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晖

作品数:1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癌
  • 3篇蛋白
  • 3篇预后
  • 2篇凋亡
  • 2篇心病
  • 2篇皮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慢性
  • 2篇甲醚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2篇大黄素
  • 2篇大黄素甲醚
  • 2篇O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15篇青岛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青岛市第三人...

作者

  • 15篇李晖
  • 4篇邱文生
  • 2篇王云霄
  • 2篇李德宸
  • 2篇齐卫卫
  • 2篇邵荣
  • 2篇胡晓雯
  • 2篇丁爱萍
  • 2篇王莎莎
  • 2篇梁志威
  • 1篇徐静
  • 1篇吴昊
  • 1篇温肇霞
  • 1篇李自普
  • 1篇韩志武
  • 1篇张岩
  • 1篇崔渤莉
  • 1篇曹建华
  • 1篇孙丽斌
  • 1篇耿青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民政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根据相关筛选标准,在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胃癌患者和500例非胃癌患者分别作为胃癌组和对照组。提取两组患者的BMI、吸烟、饮酒、慢性胃炎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等情况进行统计。使用相对数指标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定类资料组间进行卡方检验;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比值比分析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两组受研究对象在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等方面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BMI、吸烟、饮酒、慢性胃炎病史、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方面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纳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为吸烟(P = 0.024, OR = 1.473),慢性胃炎病史(P = 0.033, OR = 2.546),消化系统肿瘤家族史(P = 0.004, OR = 4.031)。结论:吸烟、慢性胃炎病史、消化道系统肿瘤家族史是引起原发性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宋晓旭王莎莎郭婧齐卫卫丁爱萍李晖刘钊王功竣邱文生
关键词:胃癌病例对照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2005年
李晖胡晓雯邵荣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纠纷医源性因素
铁蛋白、癌胚抗原、β_2-微球蛋白联合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临床评价
2000年
李晖王云霄李德宸
关键词:胸水恶性铁蛋白癌胚抗原
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和分析SNP突变基因在胃癌中的预后和应用价值
2020年
背景: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有实质性改善,但由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仍然较低。对胃癌分子发病机理及相关预后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鉴定和验证具有胃癌预后价值的SNP突变基因并探索其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得胃癌患者的SNP相关数据,并使用DAVID软件分析突变基因的功能和下游通路。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分子复合物检测(MCODE)用以筛选PPI网络以提取重要的突变基因,使用cytoHubba鉴定了10个中枢基因,并通过UALCAN和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确定了中枢基因的表达水平和预后。最后,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被用来验证中枢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从数据库中鉴定出超过25个样本中的945个SNP突变基因。PPI网络具有360个节点和1616个边缘。最后,cytoHubba鉴定了六个关键基因(TP53,HRAS,BRCA1,PIK3CA,AKT1和SMARCA4),它们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SNP突变相关基因TP53,HRAS,BRCA1,PIK3CA,AKT1和SMARCA4可能是胃癌发展和预后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胃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和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生物信息学基础和相关的理论基础。
李晖吴昊马英骥梁志威王功竣齐卫卫邱文生
关键词:胃癌单核苷酸多态性预后生物信息学分析
血常规参数对转移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转移性胃癌(metastatic gastric carcer, mGC)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搜集我院的110例确诊为IV期转移性胃癌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统计分析在SPSS 24.0统计软件中进行。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总生存期(OS, Overall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PF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与NLR、PLR的关系。Cox比例危险度模型评价OS、PF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低NLR组的OS和PFS均高于高NLR组,低PLR组的OS和PFS均高于高PLR组。高NLR和腹膜转移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NLR和高PLR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与胃癌患者的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是OS、PFS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此外,PLR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光辉丁爱萍于国红李晖马英骥梁志威邱文生
关键词:胃癌血常规参数预后
磺酰脲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胃癌发病风险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磺酰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s)对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胃癌的发病风险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SUs对胃癌的发生风险及对胃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1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2篇文献。其中,10篇文献研究了SUs与胃癌的发生风险,Meta分析显示与使用非磺酰脲类药物相比,使用SUs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RR=1.43,95%CI 1.05~1.94,P<0.05);亚组分析显示,3项研究报道了SUs与二甲双胍相比胃癌的发生风险,结果显示与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相比,使用SUs的患者胃癌发生风险较高(RR=2.22,95%CI 1.75~2.81,P<0.00001);2项研究报道了SUs与胰岛素相比胃癌的发生风险,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胃癌发生的风险无明显差异(RR=2.05,95%CI 0.49~8.55,P=0.33)。其余5项研究未具体阐明对照组降糖药物种类,该结果尚不能认为使用SUs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RR=0.99,95%CI 0.98~1.00,P=0.006)。2篇文献研究了SUs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的预后,Meta分析显示与使用非磺酰脲类药物相比,使用SUs对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影响(RR=1.36,95%CI 0.69~2.67)。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磺酰脲类药物作为降糖药物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此外,磺酰脲类药物不会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马英骥孙丽斌王莎莎王达李晖邱文生
关键词:磺酰脲类胃癌META分析
慢性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117例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百分比、菌种和预防方法。 方法 对 1981~ 2 0 0 0年收治的 11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痰、分泌物、粪真菌培养。 结果  1981~ 1990年肺部真菌感染百分比为 6 .4 % ,1991~ 2 0 0 0年为 13.3% ,后 10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真菌菌种以白色念珠菌最多、热带念珠菌次之。 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 ,积极治疗原发病 ,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李晖王云霄李德宸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社区防治
2005年
邵荣李晖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病学老年人慢性疾病
专项基金对开发和引进临床高新技术的作用
2004年
本文主要介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高新医疗技术开发和引进专项基金以来对大力开发、引进临床高新医疗技术的规范管理和科学考核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该方法保证了技术开展的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和高质量 ,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化了学科优势 ,促进了高新技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实现了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刘成娟李自普张岩李晖
关键词:专项基金技术引进
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抑制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天然产物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对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大黄素甲醚8-O-β-吡喃葡萄糖苷分别处理A375皮肤黑色素瘤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存活率...
李晖
关键词:黑色素瘤细胞凋亡COX-2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