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钊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叶/段动脉结扎在保脾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脾叶/段动脉结扎术在脾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1年~2005年4月对2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脾叶/段动脉结扎加修补术.结果全部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4年,脾脏CT检查结果均较满意.结论只要遵循脾脏治疗的基本原则,脾叶/段动脉结扎术可明显提高外伤性保脾的成功率.
- 朱鸿彬赖建力李应军杜伟钊
- 关键词:结扎术脾损伤
- 罕见腹膜后阑尾脓肿1例报告被引量:2
- 2004年
- 李应军赖建力朱鸿杉杜伟钊
- 关键词:腹膜阑尾脓肿病例报告
- 乳管扩张症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乳管扩张症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乳管扩张症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糖、血脂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管扩张症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乳管扩张症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9,0.575,0.512,0.635,0.678,P<0.05),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209,0.197,0.219,P>0.05)。结论:血清抵抗素与乳管扩张症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对血清抵抗素水平的监测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乳管扩张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
- 杜伟钊杜新萍郝俊朱国民
- 关键词:抵抗素血糖血脂
- 乳管内镜辅助液基细胞学测试对乳头溢液的诊断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管内镜(FDS)检查中冲洗液液基细胞学(LPT)检查辅助诊断乳头溢液病因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间20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FDS和冲洗液LPT检查,118例接受手术治疗,同时进行冲洗液普通涂片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FDS检查符合率为74.6%(88/118),冲洗液涂片为39.8%(47/118),LPT为56.8%(67/118);FDS诊断恶性病变的符合率分别为6/11,LPT为8/11;LPT和FDS联合,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10/11。结论 FDS检查联合冲洗液LPT检查对乳头溢液诊断准确性高,减少末梢导管病变的漏诊,尤其可以提高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 董明钟兰英杜伟钊王开昕陈妮娜钟笑萍
- 关键词:乳头溢液液基细胞学
- 严重胃肠道创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胃肠道创伤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在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早期(12小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营养支持治疗过程基本顺利,无严重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发生。结论胃肠道损伤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简单、可靠,可常规进行。
- 董功航郝俊李应军杜伟钊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创伤胃肠道损伤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支持空肠造瘘
-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内压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变严重程度与腹内压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粘连性肠梗阻内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在入院后每隔8 h采用间接法测量腹内压,不干预治疗方案。结果:手术组患者的腹内压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1),绞窄的腹内压明显高于非绞窄(P<0.01)。结论:腹内压的变化与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变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对粘连性肠梗阻常规进行腹内压的监测,不但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而且可辅助判断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以及预后。
- 杜伟钊郝俊董功航李应军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腹内压
- 421例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死亡病人根本死因.方法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的住院死亡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死因顺位排名前3位是:损伤与中毒占49.41%,循环系统疾病占23.04%,恶性肿瘤占7.60%;年龄分布中青年居首位,占59.14%;性别构成男性占69.83%,女性占30.17%,男女比2.31: 1,两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根据深圳人口特点,针对性加强前3类疾病的防治,降低病死率.
- 刘红云杜伟钊赖建力
- 关键词:住院死亡病人
- 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外伤脾破裂病例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病例的非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非手术治疗的58例中,治疗过程中3例中转手术,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选择性进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正确选择脾破裂病例进行非手术治疗是成功的关键,非手术治疗必须具备严密观察和动态监测伤情变化的措施,以及做好随时中转手术准备。如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中转手术治疗。
- 朱鸿彬郝俊李应军杜伟钊蔡凌尹永华
-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外伤脾破裂延迟性出血中转手术手术准备
-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体会(附56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董功航郝俊朱鸿彬杜伟钊
- 关键词:外科学脾破裂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