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P物质样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被引量:7
- 1994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P物质(SP)样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结果表明:在580个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中。43%为Ⅰ型无长突细胞,41%为Ⅱ型无长突细胞,16%的细胞体位于节细胞层,暂定为移位无长突细胞。SP样免疫反应突起分布于内网层的第1、3、5亚层,以第3亚层最丛密,形成一致密的网层,第5亚层次之,第1亚层最稀少,不形成连续的网层。在视网膜平铺片上,SP样免疫反应细胞体均匀分布于视网膜中央区和周围区,其密度为536±107个/mm2(平均数±标准差)。它们的树突野呈对称和非对称两型,前者的树突野大小为500~700m×200~500m,后者的长突约为300~500m。
- 李雯李海标
- 关键词: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视网膜蟾蜍
- 霍乱毒素对成年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被引量:6
- 1999年
- 近端切断成年金黄地鼠视神经,视网膜节细胞大量死亡,两周后达90%。本研究应用荧光逆行示踪标记技术,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霍乱毒素对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正常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为2007±115/mm2;②切断视神经5、7、14d后,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下降至:1147±209/mm2、873±123/mm2和201±73/mm2;③给予Na2EDTA/NaCL的对照组在上述各时间组视网膜节细胞平均密度与单纯视神经切断组结果相似;④给予霍乱毒素的实验组在5、7、14d视网膜节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436±150/mm2、1192±129/mm2和413±90/mm2,与视神经切断组和Na2EDTA/NaCL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组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 李雯李海标
- 关键词:视神经切断视网膜节细胞霍乱毒素存活
- 霍乱毒素对金黄地鼠视网膜神经肽Y免疫反应节细胞再生的影响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研究NPY免疫反应 (IR)视网膜节细胞 (RGCs)能否再生及玻璃体内注射霍乱毒素 (CTx)或 /和玻璃体植入外周神经对其再生的影响。【方法】 16只成年金黄地鼠随机分 4组 ,每组 4只动物。切断视神经 (ON)并缝接坐骨神经 (at tachedgraft,AG)为再生对照组即AG组 ;ON切断并缝接坐骨神经后再于玻璃体内注射CTx或 /和植入小段坐骨神经 (SN)为实验组。荧光金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结合NPY免疫荧光组化双标法 ,观察视网膜平铺片并记数。【结果】术后 4周 ,AG组每个视网膜NPY IR阳性再生RGCs平均数为 5 8± 2 2个 ,占再生RGCs总数的 3 36 % ;AG +CTx、AG +SN和AG +CTx +SN各实验组该类再生节细胞平均数依次为 (143± 47)、(12 5± 37)和 (4 37± 37)个 ,它们分别占再生RGCs总数的 (5 15±0 89) % ,(5 34± 0 37) %和 (8 11± 0 85 ) % ,与对照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哺乳动物NPY IR阳性RGCs能再生 ,玻璃体内注射CTx或 /和植入SN ,可能促进该类RGCs再生。
- 李雯李海标
- 关键词:视网膜节细胞霍乱毒素
- 霍乱毒素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作用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霍乱毒素 (CTX)对金黄地鼠视网膜节细胞 (RGCs)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金黄地鼠近端切断视神经 (ON )并缝接一段自体坐骨神经 (AG) ,玻璃体内注射 CTX 及 /或插入小段坐骨神经分支 (SN)。动物随机分为 AG组和溶剂组 ;AG+ CTX组 ;AG+ SN组 ;AG+ CTX+ SN组 ;量效关系组。前 4组动物存活 2~ 6周。用粒蓝逆行标记再生的 RGCs,在荧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平铺片再生 RGCs的数量变化。 结果 AG+ CTX 组各时间点视网膜再生 RGCs平均数比 AG组和溶剂组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AG+ SN组也得出相似结果。AG+ CTX+ SN组各时间点的视网膜再生 RGCs平均数分别比 AG组和 AG+ SN组明显增加 (P<0 .0 1)。 结论 提示霍乱毒素或 /与坐骨神经具有显著促进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作用。
- 李雯李海标
- 关键词:霍乱毒素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CNS损伤金黄地鼠RGCS
- 神经肽Y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被引量:2
- 1993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神经肽Y(NPY)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NPY样免疫反应仅存在于无长突细胞中。在102个免疫反应阳性无长突细胞中,92%为Ⅰ型,8%为Ⅱ型。NPY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分布于内网层并密集呈三条带,分别位于第1亚层,第2、3亚层交界处和第4、5亚层之间。在视网膜平铺片上,NPY样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均匀分布于视网膜中央区和周围区,其密度为27±8个/mm^2(均数±标准差)。它们的树突野呈对称和非对称两型,前者的树突野大小为300—500μm×100—300μm,后者的长突约为200—400μm。
- 李雯李海标许天禄
- 关键词:神经肽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