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14 H指数:3 供职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云南番木瓜环斑病毒部分ci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13年 对云南昆明、楚雄、保山、德宏、临沧、玉溪、红河等地番木瓜、南瓜和罗汉果上获得的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PRSV)不同分离物进行了部分ci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的部分ci基因长666nt,编码221个氨基酸。关于13个PRSV云南分离物部分ci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0%。98%,氨基酸同源性为92%-100%。选取本文具有代表性的9个PRSV分离物与国内外12个PRSV分离物相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99%。运用MEGA软件绘制的基于部分ci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这些PRSV病毒可以分为两个大组,本文获得的9个云南分离物中的8个分离物与印度分离物(India—W—EU475877)聚为第1组,第Ⅱ组成员比较复杂,包括大部分的亚洲分离物及全部美洲分离物。 朱静 谭冠林 李晓静 刘芳 包改丽 李凡关键词:番木瓜环斑病毒 克隆 云南三七病毒病的发生及病毒种类检测 被引量:5 2019年 对云南省文山市、昆明市、红河州、曲靖市的三七主要种植区进行病毒病调查及相关病毒检测,发现病毒病在上述地区均有发生,年平均发病率均在5%以上,且种植年限越长发病率越高,已成为三七上仅次于根腐病的主要病害。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白化、黄化、褪绿、斑驳、皱缩、卷叶和坏死等。利用PCR/RT-PCR对2011年~2015年,以及2017年采集的466份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侵染三七的病毒主要有三七Y病毒(Panax virus Y,PnVY)、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及其卫星(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betasatellite,TYLCCNB)、三七A病毒(Panax notoginseng virus A,PnVA)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基中PnVY为当前为害云南三七的优势病毒,TVDV在三七上侵染为害系黄症病毒科成员侵染人参属植物的首次报道。PnVY、TYLCCNV、PnVA和TVDV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1.5%、31.9%、10.7%和7.0%,存在PnVY+TYLCCNV、PnVY+PnVA以及PnVA+TVDV复合侵染的现象,复合侵染的检出率分别为20.6%、3.4%和0.3%。未检测到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 ilt tospovirus,TSW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 V)、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病毒,以及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中除TYLCCNV以外的其他病毒。 杨馨 孟鈺 李梅蓉 李晓静 包改丽 朱静 刘琴利 兰平秀 兰平秀关键词:病毒病 病害调查 同步检测TBTV、TVDV、Sat-TBTV和TVDVaRNA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检测TBTV、TVDV、Sat-TBTV和TVDVaRNA的方法,属植物保护领域。通过分别设计合成TBTV、TVDV、Sat-TBTV和TVDVaRNA正反向引物,CTAB法提取染病植物组织或传毒介体昆... 李凡 刘芳 陈海如 谭冠林 兰平秀 王海宁 李晓静 朱静 吴德喜 蔡红文献传递 4种提取试剂对三七Y病毒RNA提取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014年 为比较不同核酸提取试剂对三七Y病毒(Panax virus Y,Pn VY)RNA提取效果的差异,本文以感染病毒病的三七叶片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种商业化的RNA提取试剂盒和优化的CTAB总核酸提取法对提取Pn VY RNA的质量、操作时间、使用成本、RT-PCR扩增效率及DNA去除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Trans Zol Plant试剂提取的总RNA质量最高,RT-PCR扩增效率较高,DNA去除完全,但成本也最高;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的RNAiso Plus Total RNA试剂提取的总RNA质量、RT-PCR扩增效率和使用成本居中,无DNA残留;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TRIpure试剂提取的总RNA质量、RT-PCR扩增效率最低,成本居中,也无DNA残留,但耗时最短;而CTAB法提取的总核酸质量居中,RT-PCR扩增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能同时提取到RNA及DNA,但耗时最长。对于复合感染DNA和RNA两种核酸类型病毒的样品来讲,CTAB法为最佳选择;对仅由RNA病毒侵染的材料而言,综合考虑后,Ta KaRa的RNAiso Plus Total RNA提取试剂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李晓静 刘芳 李梅蓉 李月月 张水英 李凡关键词:CTAB法 三七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及其相关病毒分子变异分析 三七是我国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和医疗保健价值。但因其特殊的生长、管理条件,很容易造成病毒病的发生,该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三七的生活力,降低三七的产量和质量,对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三七病毒... 李晓静关键词:病原种类鉴定 文献传递 三七Y病毒部分ci基因和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对云南文山地区三七上获得的三七Y病毒(Panax virus Y,PnVY)不同分离物进行了部分ci基因和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获得的部分ci基因长657 nt,编码219个氨基酸;获得的部分cp基因长834 nt,编码278个氨基酸。所获得的11个PnVY分离物的ci基因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0.8%~99.8%和91.3%~100%,与其他PnVY分离物的同源性分别为80.8%~98.8%和92.7%~99.5%。