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管理法对临床护理教学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目标管理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目标管理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w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临床护理教学相比,运用目标管理法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MD=12.49,95%CI(7.95,17.03),P<0.000 01]、操作成绩[MD=11.98,95%CI(6.94,17.02),P<0.000 01]及满意度[RR=1.27,95%CI(1.17,1.38),P<0.000 01]。[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实施目标管理法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满意度,但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还需大样本、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确认目标管理法的应用效果。
- 杨占慧张燕李锐陈燕罗培芳邱雯
-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效果META分析
- 医联体服务模式在肿瘤患者PICC带管院外延续性护理效果观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多数肿瘤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常需PICC带管出院,出院期间如护理管...
- 胡小梅李庆红卢蓓蕾杨占慧张燕冷丽娟许维毅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间歇期延续性护理
- 直肠癌患者应用5-Fu注入便携式输液泵化疗的护理被引量:1
- 2005年
- 杨占慧肖冬英张婕
- 关键词:直肠癌氟脲嘧啶便携式输液泵护理
- 盖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36例护理体会
- 2006年
- 杨占慧曾令秀王素华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护理体会顺铂盖诺NP方案
- 实习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调查实习护士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程度,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医院实地调查和网络客户端调查实习期间的实习护士的对患者安全态度的认知情况。结果随机发放问卷385份,收回问卷为380份,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为98.18%。实习护士安全态度调查问卷的31项条目中,各条目总分均值(2.90±1.135)分,其中"科室管理工作中视患者安全为第一要务"项目评分最高,为(3.33±0.957)分;"在科室里,如果我察觉到与患者治疗或护理有关的问题,我想针对此问题畅所欲言是困难的"项目评分最低,为(2.12±1.28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实习医院等级是实习护士安全态度调查问卷总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实习护士的患者安全态度认识不够,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士安全态度的培养和管理力度。
- 袁迎迎徐永哲杨占慧宝仲琪史国阳陈松兰
- 关键词:实习护士问卷调查
-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 2004年
- 杨占慧王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顺铂护理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水的护理对策被引量:16
- 2006年
- 我科2003年10月~2005年1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水患者20例。近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杨占慧李维维张蓉
- 关键词:恶性胸水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 多西他赛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多西他赛又名为多帕菲,它是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我科从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对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多西他赛化疗,由于医疗方案选择正确和护理得当,取得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卢蓓蕾杨占慧王章琴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护理
- 吡柔吡星联合CTX和5-FU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护理
- 2007年
- 吡柔吡星(priarubicim THP)是一种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临床研究表明: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转移性乳腺癌,在疗效、减少复发和长期生存方面,均优于非蒽环类药物方案。吡柔吡星能以很快的速度进入细胞内,迅速分布于细胞核内,抑制DNA聚合酶a和β,阻碍核酸的合成,药物嵌入DNA双螺旋链,使肿瘤的细胞中止于G2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 杨占慧许维毅黄安鲜
- 关键词:吡柔吡星转移性乳腺癌护理
- 腹盆部肿瘤患者PICC带管院外延续性护理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盆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院外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腹部肿瘤科住院行PICC带管出院的腹盆部肿瘤患者3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9例)和干预组(259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医联体、帮扶、微信平台、分阶段电话随访等延续护理,观察分析导管并发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4.6%(12/259)]明显低于对照组[21.7%(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P=0.002)。干预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均分、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日常生活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干预组营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97.90±1.13)%]明显高于对照组[(93.28±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2,P=0.000)。结论针对PICC带管出院的腹盆部肿瘤患者开展多形式随访,能提高患者对导管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 胡小梅李庆红卢蓓蕾胡二杨占慧张燕冷丽娟冯继红
- 关键词:腹部肿瘤盆腔肿瘤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