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龙
- 作品数:32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海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种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应用3种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预后指导,建立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风险评估系统.方法采用MODS,SOFA及COA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3个系统对心脏术后风险评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分析比较3个系统的当日分值、Max分值、Max3d分值、Δ分值的ROC曲线下面积,MODS系统为0.602,0.847,0.838,0.767;SOFA系统为0.571,0.830,0.814,0.779;COAS系统为0.821,0.929,0.919,0.780;COAS系统各时段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MODS和SOFA系统.结论 COAS系统在CABG术后风险评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MODS和SOFA系统.
- 王鑫徐路平杨云龙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大剂量氨溴索的短期预后效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后应用大剂量氨溴索的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全麻双腔插管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50例。大剂量组术后予以500 mg/d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入,常规剂量组术后予以60 mg/d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入,2组疗程均为5 d,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炎症因子水平(CRP、TNF-α)、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咳痰难易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氨溴索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低于术前,大剂量组FEV_(1)、FVC、FEV_(1)/FVC[(2.14±0.37)L、(2.34±0.32)L、(84.32±4.31)%]均高于常规剂量组[(1.78±0.46)L、(2.13±0.39)L、(78.46±3.47)%](P<0.05);术后2组患者炎症相关指标均高于术前,术后第5天大剂量组CRP及TNF-α计数[(5.24±1.37)mg/L、(5.78±2.96)ng/L]均低于常规剂量组[(6.45±2.13)mg/L、(7.38±3.25)ng/L](P<0.05);术后2组患者咳痰难易程度评分均高于术前,大剂量组咳痰难易程度评分[(2.33±0.72)分]高于常规剂量组[(2.06±0.36)分](P<0.05);大剂量组抗生素使用时间[(4.53±1.23)d]短于常规剂量组[(5.32±1.34)d](P<0.05)。大剂量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12%)小于常规剂量组(30%)(P<0.05);大剂量组术后氨溴索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常规剂量组(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大剂量氨溴索较常规剂量更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加快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且大剂量组不增加氨溴索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 孙祥祥杨云龙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肺叶切除术氨溴索预后
- 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结节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肺结节的安全性及12例术后患者随访6月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接受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共计12例,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6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结节病灶局部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微波消融术,其中术后气胸3例,咯血1例,胸腔积液1例。术后6个月中失访1例,11例患者获得随访。11例患者结节病灶均为完全消融,表现为病灶纤维化、实性结节缩小或局部形成空洞,且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均无再发病灶。结论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肺结节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可作为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患者临床治疗肺结节的有效补充手段。
- 刘豪杨云龙
- 关键词:肺结节短期疗效
- 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附60例临床报告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安步乐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ASO患者60例,口服安步乐克100mg,3次/日,共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肢的症状与体征、双下肢超声检查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9例(32%),良好25例(41%),改善12例(20%),无效4例(7%),总体改善率93%;治疗后左、右下肢胫后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由治疗前的(39±5)cm/s和(40±6)cm/s增加为治疗后的(49±7)cm/s和(50±8)cm/s,踝肱指数从治疗前的0.6±0.1增加到治疗后的0.8±0.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步乐克治疗ASO效果显著。
- 张浩汪建中杨云龙任朋王嘉桔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盐酸沙格雷酯
- 教学用临床路径应用于胸外老年性疾病的教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临床路径具有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率的特点^[1,2]。胸外科是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一些如肺癌等老年性疾病的诊治学习更为复杂,如何提高医学生在胸外科老年疾病的学习质量是一个难题。本文尝试将2012版单病种临床路径应用于胸外科临床带教,受到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案1.1对象2012年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影像学、检验学、临床医学学生,合计40人,其中男生21人,女19人。
- 杨云龙王薇徐路平
- 关键词:胸外科
- 胸膜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110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及异烟肼+地塞米松两种方法对结核性包裏性胸液患者胸液引流量、胸液消退时间及胸膜增厚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异烟肼+地塞米松组。给予尿激酶组患者胸腔内注射10万U尿激酶后持续胸腔引流,异烟肼+地塞米松组患者胸腔内注入异烟肼100mg+地塞米松5mg后持续胸腔引流,观察每天记录胸液引流量;每半个月X线胸透或摄胸片1次,观察胸水吸收及胸膜肥厚情况。结果:尿激酶组胸液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多,胸液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胸膜厚度也较对照组轻。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裏性胸液能有效防止胸膜增厚,缩短胸液消退时间。
- 杨云龙王薇徐路平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尿激酶胸腔注入
- 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50例食管恶性狭窄的效果
- 2016年
- 目的总结50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应用放射性核素粒子食管支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治疗的100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分为放射性核素粒子食管支架组(治疗组)和普通食管支架组(对照组),在内镜引导下,使导丝通过病变段食管,然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支架输送器,确定位置满意后,退出导丝及输送器。结果放射性相关并发症治疗组全部病例生存期内未发现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免疫力减退等。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生存期方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食管恶性狭窄过程中应用放射性粒子支架是有效且安全的。
- 杨云龙汪建中
- 关键词:食管支架食管恶性狭窄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胸腔镜手术现已经成为治疗早期及部分中期肺癌的首选方式。伴随多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在胸外科诊疗中的应用,医生可以发现并诊断出更多患有肺结节的患者,在手术前发现更多的肺部血管及支气管变异;也用于术前对肺部微小结节的定位,并利用其重建模型在主流术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以及肺段切除术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前准备及术中的风险,相对减少并发症,同时缩短一定的手术时间。本文对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吴文奇杨云龙
- 关键词:三维重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胸腔镜肺结节
-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运用“快车道”麻醉600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运用"快车道"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能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节约医疗费用.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复术6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丙泊酚及小计量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则运用传统大剂量芬太尼麻醉.术中监测ECG(心电图),CVP(中心静脉压),SPO2,PaCO2,鼻温,记录CPB肝素用量,主动脉阻断时间,并行时间,除颤次数.结果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终、拔管前、拔管后及ICU的SPO2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终、拔管前、拔管后及ICU的PaO2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并行时间、最低鼻温、肝素用量进行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内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快车道"心脏外科麻醉,早期拔管并不能影响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不会增加术中、术后风险,而可以降低因长时间机械通气带来的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 卢洪喜徐路平杨云龙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丙泊酚
- 自膨式带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食管恶性狭窄是食管癌手术后复发和晚期食管癌的常见症状,患者往往需要多次进行食管狭窄球囊扩张,且狭窄扩开后短时间内易复发。置入支架虽然效果较好,但肿瘤组织往往会自支架缝隙中长人。2008年我院开始采用自膨式带放射性粒子带膜支架对食管恶性狭窄进行扩张、支撑和近距离放疗。为了探讨自膨式带放射性粒子带膜支架对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我们选择应用自膨式带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治疗的20例患者和传统食管支架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杨云龙王薇徐路平
- 关键词:恶性食管狭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