所获得的18个PnVY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8%~99.9%和93.9%~100%,与其他PnVY分离物的同源性分别为92.0%~100%和95.7%~10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基于ci基因可以将PnVY分为2个大组,第Ⅱ组分离物之间的差异相比第Ⅰ组的复杂;基于cp基因可以将PnVY分为3个大组,第Ⅲ组分离物之间差异最大。基于ci基因和cp基因的分析结果均表明,PnVY不同种群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尚不清楚PnVY的分子变异是否与PnVY引起的多种症状类型有关。 李梅蓉 李晓静 包改丽 朱静 杨馨 谭冠林 兰平秀 李凡关键词:CP基因 分子变异 从烟草丛顶病病原复合物中分离烟草扭脉病毒的方法 被引量:2 2014年 烟草丛顶病是由烟草丛顶病毒(TBTV)、烟草丛顶病毒类似卫星RNA(Sat-TBTV)、烟草扭脉病毒(TVDV)和烟草扭脉病毒相关RNA(TVDVaRNA)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类特殊病害,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病原物各自在病害症状形成和病害传播中的作用。本文根据蚜虫传播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传毒特性的差异,探索了3种分离TVDV的生物学方法。方法A为将获得了烟草丛顶病复合病原物的蚜虫饥饿24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B为将无毒蚜虫饥饿2-4h后转接到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再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后灭虫。方法C为将无毒蚜虫于感病烟株上饲毒48h后,以单虫单苗的方式接到健康烟株上传毒24h,此后每隔24h将蚜虫移到另一健康烟株上传毒,直到蚜虫死亡。其中方法 A和B均可将TVDV从烟草丛顶病病原复合体中分开,方法A操作简单、分离周期短且TVDV的分离效率高。单独TVDV侵染的烟株无明显的丛顶症状,叶片靠近主脉的地方会出现皱缩,生长后期叶片变得细长且顶端会发生扭曲。本试验可为研究TVDV与其他病原物、寄主植物和传播介体的相互作用提供很好的试验材料,也可为蚜虫传播的复合侵染病毒的生物学分离提供参考。 刘芳 马琨玲 兰平秀 缪玉东 李晓静 李凡关键词:烟草丛顶病 蚜虫 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及分布调查初报 被引量:2 2016年 为探明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及危害情况,本研究到文山、砚山、邱北、马关4个县(市)11个乡(镇)七园,采取平行线取样调查法和加权平均统计法,对三七病毒病症状类型及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病害症状表现不同,将文山地区三七病毒病症状划分为7种类型,即:皱缩型、褪绿型、花叶型、麻点叶斑型、驴耳型、丛顶型、复合型;皱缩型病毒病症状广泛存在于文山州各三七产区,2011,2012和2013年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56%,2.21%和14.21%;褪绿型、花叶型在三七产区七园有少量发生,平均发病率分别在3%和1%以下;麻点叶斑型在三七产区七园均有发生,部分七园发病率达11.42%;驴耳型在三七产区七园时有发生,其中透光率高的七园发病较重;丛顶型仅部分七园发生,3年调查平均发病率均在0.5%以下;复合型症状多出现在二年生、三年生七园,个别七园发病较重。可见,三七病毒病症状虽复杂多样,但以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危害为主,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在三七生产上应引起重视。 陈昱君 王勇 李晓静 刘云芝 杨建忠 朱云飞 孙玉琴关键词:病毒病 症状类型 同步检测TBTV、TVDV、Sat-TBTV和TVDVaRNA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检测TBTV、TVDV、Sat-TBTV和TVDVaRNA的方法,属植物保护领域。通过分别设计合成TBTV、TVDV、Sat-TBTV和TVDVaRNA正反向引物,CTAB法提取染病植物组织或传毒介体昆... 李凡 刘芳 陈海如 谭冠林 兰平秀 王海宁 李晓静 朱静 吴德喜 蔡红云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发生及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明确云南省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于2011-2012年对采自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保山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等地的24个番木瓜、南瓜和罗汉果疑似病样进行扩增、测序,对样品中获得的940 bp PRSV部分cp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 5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从17个样品中检测到了PRSV,检出率为70.8%,表明该病毒在云南的发生较为普遍。云南PRSV不同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大,与其他已报道的PRSV分离物之间的基因组3′端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1.7%-100%。基于PRSV的CP部分氨基酸序列及基因组3′端核苷酸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PRSV分离物可以分为2个组,其中第Ⅰ组均为来自中国的分离物,包括了大部分的PRSV云南分离物,第Ⅰ组内分离物间的差异较第Ⅱ组大;第Ⅱ组的分离物来源较为复杂,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均有分布。基于PRSV CP部分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各分离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地理和寄主相关性,而基于PRSV基因组3′端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除中国大陆分离物和印度分离物外,其他地区的PRSV在进化上与其地理来源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RSV在云南的昆明市、楚雄州、保山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临沧市、玉溪市、红河州和文山州等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且为害寄主植物涉及番木瓜、南瓜及罗汉果,PRSV侵染罗汉果为云南首次发现。云南PRSV分离物的分子变异很大,但是关于PRSV的分子变异是否与其地理分布及症状表现有关,以及P型和W型的分子区分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朱静 谭冠林 包改丽 刘芳 李晓静 吴祖建 李凡关键词:番木瓜环斑病毒 CP基因 分子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