有序推进是关键。
- 杨晓慧董陶陶
-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马工程
- 高职院校劳动美育体系构建:目标、重点与路径被引量:27
- 2019年
- 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是新时代的要求,是高职教育"以美育人"与"以劳育美"的融合。构建高职院校劳动美育体系,需要以劳动美的创造者和审美者为培养目标,在共性与特色的把握中确立教育重点。在实施中,需要搭建校企家社联动的格局,构建课程、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实施体系,建立组织机构、师资队伍、经费"三个到位"的保障体系,构建常态化评价反馈体系。
- 杨晓慧黄君录
-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劳动教育
- 课程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被引量:20
- 2019年
- 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以课程化为基本理念,把握课程内涵,避免窄化或泛化;把握课程特征,明确一致性与差异性。基于"金课"标准,以政治性为引领,体现职业性;以标准为共性,注重特色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主导。在行动策略上,须以"三化"夯实课程基础,以"三个融通"打造课程实施格局,以"三个重点"推进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
- 杨晓慧
-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化
- 关于成人意识与职业意识教育被引量:9
- 2009年
- 高职生要在大学时期为实现自身从准成人到成人、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做准备,而目前他们在这两个角色转变过程中都存在适应与胜任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成人意识和职业意识教育,通过德育帮助学生适应新角色,促进他们成人成才。
- 杨晓慧吴朝国
- 关键词:高职生成人意识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