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静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高凝状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高凝
  • 1篇血液高凝状态
  • 1篇支架植入
  • 1篇支架植入术
  • 1篇支架植入术后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植入术后
  • 1篇术后
  • 1篇衰竭
  • 1篇微粒
  • 1篇介入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毕亚艳
  • 2篇李文静
  • 1篇孟焕
  • 1篇丁文博
  • 1篇张妍
  • 1篇马国力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2015年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尽管发生率较低,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高凝状态源自患者的自身因素及支架植入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包括斑块破裂、血管内皮损伤、组织因子大量表达、微粒生成增多等,进一步可激活血细胞和凝血系统,重者可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及时检测及防治支架术后的高凝状态对降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佟春芝李文静马国力张妍孟焕丁文博何献春毕亚艳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凝状态血小板活化微粒
心力衰竭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机制及抗栓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其脑卒中及血栓栓塞事件较非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率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栓形成与纤溶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损伤、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但抗栓治疗需评估其出血风险,尤其是对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新型抗口服抗凝药的出现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需大量研究评估。
李文静毕亚艳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液高凝状态抗凝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