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丽 作品数:22 被引量:10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无花果引种初步观测 无花果(Ficus carica L.)是桑科榕属植物,又称"长寿果"、"圣果",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无花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抑瘤抗癌功效。无花果... 孟艳玲 李春丽 秦岭 沈元月关键词:无花果 日光温室 引种 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玫瑰香葡萄果实中脱落酸受体ABAR/CHLH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2011年 为了探讨脱落酸受体ABAR/CHLH是否参与葡萄果实成熟的调控,以玫瑰香葡萄花后8~11周的果实为试材,结合RT-PCR和3’-RACE技术首先克隆了脱落酸受体ABAR/CHLH同源基因。该基因在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并编码了1个含有1 381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BAR/CHLH含有3个跨膜区,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围绕果实花后8~11周ABAR/CHLH基因转录水平以及ABA含量分析表明,随着果实的退绿,在着色前基因转录水平和ABA含量都迅速增加,此后基因表达量迅速降低,而ABA含量继续缓慢上升至现红后才缓慢降低。因此,玫瑰香葡萄果实的成熟启动不仅依赖于ABA含量快速积累,而且还依赖于其受体基因表达水平迅速增加。 卢冬 李春丽 柴叶茂 沈元月关键词:玫瑰香葡萄 果实发育 脱落酸 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糖和pH值及ABA变化 被引量:8 2010年 以玫瑰香(Vitis vinifera L. cv. 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研究果实纵横径,始熟期前后pH值、可溶性糖、总酸和脱落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果实纵横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第二个快速生长期三个时期,果实内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含量很少。可溶性糖含量在始熟期开始快速上升,三种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始熟期前平均日增量分别为0.29,0.23,0.01 mg/g,始熟期后三者平均日增量分别为1.35,1.67,0.12 mg/g。始熟期前果实内葡萄糖∶果糖为12∶1,始熟期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开始快速升高,果糖升高速率高于葡萄糖,到花后77 d,二者差距逐渐缩至葡萄糖∶果糖为1∶1。pH值在始熟期开始快速升高,总酸含量和pH值呈吻合相反变化趋势。脱落酸含量伴随始熟的发生而迅速增加,果实成熟阶段有一个高峰,完熟前下降。总之,随着花后56 d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可溶性糖含量(主要葡萄糖和果糖)、pH值和ABA水平开始快速上升。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依赖于ABA峰出现,而果实完熟过程不依赖于ABA的积累。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可溶性糖含量、pH值和ABA水平之间平行关系调控的生理机制,即ABA持续积累的生理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李春丽 董清华 冯永庆 沈元月关键词:玫瑰香葡萄 PH值 总酸 脱落酸 5-氨基乙酰丙酸和卟啉对设施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 5-氨基乙酰丙酸(aminolevulinic acid,ALA)和卟啉在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ALA在农业上可用作杀虫剂、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因子;卟啉作为一种小分子,介导了从质体到... 李春丽 吴春霞 董清华 沈元月关键词:草莓 果实发育 5-氨基乙酰丙酸 卟啉 文献传递 桃果实中脱落酸受体ABAR/CHLH结合区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复性 2011年 为了剖析桃果实中脱落酸受体ABAR/CHLH蛋白的结合活性,从桃果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以桃果实RNA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扩增出ABAR/CHLH基因的结合区功能片段C369,回收目的片段并测序,基因片段长度为1 121 bp,编码36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40 kD。利用BamHⅠ和NotI酶切位点将该片段编码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ABAR/CHLH基因片段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369,经菌落PCR和测序确证后,转化E.coliRosetta(DE3),通过IPTG诱导其表达His-CHLH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检测及Ni-NTA琼脂糖树脂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并用纯化复性的His-CHLH C369融合蛋白制备抗体。 刘青 董银行 卢冬 李春丽 沈元月关键词:桃果实 非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调控的分子机制 沈元月 秦岭 董清华 郭家选 李春丽 项目所述科学技术领域:园艺学-果树学-果实发育该项目属于果实发育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由北京农学院独立完成。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B类重点。该项目历时五年(2008.01-2012...关键词:关键词:植物科学 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和乙烯含量与果实成熟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6年 为研究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和乙烯含量与果实成熟的关系,以玛斯义陶芬(Masui dauphine)无花果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和AB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发育分3个时期,第1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Ⅰ)、缓慢生长期(时期Ⅱ)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时期Ⅲ),在缓慢生长期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之间为果实发育的转折期"始熟期"。始熟期后果实淀粉分解,大量积累葡萄糖和果糖,果实快速进入成熟期。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乙烯释放量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在始熟期和呼吸速率同步出现一个高峰。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乙烯诱导果实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促使无花果果实成熟。 李春丽 沈元月关键词:无花果 果实成熟 乙烯 草莓种子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有关提高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果实品质的研究,以及果实成熟调控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过去大量的研究集中在部分去除草莓种子对果实发育的影响,然而,全部去除草莓种子对果实发育有... 李春丽 吴春霞 董清华 沈元月关键词:草莓 果实发育 种子 脱落酸 文献传递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学观测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果实生长期短,从开花到浆果成熟只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然而,关于草莓果实组织细胞学变化过程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中以北京地区主栽品种‘章姬’和‘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 李春丽 吴春霞 董清华 沈元月关键词:草莓 果实发育 石蜡切片 文献传递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糖、pH值及ABA水平变化趋势 被引量:17 2011年 为了揭示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杜克拉草莓7个时期的果实为试材,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pH值、可溶性糖和ABA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可溶性糖积累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很低;果实进入始熟和成熟,蔗糖分别有一次快速积累的过程,全红时蔗糖含量是果糖和葡萄糖的1.25倍。以纯白期pH值最低点为界,pH值先降后升的"V"型变化趋势依次伴随着果实的褪绿和着色。瘦果中和花托中ABA水平变化趋势分别呈"W"和"N"型,前者的含量大约是后者的3倍。除了始红期外,花托中ABA含量在整个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同葡萄糖和果糖相比,蔗糖的积累呈现了独特的变化趋势;瘦果中和花托中的ABA积累既有同步又有区别,2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花托中的可溶性糖和ABA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李春丽 柴叶茂 王志忠 董清华 秦岭 沈元月关键词:草莓 果实发育 可溶性糖 PH值 脱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