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瑞峰

作品数:22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宏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5篇手术治疗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3篇定向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帕金森
  • 3篇切除
  • 3篇立体定向手术
  • 3篇脑积水
  • 3篇脑立体定向
  • 3篇积水
  • 3篇胶质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分析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治疗
  • 2篇神经功能

机构

  • 20篇河南宏力医院
  • 10篇武警总医院
  • 5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李瑞峰
  • 17篇张蕴增
  • 9篇张爱全
  • 6篇刘续磊
  • 5篇林立
  • 5篇王利锋
  • 3篇刘彦群
  • 3篇张伟
  • 3篇武树超
  • 2篇王学忠
  • 2篇吴鹏程
  • 1篇滑修之
  • 1篇许斌
  • 1篇张玲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甘肃医药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预后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立体定向手术的预后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53例帕金森病患者经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分为无抑郁组(33例)和有抑郁组(20例),均采用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肢体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明显好转47例(88.7%),好转5例,无效1例;其中无抑郁组术后2周明显好转30例(90.9%),有抑郁组0例。术后1个月明显好转17例,无抑郁组2例,有抑郁组15例。5例好转患者中有抑郁组4例,无抑郁组1例,1例无效患者有重度抑郁状况且术前有开关现象。两组术后2周明显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立体定向手术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但合并抑郁症将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术后恢复,抑郁程度愈重,术后功能改善愈差。
李瑞峰张蕴增刘续磊张伟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症预后立体定向手术
脑立体定向手术并Ⅰ^(125)粒子植入治疗颅咽管瘤的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并Ⅰ^(125)粒子植入治疗颅咽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对31例颅咽管瘤患者行立体定位抽吸囊液,而后植入Ⅰ^(125)粒子。结果术后31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6-32周复查瘤体未见复发,患者状态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合并粒子植入治疗颅咽管瘤具有安全、经济、损伤小,近期和远期效果均良好。
李瑞峰张蕴增刘续磊张爱全张伟
关键词:颅咽管瘤
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2例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开颅手术切除 ,无死亡病例.脑膜瘤切除按Simpson标准 ,Ⅰ级切除2例 ,Ⅱ级切除16例 ,Ⅲ级切除4例 ,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患者术后建议行放射治疗 ;术后随访 :Ⅰ级切除者未做特殊处理 , 4~6年未复发 ;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者术后行放射治疗 ,3~5年复发2例 ,1例为Ⅲ级切除患者.复发2例再次行手术切除 ,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完整切除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 ,在保证静脉窦和回流静脉通畅的情况下切除肿瘤 ,有助于保护脑功能.
李瑞峰张蕴增王利锋
关键词:脑膜瘤矢状窦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的疗效、神经功能及复发率对比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宏力医院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CSDH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n=50)、对照组(n=50)。均行钻孔引流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留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specific enolase,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功能(China stroke scale,CSS)、日常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NSE、BDNF、TNF-α、CSS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ADL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00%(3/50)、复发率4.00%(2/50)均低于对照组20.00%(10/50)、16.00%(8/50)(P<0.05)。结论:CSDH患者在钻孔引流术后留置引流管可以有效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提升疗效。
王向涛林立李瑞峰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疗效神经功能复发率留置引流管
基底节区脑出血致脑积水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基底节区脑出血为常见的颅内自发性脑出血,最主要原因为高血压[1]。亦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硬化、海绵状血管瘤等。基底节脑出血位置在内囊和丘脑附近,出血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为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脑积水、吞咽功能障碍等。我科2007~2015年收治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68例,其中致脑积水122例,归纳分析原因,报道如下。
李瑞峰张蕴增刘彦群张爱全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积水自发性脑出血基底节脑出血偏身感觉障碍吞咽功能障碍
翼点与颞下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4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下丘脑错构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例下丘脑错构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采用翼点入路1例,翼点和颞下联合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出现双侧动眼神经麻痹l例,一过性尿崩症1例,颞叶轻度萎缩l例,无脑积水和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痴笑性癫发作消失3例,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1例。随访1年,性早熟症状好转。结论翼点及颞下联合入路切除巨大下丘脑错构瘤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刘续磊张玲张蕴增滑修之李瑞峰
关键词:错构瘤下丘脑
立体定向多点毁损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疗效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方法。方法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解剖定位,多点毁损治疗帕金森氏病53例。结果53例患者中,显效4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丘脑Vim核毁损为初次手术安全有效靶点。
李瑞峰张蕴增武树超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
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
2009年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侧脑室肿瘤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处理。结果肿瘤全切4例,次全切1例,术后脑积水是常见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胼胝体前入路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损伤小,术中脑室内静脉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李瑞峰张蕴增武树超
关键词:侧脑室肿瘤脑积水
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10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脑积水形成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明显改善,2例无效,无一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形成主要与蛛网膜下腔损伤有关,预防应尽早释放血性脑脊液。
李瑞峰张蕴增张爱全
关键词:颅脑损伤慢性脑积水蛛网膜下腔
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于河南宏力医院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的71例患者,其中36例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神经内镜组),35例行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显微镜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肿瘤是否完全切除等情况。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术后随访,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完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于垂体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爱全李瑞峰王利锋
关键词:垂体瘤切除术神经内镜显微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